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諸葛小勇,鄒曉蕾,王元:像素扭曲與有效對流觀測范圍
12 崔景琳,白愛娟:5—8月東北冷渦降水過程統計特征及其降水特征對比研究
22 張寶林:沙塵天氣及沙塵氣溶膠影響的研究進展
28 弓盈,潘煜:基于GIS的氣象服務產品交互體驗設計研究
33 許洪澤,周梅:ADTD異常對閃電定位資料影響分析
38 龔江麗,彭瑩輝,姜海如,辛源:國內手機天氣app服務發展狀況概述
56 廖捷,周自江:全球常規氣象觀測資料質量控制研究進展與展望
64 范邵華,余予,鞠曉慧,任芝花:氣象資料數字化進展及應用
71 谷軍霞,師春香,潘旸:天氣雷達定量估測降水研究進展
79 尹金方,梁旭東,陳鋒,劉英,何會中,梁釗明,鄒海波,徐建軍,郝世峰,謝衍新:東亞區域大氣再分析技術研究及資料集建設
85 郭聰,何恒宏,田征,鐘磊:可搜索對稱加密技術在氣象數據安全領域的研究與進展
92 劉魁,舒紅平,何文春,羅飛,曹亮:基于領域知識的氣象智能服務軟件微開發技術及應用
97 韓瑞,劉娜,任芝花,沈文海:中國太陽總輻射5°×5°格點數據集的建立
102 韓帥,師春香,姜志偉,徐賓,李顯風,張濤,姜立鵬,梁曉,朱智,劉軍建,孫帥:CMA高分辨率陸面數據同化系統(HRCLDAS-V1.0)研發及進展
109 劉盼,高嵩,王若曈,賀雅楠,曹莉,韓豐:支撐氣象大數據實時預報業務應用的MICAPS4系統概述
117 韓鑫強,薛蕾,王博,張來恩:新一代天氣雷達數據流重傳機制設計與實現
123 賈松林,王穎,薛蕾,王博:氣象數據元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127 李慶雷,遠芳,楊貴,廖捷,胡開喜,姚爽,周自江:L波段探空秒級資料稀疏化方案及檢驗方法
133 廖捷,胡開喜,江慧,曹麗娟,姜立鵬,李慶雷,周自江,劉志權,張濤,王蕙瑩:全球大氣再分析常規氣象觀測資料的預處理與同化應用
143 潘旸,谷軍霞,徐賓,沈艷,韓帥,師春香:多源降水數據融合研究及應用進展
153 孫超,肖文名,陳永濤,曾樂,張小纓:氣象綜合業務實時監控系統的設計
158 王旻燕,姚爽,姜立鵬,劉志權,師春香,胡開喜,張濤,張志森,劉景衛:我國全球大氣再分析(CRA-40)衛星遙感資料的收集和預處理
164 徐賓,宇婧婧,張雷,師春香,周自江:全球海表溫度融合研究進展
171 趙芳,何文春,張小纓,張志強:全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181 陳楠,陳東輝,鄧莉:基于ELK的用戶訪問行為分析技術
186 戴艷萍,李德泉,車云飛,段婧,李宏宇,錢堯:人工影響天氣數據分類與編碼設計研究
189 高靜,劉一鳴,任芝花,陳京華:中國主要作物生長發育長序列產品的研制及應用
197 孫晨, 王彬, 顧文靜, 魏敏:基于OpenACC的GRAPES_GLOBAL模式長波輻射異構并行化研究
203 趙卓寧,李湘,舒紅平,何文春,孫超:氣象大數據資源匯交可視化分析研究
208 陳京華,何小明,張志強:基于云平臺的氣象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架構建設
213 徐擁軍,何文春,倪學磊,王琦,郭曉軍:基于MUSIC接口的CIMISS數據環境故障應急切換設計與實現
219 顧文靜,沈瑜,李娟,孫婧:多維、精細粒度高性能計算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在氣象業務中的應用實踐
223 陳文琴,黃珣:全國氣象電視會商系統技術發展及應用研究
229 韓春陽,張小纓:CIMISS公共配置信息集約化管理和業務實現
232 賀俊彥,劉然,劉紅梅:基于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ITIL)的氣象信息業務統一運維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237 郭鋒:GRAPES模式物理過程診斷軟件平臺開發
242 林曼筠,趙現綱,衛蘭,范存群,謝利子: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地面系統IT運維數據處理平臺設計與實現
247 王琦,郭曉軍,倪學磊:支撐CIPAS2.0系統的數據環境建設
252 王穎,薛蕾,趙芳,王旻燕:氣象數據格式標準化設計和實施進展
256 吳煥萍,高榮,張永強,劉北,馮丁:國家氣候中心桌面云應用實踐
260 李楠,聶元丁:虛擬化技術在氣象業務應用中的效益分析
264 田征,何恒宏,周琰:一種高效高可靠的數據中心網絡架構設計
268 王春芳,李小汝: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編碼技術與應用
271 張來恩,王鵬,韓鑫強:CTS2.0消息封裝及交換控制策略設計及實踐
274 周琰,蔣敏慧,曹磊,馬強:氣象業務信息化發展下的網絡安全治理初探
277 王晶,別毅,孔令軍:氣象數據中心節能實踐與展望
283 馬渝勇,向筱銘,王可耀:四川省氣象信息化歷程回顧及發展展望
287 王彬,孫婧:氣象高性能計算系統的業務發展概述
290 王鵬,王春芳:EUMETCast組播通信技術應用
292 趙春燕,郭鋒,孫婧,周斌,胡江凱,常飚,劉立明:GRAPES數值預報模式集成中試支撐平臺的設計與應用
294 田曉陽:近十年氣象數據處理和再分析主題文獻計量分析
296 賈朋群:寫意地球環境——ICR5評介
299 賈朋群:“他鄉”或許不再是“異鄉”——ECMWF“揭開灰色地帶的謎底”學術會評介
303 姚秀萍,王巍巍:奏響氣象科學的華章——《中尺度氣象學研究
——壽紹文學術論文選》評介
305 任宜勇,李冬梅:阿拉山口氣象站在維護國家利益中的歷史作用探究
308 張改珍,李慧欣:中西古代氣象科技發展之比較——劉昭民訪談
6 杜鈞,薛明:研發中的美國強天氣(龍卷、大冰雹和局地強降水)預報系統FACETs
8 王東海,李兆慧,高樅亭,柳崇健,朱建軍,炎利軍,杜鈞:中國與歐美龍卷統計特征比較分析及研究進展
24 高守亭,左群杰,楊帥:龍卷生成動力學初探
28 姚聃:龍卷數值模擬研究進展
36 錢維宏,梁卓軒,羅未萌,杜鈞:用瞬時擾動法考察龍卷環境系統的模式預報
44 鄭永光,朱文劍,田付友:2015年“東方之星”翻沉事件和2016年阜寧EF4級龍卷對流風暴環境條件、結構特征和機理
55 鄭永光,田付友,周康輝,朱文劍:雷暴大風與龍卷的預報預警和災害現場調查
62 張萌:“龍卷”主題文獻計量分析
64 段京蕾:淺析多媒體融合環境下中國氣象頻道的多維模式構建
68 劉銀峰:新媒體環境下氣象影視資料的再開發與利用價值初探——基于中國氣象頻道的實踐
70 楊萍,鄧京勉,張萌:霍華德——為云而生的英國氣象學之父
6 本刊編輯部:立足廣東、面向全國、關注全球——記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成立5年的發展之路
8 張小玲,楊波,盛杰,田付友,周康輝,林隱靜,朱文劍,曹艷察:中國強對流天氣預報業務發展
19 傅承浩,郜吉東,王云恒,唐杰,周長青,葉成志,莊照榮:雷達資料同化在可致龍卷的強暴雨系統分析中的一些應用
38 張云濟,張福青:集合資料同化方法在強雷暴天氣預報中的應用
53 孔凡鈾:雷暴尺度天氣集合數值預報研究
61 王嘯華,鄭媛媛,濮梅娟,宗培書,禹梁玉:強天氣綜合報警追蹤平臺功能設計及龍卷預警中的應用
70 解小寒,王勇,郭倩:具有復雜地形適應能力的INCA短臨預報系統介紹
77 李宇梅,狄靖月,許鳳雯,張國平,王志:基于當日臨界雨量的國家級地質災害風險預警方法
84 段中夏:一次豫北春季持續性大風天氣的分析
88 氣象史料挖掘與研究工程項目組:20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在天氣預報中的應用
6 駱敬新,高志剛,劉克修,宋翔洲,武雙全,范振華:中國沿岸ERA-Interim和MERRA感熱通量和潛熱通量的資料評估
15 陳海燕,雷小途,潘勁松,張磊: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發展研究
22 余洋:2016年11月一次強寒潮南下天氣特征分析
29 梁樂寧,劉輕揚,盧大維,孫曉明,冀藝:國家級手機決策氣象服務客戶端研發與應用簡介
52 崔講學,王俊,田剛,楊文發:我國流域水文氣象業務進展回顧與展望
59 田剛,陳良華,張萍萍,王繼竹,陳晨:長江上游與洞庭湖洪水遭遇水雨情及天氣特征綜合分析
70 彭濤,唐志朋,殷志遠,丁煌:鄂西山區中小流域水文模擬及參數敏感性分析
76 高琦,徐明,李波,徐衛立,王海燕:近40年三峽庫區面雨量時空分布特征
82 王繼竹,郭英蓮,田剛,彭濤:宜昌中小洪水及致洪降雨特征分析
89 杜良敏,劉綠柳,高雅琦,肖鶯,李楊:長江流域月季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分析
95 張翠榮,童奇,江鴻,徐迎春:城市泵站區域性排澇氣象調度技術研究
99 肖鶯,陳晨,杜良敏:長江上游嘉陵江首末場強降水時間特征分析及預測
102 崔恒立,王東仙,吳夢雯,牛奔:一次西南渦暴雨的位渦分析
109 徐衛立,阮燕云,張俊:長江上游流域降水預報在三峽水庫調度中的應用
113 李世剛,王東仙,李丹,陳艷梅:漳河水庫水資源調度氣象服務及典型案例分析
116 王海燕,田剛,王繼竹,高琦:長江黃金水道交通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展望
120 尹恒,夏金,胡永光,杜興無,劉志勇,文強,周勇:十堰市南水北調水文氣象服務
123 朱茜,王立柱:虛擬服務器技術在河南氣象信息業務中的應用
126 覃鑫,裴順強:中國氣象頻道電視直播類節目的改進探討
129 周慶亮:世界氣象中心的設置、認定與履職簡析
6 趙俊芳,姜月清,詹鑫,孔祥娜:我國氣溶膠污染對農作物影響研究進展
11 姜靈峰:近76年我國洪澇災損度變化特征分析
17 李國梁,李俊,李享:一次強雷電天氣特征分析
23 羅紅磊,何如,蘇志,周紹毅:廣西氣候可行性論證發展與建議
27 彭宇翔,劉國強,田英,李德泉,車云飛:貴州省人工影響天氣彈藥物聯網管理系統應用
36 艾勁松,孫雨軒,劉凱文:荊州市冬小麥產量動態預報方法對比研究
40 秦鵬程,夏智宏,陳偉亮:農業氣候年景評估指數構建及在江漢平原的應用
46 譚江紅,陳偉亮,王珊珊:一種機器學習方法在湖北定時氣溫預報中的應用試驗
51 張麗文,梁益同,李蘭:基于高分一號影像的武漢市洪澇遙感監測與分析
58 柴振剛, 胡佩敏, 熊勤學: 基于面向對象的光學和Sentinel-1 SAR數據油菜種植空間分布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63 劉可群,周守華,黃永平,湯陽,李仁東,李夢璠:土地利用變化對洪湖流域洪澇災害影響
67 鄧艷君,趙卓勛,李玲,張倫瑾:2014—2016年荊州城區空氣質量與氣象要素的關系分析
72 范劍,尤慧,劉凱文,高華東:不同播期冬小麥葉面積指數高光譜遙感監測模型
78 劉韜,夏智宏,朱浪:氣象條件對湖北長湖水質的影響研究
81 耿一風,黃永平:近60年荊州四季趨變特征及給作物生長影響的對策
85 梁益同,夏智宏,文雄飛,柳晶輝,張麗文,鄧艷君:基于衛星遙感的40年洪湖水面變化及驅動力分析
91 柳晶輝,萬君:利用HJ-1衛星多光譜數據監測城市湖泊藍藻研究
96 黃端,池泓,朱浪,鄧艷君,夏智宏:荊州市農田植被凈初級生產力時空特征分析
101 王凱,高媛,劉敏,潘漢標,夏智宏,靳艷秋,王芳芳: 利川市旅游氣候適宜性的評價和比較
105 馮奇,夏智宏,肖飛,童雯婷:生態畫廊建設中流域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
109 張懷勝,艾勁松,溫華軍,張玉銘,李鵬飛,楊濤,朱建強: 石首麋鹿棲息地環境生態現狀及其保護
113 帥文衛,何菊,黃忠:天門市茶產業發展的氣候適宜性分析和對策
116 賀程程,周霞,楊峰,周莉莉:江漢平原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生態的影響與對策
119 朱玉潔,郝伊一:《“三農”氣象服務探索》評介
120 侯美亭:《生態氣候學:概念與應用(第二版)》評介
6 何盛浩,周志敏,梁濤:鄂中區域大霧天氣中地基GPS監測的水汽總量及其演變分析
17 王易,韓桂榮,曹舒婭,劉安寧:江蘇一次災害性大風天氣過程分析
22 李楊,方晶,潘隆,王福:沉積物色度在古環境重建中的應用
28 榮裕良,張霞,賀千山:上海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氣象環境條件分析
33 段中夏:豫北一次夏季雷雨大風過程分析
39 劉立成,李冬梅:農村氣象信息員的功能及其作用 ——基于傳播學“意見領袖”的角色分析
62 張建云,張垚:LPA10激光雨滴譜儀的定標及觀測對比
71 楊加春,錢媛,徐潔,李慶軍:華云高精度導航探空儀在甘肅慶陽干旱氣候夏季的溫濕數據對比分析
77 呂寶磊,胡泳濤,李林,梁海河,劉鈞,王曉江:利用集合深度學習方法融合多源數據開發全國能見度網格數據
83 張建云,張垚:一種天氣雷達天線指向自動檢測技術
89 楊寧,張晉,劉鈞:雨滴譜式降水現象儀降水類型判定算法優化探究
95 王文韜,賈爍,王大旺,劉永德:增雨防雹火箭彈催化劑播撒技術的對比研究
102 劉寧波,段士軍,劉強,李翠娜,杜廣濤,張翠卿:邊界層風廓線雷達發射機放大鏈路設計與實現
108 吳維,段士軍,王亞東:一種利用電磁兼容技術提高風廓線雷達探測能力的方法
112 崔劼,張垚,孫召平,劉強:新一代天氣雷達標準化信號處理器設計與應用
121 劉鈞,張彬彬,呂寶磊:智能氣象站系統框架初探
125 崔宏,吳恩平,熊安元,王尊鵬,趙筆鋒,龔偉偉,鄧鑫:基于分布式和微服務架構的華信氣象服務云平臺
133 鄢俊潔,瞿建華,范霖:基于服務架構的多源氣象衛星數據集成顯示應用平臺
139 虞海峰:雙線偏振雷達標定技術應用
147 侯競波,郭晉川,高元朋:一種小型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的設計和研制
151 王玲玉,郭晉川,肖海龍:一種氣體檢測儀的設計與研制
154 張鵬,張烺,張迺強:空基遙感觀測系統仿真技術與應用
159 梁永樓,賈樹波,沙金,郭雪星:探空雷達對衛星接收信道飽和干擾的處理
162 張明,楊志勇,王亞靜,張晉:基于北斗通信的海洋氣象漂流觀測儀
167 王恩文:消息隊列技術在氣象軟件系統中的應用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