曲衍樺 陳茜 周爽
摘? 要:大型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具有直接的影響,也是近年來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由于我國三峽庫區水環境中的重金屬所具備的化學特性較為繁雜,直接關系到生態效應。目前,這也是水利、環境與生態領域著重研究的課題。由于金屬主要是通過沉淀或者共沉淀的形式向底質進行遷移,導致大部分金屬都會集中在底質的沉積物中。文章結合現階段三峽庫區典型支流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的實際情況,依據其污染特征,展開詳細評價分析。
關鍵詞:三峽庫區;重金屬污染;污染評價;潛在生態風險;無機污染物
中圖分類號:X82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5-0069-02
在經濟的帶動下,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水環境逐漸發生改變,水中的沉積物會不斷向水體釋放重金屬,造成二次污染的情況。水體中的沉積物作為水環境中造成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污染特征以及情況也是衡量水體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評價水環境質量時,要將重點放在水體沉積物上,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案將污染情況降到最低。
1 三峽庫區典型支流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特征
1.1 水環境化呈擴散系數變化
三峽水庫的水環境變化,主要是在水力學的作用下,呈擴散系數變化。在三峽水庫蓄水運行階段,各個庫段斷面的水力研究成果詳細研究見表1。結合各項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三峽水庫蓄水在運行過程中,呈平均流速的只有同江段流速的十分之一。在預測后分析,是在庫段流速的急速中開始呈現遞減趨勢。在建庫后,重慶寸灘的污染程度會提升36.4%-157%;長壽段會提升至109%-159%;涪陵段會提升至136%-159%;萬縣段會提升至45%-134%。
1.2 汞、鉻、銅的含量較高
依據表2數據分析得知,三峽水庫在運作的100年期間,重金屬含量最高的物質即汞、鉻、銅,其中,汞的接納總量已經遠超越松花江接納總量的65%。然而,從徑流量的數據分析得知,三峽水庫的徑流量高于松花江的徑流量,其中,流速、比降、擴散系數也趨于相似。但是,在三峽水庫中,上游支流所能夠承受的重金屬污染物成分會遠遠高于重慶下游。
經預測,主要以汞成分的污染危害展開分析,水庫在運行20年后,會使得重慶下游階段的汞成分蓄積量的水域中的魚出現中毒的情況,在此庫段內的居民主要是以副食為主,其中最先受害的群眾即靠吃魚為主的群眾。在時間的推移下,庫區的污染程度會逐漸加劇,受害居民的面積也會隨之提升。
2 重金屬污染的評價與思考
結合整體運行情況分析,三峽水利工程的監理,利大于弊。依據表2數據結果來看,重金屬的污染會導致水庫蓄水在多年后引發公害病。這是預測的一個弊端。如果按照預測的情況發展,要通過多種手段來削減重金屬的接納量,通過科學的手段來改善這個弊端,能夠有效地緩解日后可能引發的污染問題。
2.1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三峽工程的建立,帶動了長流流域的經濟,在豐富資源的同時,也為其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要通過強大的科技手段來控制重金屬污染。國家以及各級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在制定發展規劃的過程中,要對環境惡化以及庫域環境污染問題展開深入的分析,找到其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幫助三峽流域地區的生態恢復。在提升當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做好清潔與生產工作。
2.2 控制工業廢水排放
位于三峽庫域附近的城鎮要抓住工程建設所帶來的機遇,將環保產業進行統籌規劃。不論是庫域的新工業還是老工業,都要全方位做到廢水的合理排放與循環利用。將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進行緊密的銜接。當污染物排放至水庫中時,要控制在相對安全的警戒范圍,在此基礎上,還要按照嚴格的排放要求進行檢驗。
2.3 制定水環境質量檢測標準
結合汞、鉻、銅的含量情況,要制定規范的檢驗標準,確保庫域水資源的良好使用,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公害發生的可能性。在三峽庫區建成后,要將重金屬污染納入主要工作日程,當地的環保監督部門,要著重審查重金屬污染項目,積累豐富的經驗,從而構建一支專業的評價隊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三峽庫區較為典型的支流沉積物重金屬污染情況,若想在最大限度改善其污染情況,要建立完善的胡庫或者是河流沉淀物重金屬污染物測量標準,從而緩解水體沉積物所造成污染的影響。在綜合各方面影響因素后,要深入研究重金屬污染物的轉化行為,進而保護長江流域的水系。
參考文獻:
[1]王金霞,羅樂,陳玉成,等.三峽庫區庫尾典型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潛在風險[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8(12):2711-
2717.
[2]孫虹蕾,張維,崔俊芳,等.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三峽庫區消落帶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研究[J].土壤,2018,50(05):965-974.
[3]胥燾,王飛,郭強,等.三峽庫區香溪河消落帶及庫岸土壤重金屬遷移特征及來源分析[J].環境科學,2014,35(04):1502-1508.
[4]李新宇,吳慶梅,葉翠,等.三峽庫區重慶段重點水域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源解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34(02):36-41.
[5]卓海華,孫志偉,譚凌智,等.三峽庫區表層沉積物重金屬含量時空變化特征及潛在生態風險變化趨勢研究[J].環境科學,2016,37(12):4633-4643.
[6]彭浩,馬傳明,夏友,等.三峽庫區小流域(茅坪河)河水主要離子及鍶地球化學組成特征與重金屬污染[J].工程勘察,2015,40(12):44-49+89.
[7]吳婭,王雨春,胡明明,等.三峽庫區典型支流浮游細菌的生態分布及其影響因素[J].生態學雜志,2016,34(04).
[8]王永艷,文安邦,史忠林,等.三峽庫區典型支流庫灣消落帶沉積泥沙特征及重金屬評價[J].環境科學,2016,37(3):93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