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職有權有物,更好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和管理。鹽城市鹽都區張莊街道積極探索以網格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力量,使基層黨組織由“單打獨斗”走向“抱團合作”,推動從“單一型”黨建向全面抓黨的建設、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等多重任務轉型,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與服務全覆蓋,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突破。2017年7月,為鹽城市網格化社會治理現場會提供了現場點;2018年10月,鹽都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現場推進會在張莊街道召開,張莊街道的實踐經驗多次受到鹽都區以及市政法系統領導的肯定。
一、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健全全覆蓋、
網絡化的組織架構
張莊街道緊靠鹽城市區,下轄6個村、3個居委會,創新建立了“基層黨建進網格全面治理,矛盾調處進網格源頭治理,治安防控進網格依法治理,物業管理進網格聯動治理,志愿服務進網格自我管理,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進網格協同治理”為的“六進六治”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真正實現網格化服務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
科學劃分區域。根據每個網格的規模和空間布局、黨員數量及分布情況,按照“就近、靈活、小型”的原則,采取“片、線、面”結合的形式,推行“一社區多支部”“一社區多小組”等形式。采取單獨組建、行業聯建、區域統建、樓宇共建、掛靠管理“四建一管”方式抓好社區“兩新”組織黨組織的組建。目前,該街道9個村(居)8760戶、3.5萬人口正對照街道、村(居)和居民小組三級網格建設目標,設定鎮級網格1個、村級網格9個、基礎網格159個,給159名基礎網格員配備了手機和綜治E通專號,建了基礎網格工作群,便于他們及時上報網格情況。
選優配強隊伍。在現有的三級網格體系中,實行“一長多員”制,即每個網格設網格長1名,由村居黨組織書記擔任,整合社區網格內的管理服務人員、社區民警、離退休黨員、樓棟長、入黨積極分子、轄區單位負責人等各類資源,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有職黨員踐行承諾,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形成協調性、互助性、綜合性、較強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團隊,為網格內的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充分發揮行政、市場、志愿、互助等機制的作用,整合各類服務資源,構建社區組織和駐社區單位相結合、社會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的網格化社區服務體系,滿足居民群眾各方面的服務需求。
全面厘清關系。在黨員數量較多的社區,按照“兩新”組織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居民黨員等類別,或黨員相對集中的街巷、樓宇、自然組分別設立黨支部,每個網格或幾個網格分別設立黨小組。對轄區內黨員分類建立信息庫,對黨員實施精細化、差異化管理;對流動黨員實行“動態管理”,完善流動黨員信息庫,定期對進城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做好黨員信息采集、教育管理、關懷幫扶等工作;對退休黨員實行“屬地管理”,在自愿的基礎上,將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中退休黨員的黨組織關系轉移到網格內黨組織。開辟社區黨建講習所、張莊黨建APP,實現黨員教育線下線上同步進行。
二、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構建全要素、
多元化的服務平臺
以“六進六治”網格化社會治理統籌區域服務資源,搭建區域內人人共享的綜合型服務平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
打造融合服務平臺。強化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功能,全面建設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居家養老、衛生服務、社會調解室等服務資源,建立健全社區干部走訪群眾、黨員分片包戶聯系群眾制度和黨員義工服務網絡。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就業崗位180余個,為轄區20多戶困難家庭提供了救助,協調解決了群眾各類訴求數百件。
打造矛盾調處平臺。按照“黨建共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成立由社區黨組織、派出所、駐社區部門等共同組成的“區域共建理事會”,統籌推進“四美小區”“兩新”組織黨組織建設和社會治理工作,統一協商共建事務,暢通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化解渠道,構建良性互動協同體系。整合街道社區各類服務機構功能,為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快捷、高效的服務,實現“大事黨員先知,難事黨員先議,實事黨員先行”,形成“網格事情黨員管,困難群眾黨員幫,社區事情大家辦”的良好氛圍。
打造社會服務平臺。隨著居民需求的多元化,社區囿于人員、資源等限制,必須借助社會組織,拉長服務手臂,彌補服務不足。結合“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以黨員干部為骨干,吸收群眾廣泛參與,組做好社會組織培育工作,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區服務。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采取專業服務與志愿服務相結合,有償、低償和無償服務相結合,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智慧養老、心理咨詢、社會實踐、衛生醫療等專業服務。
三、以資源下沉為重心,建立全方位、
科學化的保障體系
張莊街道黨委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加強基層保障,激發網格活力,有效解決“有心想辦事、無力去辦事”的難題。
加強黨的領導。把“六進六治”網格化社會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街道黨委、辦事處重要議事議程,對工作開展、難點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方、解決有力,第一時間解決實際問題,以最優效率推進工作落實。根據實際工作量,整合綜治、公安、民政、人社、司法等條線的各類社工、協輔人員力量,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總結網格化管理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鞏固工作成效。
明確工作職責。建立逐級負責機制,有效解決網格工作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的問題。明確工作職責,街道一級網格抓好對基層網格工作的部署、督查、考核,二級網格重點抓好對基礎網格的指導,三級基礎網格及網格員主要承擔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調查、矛盾糾紛調解、社會治安巡防、特殊人群服務和居民事務幫辦等工作職責。
嚴格督查考核。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黨建工作制度、公開公示制度、工作例會制度、信息采集制度、巡查走訪制度、民情回應制度等。加強督查考核,將網格化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體系,出臺具體的獎懲措施,定期開展督查和通報,確保網格化工作實效。做實經費保障,將網格化服務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正常增長機制。
(作者系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張莊街道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