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青少年的人口基數很大,而且大部分的青少年生活的環境是在農村。這些青少年的成長教育,與國家的發展前途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更是直接地推動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在農村居住的青少年,由于受到一些特殊情況的影響,有些學生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會進行一些違法犯罪活動。因此面對當前發生的現狀,加強對農村中學生道德價值觀教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道德價值觀;問題;對策
隨著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大多數中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原先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尤其對廣大農村地區來說,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念變化更為明顯,在中學生的道德價值觀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本文主要圍繞農村中學生道德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作簡要分析。
一、農村中學生道德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眾所周知,培養學生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學習相應的文化知識,而當前許多農村在初中的學習階段仍然采用的是傳統教育模式,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過程中并未重視道德價值觀教育。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不強
當前在大多數的農村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作為僅有的培養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門課程,但是并未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對思想素質的重要性并未正確認識,因而很多教師僅僅會把培養學生成才作為教學目標,而由于思想政治教材的特殊性,這就導致在農村中學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的是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
(二)傳統的德育方法還有很多缺陷
1.很多教師并未真正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師一味地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點的方法,而對中學生來說,這種傳統意義上的說教形式,會影響他們對外界的一些生活常識產生疑問,甚至會導致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出現嚴重混亂,從而提前感受到社會上的虛情假意和厭惡學校道德教育的相關課程。
2.很多教師無法意識到中學生發展有著鮮明的特征,原先有效的教學方法,對現代的中學生可能并沒有很直接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枯燥,這就很難讓這些中學生得到良好的道德價值觀教育。
(三)很多初中教材并不能真正反映農村現實情況
當前的一些初中教材內容較為單一,教材中缺乏有關社會公德教育的內容,甚至一些教材內容枯燥抽象,很難讓學生有這方面的學習興趣。
二、解決農村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策略分析
(一)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建立健全評估機制
學校在評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只依靠思想政治教師引導學生,還需要讓班主任主持學生思想政治的評估工作;班主任對學生的考評要細化,并將其納入思想政治成績中。例如,在圍繞“法律伴我成長”這一課題教學中,教師舉一些之前的案例與現在的案例,讓學生切身體會法律對于人們生活的影
響,讓學生明白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然后在班會時由班主任牽頭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對法律的想法,最后針對學生對法律見解作出相應的評估,從而及時健全評估機制。
(二)重視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強教師的作風修養
教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者,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教育部門在選擇這類課程的教師時要嚴格把關,盡可能地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在選擇思想政治教師時,要求的不僅僅是擁有足夠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還需要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作風習慣。
(三)進行多元化的德育
1.開展寓德于教。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培養學生相對成熟穩定的性格,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能夠讓學生有著更為深遠的理想。
2.開展法制教育。通過相應的課堂學習,讓學生理解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可以養成懂法守法、明辨是非的好習慣,從而學生可以自覺懂法守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看電視上專門的一些普法欄目,并且定期根據欄目案例情況進行深入討論,可以組織法律比賽、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樣化地進行法制
教育。
3.開展挫折教育。通過具體舉一些實例,讓學生了解到人生道路是坎坷的,要跟學生傳遞這樣的訊息,讓學生面對失敗和問題時,要積極主動面對,樹立樂觀進取的意識,這樣就能夠讓他們擁有承受壓力、不怕困難的態度。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模范人物的經典片段,然后根據所觀看的片段進行演講或分組討論,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
綜上所述,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進行道德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途徑?;诖?,教育工作者能對農村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背景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就能夠更好地加強中學生道德品質教育,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劉莉.阜陽地區農村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8.
[2]鄧玉坤.網絡環境下農村留守中學生道德教育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6.
[3]孫美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注:本論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8年規劃課題《農村中學生道德成長與價值觀形成的研究》的主要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類別: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般),課題立項批準號:[2018]PLG570,第一參與人:李慧慧。
作者簡介:李慧慧,1982年4月出生,女,中學一級教師,任教于甘肅省靜寧縣城關初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