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 郭憶靜
肖像
“帆船頭,大海衫,紅黑褲子保平安”,湄洲島上至今流傳的這句民謠,也是當地女性曾經真實著裝的寫照。此發髻相傳為媽祖生前親自設計,媽祖一生未嫁,將身心許于大海,獨創的發髻是她短暫一生中“帆髻示志”的象征。
媽祖頭又稱帆船頭,是將長發梳得像帆船一樣的形狀?!镑贋榉⑨槥殄V、線為纜”,湄洲女發髻中各個配飾都有著獨特的寓意,發髻兩邊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發夾,象征船槳,而盤在發髻里的紅頭繩,則代表船上的纜繩,一根代表船錨的銀釵橫向穿過發髻。
寓意
形態
媽祖頭最難的是在后腦勺梳出船帆狀。整個梳理過程:先將頭發分成左、中、右三個部分,再把中間部分梳成發髻,后梳左右鬢邊,最后統一固定起梳成帆船一樣的髻。接著在頭頂盤一個帶有紅頭繩的圓發笈,再插上銀釵,還可以配上花飾。
堅守
這個寄寓海面上行駛的船只一帆風順的發型,因為媽祖而存在,穿越一千多年的時光。過去湄洲女從結婚到老去一直要梳媽祖頭,如今只在重要儀式上才能見到。高玉桂是湄洲島上公認梳頭手藝精湛的湄洲女,她說自己小時候天天幫奶奶梳頭。
儀式
明清以來漢族女性最有代表性的發式——“三綹梳頭”,湄洲女的發式,是目前可見的最接近傳統的式樣。現代的湄洲女發髻成了非遺,過往的日常生活成了這座小島宏大的痕跡,信仰的力量嵌進了細碎生活的歡笑和苦悶里,形成了湄洲女一生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