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內配網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作為智能化設備最末端的配網FTU設備(三遙開關)部署速度越來越快,本文是筆者發現某一品牌的FTU設備多次存在相同異常缺陷,判斷可能存在群發性FTU缺陷所開展的故障研究。
關鍵詞:FTU設備;配網;群發性;智能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5.202
1 背景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達到了空前水平,對供電可靠性也提出了新要求。傳統配電網在發展中日漸呈現瓶頸,已不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
為了應對需求,以及提供更優質的電能服務,配電網正向智能化的方向跨步發展。智能配電自動化系統主要由主站、通信系統、自動化監控終端三大部分組成,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傳輸與處理系統,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的遠程管理。
自動化監控終端作為最末端的元件設備,是智能配電網構建中數量最多,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基石。終端狀態的好壞與用電安全緊密相關。
2 群發性缺陷情況
(1)故障實例:2018年2月15日17點45分21秒,浦城10kV濠莫線頂前支線#001桿ZY224開關在無任何操作下情況下發生自動變位。
(2)單起故障過程:經自查,不存在數據庫錯設情況。核查該開關變位事項記錄,有動作,顯示為正常拉閘,但現場無任何操作,查現場該開關通信模塊連接狀態正常,此時前置收到遙信、遙測均為錯誤報文,主站通過總召數據,鏈路重啟等方法,現場仍保持上送錯誤數據,判斷為現場三遙設備內部故障,后通知供電所人員抵達現場,手動重啟三遙設備,故障才暫時解決。
(3)共性故障記錄:通過核查調度2018年上半年的變位情況記錄,發現多臺三遙開關存在類似情況,并且部分單臺還發生多次,均需人工現場重啟設備后解決,不僅增加調度和供電所人員工作量,還嚴重影響三遙開關可靠性,經查發生此種故障情況的三遙開關設備均為同一S廠家設備,其它廠家FTU設備未出現。
(4)缺陷分析:截止2018年6月浦城公司共投運S廠家FTU設備共計46組,其中9臺多次發生類似故障,故障表現均顯示在線,但是遙信遙測顯示為0,核查主站前置收到的歷史報文,發現正常上送數據的FTU裝置會在某一時刻突然開始傳輸無效編碼,造成設備遙信信號識別錯誤,后設備持續上送錯誤數據,主站無法識別,判認為該臺三遙開關遙信遙測均上傳的為空值,被系統判認為分位。
此種故障下,主站無法識別FTU上送的數據,該故障終端對主站下發的總召、重激活命令等也無法響應,最終造成只有人員現場手動重啟方能短時恢復,且為確保調度對電網運行情況及設備的準確掌握,均要求供電所人員限時處置,造成工作量增多。
就此情況,浦城公司向南平咨詢,獲悉南平公司所轄少數幾臺的S廠家三遙設備存在類似情況,再向該批次S廠家FTU設備使用量較大的建甌公司、武夷山公司等幾家單位咨詢,均反饋也存在類似故障,浦城公司懷疑該批次S廠家FTU設備存在共性缺陷。
3 結合項目開展群發缺陷研究
(1)項目背景:浦城公司所轄配電化變電站共兩座,其中35kV楓溪變采用1臺站內監控FTU裝置為S廠家FTU,站內3臺10kV出線開關共用1臺DTU控制裝置為山東積成設備,站外3條10kV出線1號桿線路開關,分別使用3臺S廠家FTU裝置,共計5臺,其中4臺為S廠家FTU。之前采用的是無線接入,存在較多缺陷,設備頻繁存在掉線情況,且也出現過類似本文研究的共性缺陷,導致兩站配電化變電站無法實現可靠監視,只能作為緊急備用措施,正常運行方式下停用。
(2)結合方式:正值浦城公司為解決無線接入不穩問題,作為南平地區配電化變電站改有線接入試點,經請示,調控中心結合項目對S廠家FTU設備進行分析,排查問題。
(3)有線連通后效果分析:原判斷兩站通信頻繁掉線是由于信號不穩定造成,故改為有線接入方式,2月份,通過方案研究,設備調試。在有線接入情況下,35kV楓溪變站內4臺S廠家FTU設備仍不定時出現共性缺陷表現。
4 情況初步結論
通過前期的故障現象,交互報文解析分析,兄弟單位溝通,結合浦城項目排除無線信號不穩定干擾因素,最終確定,此次發現的群發性FTU設備是單一廠家特定批次設備缺陷造成,該情況已上報,要求廠家盡快前來配合查找排障點,制定整改方案,及時解決缺陷。
5 S群發故障處置
(1)拆解設備,硬件查找故障點:通過與S廠家FTU技術人員配合,選取兩臺頻繁出現共性故障的FTU設備到縣調進行拆機分析。
(2)通訊直連查故障點:拆機后,重點核查通訊網口模塊,經過于筆記本直連比對數據參數,發現兩機通訊網口模塊MAC地址一致,咨詢廠家該批次FTU設備均采用相同默認MAC地址。
將兩機通訊網口,連接至匯聚交換機,由專用筆記模擬主站向兩臺FTU裝置進行ping包命令,發現存在嚴重的數據丟包現象,更改通訊網口的MAC地址,使之區分開,數據丟包現象消失。
6 故障研究成果
更改通訊網口MAC地址后設備長時間未出現群發性共性故障,通過廠家研發人員溝通,經過分析,此次S廠群發性FTU設備故障出現原因可能是該批次產品采用的通訊模塊是默認相同的MAC地址,造成設備間數據沖突,誘發軟件BUG,造成上送錯誤數據。
針對核查出的結果,浦城已上報給地調備案,S廠家研發人員,已將該缺陷列為重點問題,重新編寫內部軟件,于6月初選取浦城公司兩臺FTU設備,武夷山市一臺FTU設備更新了軟件,截止目前更新過軟件的FTU設備未再出現過共性故障現象,S廠家現已派專人將南平全區本批次群發FTU故障的設備進行更新。
該故障缺陷的解決,減少調度員對現場電網運行情況的誤判,減輕供電所頻繁前往偏遠線路的次數,提升配網FTU設備的可用率,尤其是對偏遠線路的及時故障處置,重合轉電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田新順.通信技術在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
2013.
[2]林彥名,張樹彬.智能電網通信技術的研究[Z].
作者簡介:江泓(1986-),男,福建浦城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自動化技術和智能配電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