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
題目:“享受”作為一種權利,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會存在下去,所不同的是享受的方式一定會有變化。“獨享”是獨自享有或享受;“分享”,是指與他人分著享受、使用。獨享與分享的分野,是人類獲得基本生存條件之后,發生戰爭和腐敗的根源。
有人認為,“生命是一團欲望”,故而注重獨享;也有人則認為,“獨樂不如眾樂”,把快樂分享給別人,自己仍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讀了上述材料之后,你喜歡哪一種享受?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都獲得了不同的生活角色。很多人認為,角色是一種給自我的標簽和束縛。我要說的是,角色的多樣性是實現自我的機遇和創造美好的方式。
侯孝賢身為導演,花費17年的時間完成了《刺客聶隱娘》的拍攝。他從不追求好萊塢,也不拍商業片,是圈內的“奇葩導演”。有人認為他孤獨,他卻說:“我的孤獨是注定的,你往深處走,走到底,孤獨就是自由。”即使身為導演,也固執地追求自己的藝術和孤獨,這是侯孝賢教會我們的。我們擁有的生活角色,并不妨礙我們追求自我。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讓我們有機會和權利去對自己要走的路做出選擇。即使角色相同,但只要走出自己的風格就是不一樣的自我。
我曾為賣豬肉而認識一個豬肉店的老板。他虎口間厚厚的繭子和菜刀木柄上的磨損清楚明白地告訴我他的熟練和細致。當我看到他對待豬肉居然如此一絲不茍,手起刀落便光滑如油時,我看到了匠人之心。即使是小人物也堅定自己的角色,無論是否卑賤低俗,但只要有“匠人之心”,便是他熱愛生活和工作的動力。
角色的高低不代表人格和生活的高低,只要在自己的角色上傾盡全力,一樣能締造自己的精彩生活。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處》中曾說道:“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生活,給予我們不同的角色,活出了不同的樣子。在父母面前,我們是孩子;在老師面前,我們是學生;在老板面前,我們是員工。這無數的角色融合在一起。讓我們能行走的路也就更多了。這萬千的可能性就像一個大禮包,我們永遠也不知道這個角色下一秒會為我們帶來什么,而這種驚喜和刺激感不正是我們長久以來渴望出現打破我們規律的生活嗎?
生活角色,不能束縛我們追求自我,反而應成為我們實現自我的基石和嘗試的機會;生活角色,不以高低貴賤為準,只要懷著一顆熱情不服輸的心,以全力來做好自我本職,便同樣有機會締造自己的精彩。
生活,給予我們不同的角色,從而讓我們有更高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