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冶芳 羅 靜 吳銀霞 張 玲
右位心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很低,約為1/10000[1],此類患者中3%~5%存在心臟功能異常[2]。右位心分三類:右旋心、心臟右移、鏡像右位心[3]。鏡像右位心是指心臟在胸腔的右側,其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宛如正常心臟的鏡中像,常伴有內臟轉位,臨床較少見。心房顫動(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且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大呈上升趨勢[4]。本病例為我院2018年3月收治的1例鏡像右位心老年患者,陣發性心房顫動(房顫)伴長R-R間隙,伴有頭暈、黑朦,藥物治療無效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經過精心治療護理,于術后第10天順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75歲,因“心悸、胸悶、頭暈一年余”于2018年3月8日入院。查體:神志清楚,T 36.5℃,P 78次/min,R 21次/min,BP 144/64 mmHg。心濁音界稍向左增大,心率約81次/分,心律絕對不齊,心音正常,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腹軟,雙下肢無水腫。胸片示:心臟橫徑增大,鏡面右位心,右側胸腔積液。心電圖示:陣發性房顫。24 h動態心電圖(Holter)示:大于1800 ms長R-R間期15次,其中大于2000 ms 10次,最長R-R間期達6304 ms。患者既往體健,否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家族史無特殊。頭顱CT示:多發腔隙性腦梗死;腦部退行性改變。超聲心動圖(UCG)示:心臟位于右側胸腔,心尖指向右下,左房增大;主動脈弓右位,內臟反位。臨床診斷為:陣發性房顫伴長R-R間隙。
患者住院期間頻發長R-R間歇,最長達8.0 s,并伴有頭暈、黑朦。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后,于2018年3月13日在局麻下行左側鎖骨下雙腔起搏器植入術。術后切口處予以1 kg鹽袋加壓4 h,術側上肢及上半身制動24 h,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預防感染。術后心電監護示竇性心律和房顫心律,心室率85次/min左右,偶有起搏心律。術后切口愈合良好,未見手術相關并發癥,術后第10天順利出院。術后半月、1個月和3個月患者來院進行起搏器程控隨訪,起搏器運轉狀況良好。患者未再出現頭暈、黑朦等癥狀。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準備 術前向患者詳細交代各項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心電監護和做心電圖時醫護人員務必注意該患者右位心的特殊性,確保正確連接。特殊檢查時陪同患者,并向檢查人員交代該患者內臟結構的特殊性,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正確性。同時,嚴密監測病情變化,備好各項搶救物品,若該患者行電復律,應熟悉右位心患者電復律時電極板放置的正確位置及方法。囑患者多臥床休息,以防暈厥發生意外。指導患者進食低脂肪、低鹽、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術前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便、掌握呼氣屏氣動作,以便配合靜脈穿刺插入起搏器電極等。
2.1.2 心理護理 該患者1年前就診時對自身內臟的特殊性已經知曉,此次住院需要安裝起搏器因擔心內臟位置不同而憂心忡忡,焦慮情緒明顯。因此,護理人員術前詳細評估了患者的病史及心理狀態,在積極完善術前各項準備的同時,告知患者科室已經為她制定了完善的治療和護理方案,耐心予以術前宣教與心理疏導,解釋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其恐懼和焦慮,使患者以平靜的心態接受手術。
2.2 術后護理
2.2.1 起搏器植入術護理 對該右位心患者進行正確的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心率、心律變化。術后12 h內絕對臥床,取平臥位,術側上肢及上半身制動24 h。臥床期間,協助患者床上大小便,給予起搏器植入術的健康教育。嚴格無菌操作,及時換藥,注意敷料是否清潔、干燥,傷口有無紅、腫、熱、痛,遵醫囑靜滴抗生素預防感染。起搏器植入術并發癥的護理:①與血管穿刺有關的并發癥:氣胸/血氣胸,觀察患者有無胸悶氣促、咳嗽、咯血現象。②與電極植入有關的并發癥:心律失常,心肌穿孔或電極微脫位,術后12 h平臥位休息,術側肩關節制動24 h,植入側的手臂不要高舉過頭或劇烈運動,術側肢體避免提重物,避免穿套頭衣物。觀察患者心律、心率情況,有無心包填塞癥狀。③與囊袋有關的術后并發癥:感染局限在囊袋時患者往往沒有發熱和全身癥狀[5],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認真細致的觀察。注意切口局部有無紅腫、疼痛及切口有無滲液和患者疼痛感變化情況。
2.2.2 右位心的特殊護理 ①做好標識:耐心解釋后,為患者佩戴醒目的“右位心”提示標識,提醒醫護人員在檢查、治療、護理及搶救時特別注意。②右位心的心電圖做法:將肢體導聯按紅(左上肢),黃(右上肢),綠(左下肢),黑(右下肢)的順序安放。胸導按V1(左側胸骨旁線第4肋間)、V2(右側胸骨旁線第4肋間)、V3(V2與V4連線中點)、V4(右側鎖骨中線第5肋間)、V5(右腋前線與V4水平)、V6(右中前線與V4水平)的順序安放[6]。③鏡像右位心的心電圖表現:Ⅰ導聯P、T波均呈倒置,QRS波群以負相波為主;Ⅱ與Ⅲ導聯圖形互換,aVR與aVL導聯圖形互換;V1~V5導聯R波逐漸降低,S波逐漸增深,R/S比例逐漸減小。④右位心的心電監護連接方法:右位心五導聯的心電監護儀電極片放置位置:RA(左上):胸骨左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RL(左下):左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C(中間):胸骨右緣第四肋間。LA(右上):胸骨右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LL(右下):右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右位心三導聯的心電監護儀電極片放置位置:RA(紅):胸骨左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LA(黃):胸骨右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LL(綠):右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⑤右位心患者電復律操作方法:一塊電極板放在胸骨左緣2~3肋間(心底部),另一塊放在右腋前線內第5肋間(心尖部),兩塊電極板之間的距離不應<l0 cm。
鏡像右位心的心臟位于右側胸腔,心電監護、心電圖、電復律操作及起搏器植入術穿刺后導線送入位置均不同于常人,我們全體醫護人員、相關檢查科室及導管室人員均需積極做好有關預案,防止操作錯誤,確保患者安全。針對該患者鏡像右位心合并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的特殊情況,我們制訂了嚴密的護理計劃,圍手術期個體化護理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快速康復的關鍵。出院時提醒患者及家屬:今后就醫時一定要主動告知醫生右位心的情況,以防漏診、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