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
2018年最后一天,霸屏的是各種與過往的不快的切割;2019年第一天,收到的全是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祝禱。轉年之際都會心生感慨,雖然每一天與其他364天一樣都是24小時。
對個體來說,2018年是告別之年——那么多知名人士告別了這個并不平靜的世界。科學泰斗霍金、江湖大俠金庸……也包括我幾個親愛的同事。關于他們的傳說,我們只能且聽下回分解。他們就像是從我們同坐的有去無回的2018號列車中途下車一樣,永遠與我們作別。
對媒體來說2018年是個“退群”之年——國內至少十家媒體官宣在這一年年終歲尾或不舍、或不甘地告別日趨逼仄的媒體江湖。一張紙,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與一座城和城里的人發生過關系,有人說紙沒了,報還在,這只是聊以自慰罷了。
對國家來說,2018年可是個大年份——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40年發生多少精彩的家國故事,讓多少人像信小呆一樣成為中國錦鯉。
多年以前,兩人見面十有八九會問一句:“吃沒?”這是那個大家只能達到溫飽的食物匱乏年代,對他人的溫暖關懷。被問者會隨口應承一句:“吃了。”很少有人會不厭其煩地追問:“你吃了什么?”因為大家心知肚明誰吃的都好不到哪去。因此,“吃沒?”只能理解為是見面打個招呼,就像說“你好!”一樣。
最近幾年,人們見面更多的是隨口一句“忙嗎?”表示對對方工作的忙與否的關心。這與很多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從早到晚不得閑,還沒忙出個什么名堂有關。如果有人現在還問“吃沒?”肯定會讓對方覺得你是沒話找話吃飽了撐的。雖然“忙嗎?”也不能內含更多的實用價值,但卻表明更多的人的狀態是一天到晚在忙活。
問候語的悄然變化,是光陰流轉下生活方式的鏡像和生活狀態的回響。
你忙著,說明你還活著。忙活中,有人繼續著開掛的人生,迎接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有人跌落神壇,退出C位。
所有的結局,從開始就已深埋;人間的規矩和自然規律不可僭越。
跨入2019,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設定:有的想脫單,有的想進步,有的想考研,有的想發財……這都是每個個體的權利。一年365天,過好每一天,才會充實每一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生活和生命的不同在于,生活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生活,你的生命旅程不會完滿;如果你不珍惜生命,你的生活會不可持續、難以為繼。
熱愛生命,擁抱生活;健康身心,人生廖廓。
對過往,不必清零;對未來,必須清醒。
新的一年,我希望你暴瘦,更希望爆發。
2018,已然永恒;2019,攜手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