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匯源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是在智能建筑方面,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在滿足人們對各種智能化、自動化的需求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文章將簡單闡述物聯網和建筑智能化的特點,對基于物聯網基礎下的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和應用進行詳細分析,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智能化技術;物聯網
中圖分類號:TU855?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5-0155-02
1 概述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通過結合傳感器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萬物互聯,智能生活的體驗。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對生活質量和建筑有了更高的需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在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的同時,也保障了人們的生活安全。因此,研究分析建筑智能化技術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物聯網以及智能建筑的體現方式
2.1 物聯網
物品之間的相互連接的網絡,被稱為物聯網。相比較傳統的互聯網,兩者有著巨大的不同。物聯網的基礎是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對互聯網進行了延伸發展。和互聯網信息交流的特點不同,物聯網更多的是實現物品之間的相互溝通信息傳遞。現階段,隨著我國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日益廣泛,例如電子銀行、智能醫療等領域。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應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智能化的進展,隨著社會對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重視,物聯網的應用也將日益廣泛。
作為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產物,物聯網技術已經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新興產業之一。尤其是在數據庫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方面,都和物聯網技術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1)網絡傳輸技術:實現了網絡層之間的數據傳輸,包括現階段的互聯網、WIFI傳輸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2)云計算技術:借助于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高性能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溝通融合,為物聯網在實際應用階段,提供數據支持。(3)傳感器技術:結合物品的傳感器,基于物聯網基礎下,實現物體的智能化操作。
2.2 智能建筑
通過對建筑物的管理、結構、外觀以及服務等進行智能化的組合,來達到滿足客戶需求目的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現階段,在智能建筑領域,常應用技術手段有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例如智能照明系統、智能監控系統,智能安防系統以及智能家居都是基于物聯網技術下,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顯著應用。物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智能化領域,通過將電子芯片放置于建筑物的相關設備位置,可以幫助人們對無法到達的區域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管理,提升了對建筑物的管理水平的同時,也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安全、溫馨、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3 物聯網在建筑智能化中的應用
3.1 網絡集成化
物聯網時代下的城市建筑繼承了新型通訊網絡技術,其應用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網絡寬帶化:通過寬帶化的通信網絡,可以更好地滿足現代信息的應用和集成要求,尤其是伴隨著EPON 及GPON等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建筑的智能化有效實現了寬帶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有機結合。(2)無線網絡的普及:隨著WIFI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在智能建筑當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在結合有線通信的基礎上,在智能建筑當中形成了一個高活動頻次,應用十分廣泛的無線網絡。(3)標準的控制網:隨著通信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現代控制網的開放性能,而且實現了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控制系統。
3.2 在智能安防中的應用
物聯網時代下,建筑的智能安防系統處理速度更快、準確性更高,其主要安防系統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出入口控制,即一卡通系統:借助于攜帶CPU的射頻卡,在用戶進出入樓宇的過程中,在終端刷卡位置進行刷卡,相關信息經過局域網傳輸到后臺數據當中進行匹配,判斷持卡人的身份,從而避免了非本樓宇人員進入到建筑當中。(2)防止入侵報警系統:借助于紅外線傳感器等傳感器設備,對探測到的信號進行數據判斷,是否為非法入侵。有效解決了傳統安防系統報警錯誤的問題的同時,加強了對非法入侵行為的監控。(3)家庭安防系統:通過在家庭當中布置一些紅外感應器、傳感器等設備,對家庭的重要成員和財產進行監控保護。例如門磁、煙霧探測器、燃氣泄漏感應器等,當出現煤氣泄漏、火災等安全事故時,相關感應器檢測到異常信息,會發出報警信息,提醒用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損失。
3.3 智能家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例如語音控制家電的設備的開啟和關閉,根據光照情況對窗簾的打開和關閉進行控制,對可燃氣體、廚衛漏水以及火災的檢測和報警等等。這些智能家居產品,都是借助物聯網技術進行的實現。(如圖1所示)
圖1 智能家居系統
借助物聯網ZigBee技術,用戶可以使用手機,對家庭當中安裝的智能家居設備實現遠程控制。甚至可以設置成各種模擬場景,通過觸發某一條件,實現全屋的智能聯動。例如: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庭環境設置成回家模式,當用戶回到家門口,通過指紋密碼鎖進入到家中時,相關的指紋信息傳遞給智能控制主機,主機啟動回家模擬場景,實現玄關、客廳的照明設施的啟動,離家模式下關閉的燃氣和自來水的智能閥門打開,熱水器和空調設備啟動等,為用戶創造一個舒適的回家環境。
3.4 智能監控管理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行業和領域對安防監控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交通、銀行、安檢以及日常生活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借助物聯網技術,以移動網絡傳輸為紐帶,實現將相關的攝像視頻傳遞到后臺,或者利用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對攝像頭監控到的異常行為進行檢測,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網絡將報警信息傳遞給客戶,可以使得用戶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應多。例如:現階段應用較多的智能攝像頭,用戶將攝像頭安裝在家庭當中,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遠程查看、回放和通話,可以對家中的情況進行實施監控,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時,預警信息會第一時間發給到手機客戶端,用戶可以根據遠程查看功能對預警信息進行處理。
3.5 應用于節能減排中
借助于物聯網技術,在建筑物的空調系統當中引入智能的環境感知組件,可以有效地對周圍的環境情況進行監測,對和環境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和分析,并借助節能管理平臺對空調系統進行自動的調節,合理的對建筑物當中的溫度進行調控,減少人為因素對環境問題的影響,為居住在建筑物內的人們提供舒適的環境。
此外,借助無線傳感技術,還能夠對建筑物的能量消耗進行動態的檢測,建立能耗動態監測系統,其可以使實現對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的數據收集、傳輸以及分析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能。借助該系統,用戶可以遠程的對建筑物的溫度、濕度進行檢測和分析,并結合相關數據情況,進行相對應的節能運行管理。有效提升了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了能源的浪費。
4 智能建筑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建筑物也在不斷的發展當中,智能化建筑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建筑工程當中,滿足了人民的各種各樣的需求。結合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智能建筑,適應了當前時代的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應用智能化產品的建筑規模將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居民小區建筑之外,現階段智能建筑已經擴展到醫院、學校、廠房等建筑領域當中。越來越多的智能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呈現著連年增長的趨勢。尤其是智能小區和智能城市的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2)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建筑的不斷增多,相關的建筑材料、施工技術等也在不斷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提升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的同時,也革新了建筑的施工工藝。(3)建筑智能化緊密結合綠色生態建筑:節能綠色環保是新時期人們十分重視的環保理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環境問題,尤其是在建筑方面,建筑的智能化和綠色生態建筑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不僅有效提升了建筑的舒適度和智能化水平,而且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為人們創造了一個美好舒適的大環境。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普及,在智能建筑當中的應用日漸廣泛。通過對建筑物內的各子系統進行集成化的管理和控制,提升了集成的層次化和多功能化,為用戶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的服務內容,創造了溫馨、舒適、環保、智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相關工作者應當加強自身專業素質能力,不斷學習先進的物聯網和智能化相關知識,將兩者緊密結合到一起,推動我國建筑的智能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漪.建筑智能化技術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和應用分析[J].電子測試,2014(11):70-72.
[2]姜曉平.建筑智能化技術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和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5):00092-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