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紅兵(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當前,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乃至經濟、社會等方面都正在產生重大而深遠的革命性影響。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成為國家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人工智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演變。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以來,人工智能的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起伏跌宕,再次引起廣泛關注。隨著人工智能從專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發展,從人工智能向人機混合智能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加速與其他學科領域交叉滲透,人類社會將迎來以有機化學規律演化的生命和無機智慧性的生命形式并存的時代。人工智能不僅是一次技術層面的革命,是人類進入信息產業革命時代達到的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能力的高峰,而且未來它必將與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革、教育變革、思想變革、文化變革等同步,成為人類社會全新的一次大發現、大變革、大融合、大發展的開端。
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新焦點。近年來,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研發浪潮,布局發展人工智能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共識與行動。美國、日本、英國等世界科技強國都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強頂層設計,搶占戰略制高點。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人工智能上升到戰略層面的國家,接連發布了多份關于人工智能的政府報告,企圖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像互聯網時代一樣的霸主地位。日本政府制定了《日本機器人戰略:愿景、戰略、行動計劃》,宣稱要進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革命。英國通過2020年國家發展戰略確定了人工智能發展目標,加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韓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以及歐盟都制訂了相關計劃。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將在未來10年進入高速增長期。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5萬億美元。
發展人工智能是我國成為科技強國的重要基礎。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制定了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目前,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藍圖逐步顯現,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2月底,我國擁有745家人工智能企業。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突破1萬億元。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人工智能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市場規模位于全球第一梯隊。
創新永無止境,變化無處不在!人工智能將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紀元。我們錯過了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也曾努力追趕信息時代。如今,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我們要為人工智能的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