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蓮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對于低年級的兒童來說,將枯燥乏味的漢字記其音,識其形,懂其意,這就要在識字教學上下工夫。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課內和課外識字要雙管齊下,兩頭并抓,讓漢字浸潤孩子的童年,滋養兒童的心靈,引導低年級孩子有效識字。
一、豐富課堂識字方法,夯實識字基礎
1.字畫聯系法
漢字里的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表形文字。象形字和圖畫有一定的聯系,識字時字畫聯系,讓學生找出字和畫相像之處,關注漢字的“像”,讓識字“畫”起來,讓枯燥乏味的漢字鮮活、靈動起來,既有形又有色,字畫聯系,讓漢字可觀可感,降低了學生的識字難度,提高了識字效率,同時培養了學生看圖識字的能力。
2.字理溯源法
發掘字理的過程,就是對漢字追本溯源的過程。漢字是表意文字,識字時引導學生分析字形、了解字理、追根溯源,懂得了字理,學生感受漢字的文化,利用漢字音形義間的聯系理解性地識記生字,記住的生字屬于長期記憶,不易遺忘,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3.歸類識字法
按詞語內容或構字規律歸類,將識字、學習和認識事物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類識字有利于把相同特點的字歸為一類,如相同部首的字或相同部件的字歸為一類,這樣識記起來比分散的識字要容易得多,降低了識字難度,提高了識字效率。
4.蒙學識字法
蒙學識字是在對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同時,引導學生識字。在反復誦讀中,在漢字的反復出現中,讓漢字滋養童心,學生輕松識字。通過韻語吟誦,讓學生的言語發展在漢字獨特的音樂美中進行。低年級兒童在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啟蒙國學讀物中積累語言,識記常用漢字。在文化浸潤中讓漢字復現,在反復誦讀中鞏固所識記的生字。
5.字族識字法
漢字中合體字可以拆分,根據構字部件可把漢字分為一個個的字族,這樣識記起來降低了識記難度,提高了識字效率。對漢字的形聲系統的聲符形同用“字族識字法”,遵循漢字的構形系統規律,“舉一形而統眾形”“舉一字而統眾字”。講“令”就帶出“領、玲、嶺、鈴”,然后根據部首的意義引導學生區分并識記漢字。
6.語境識字法
學習漢字,語境是最好的溫床。呂叔湘先生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會有生命。”因此,學習漢字要讓學生聯系語境,把字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漢字的音、形、義有機結合,既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降低了識字的難度。這樣才能讓漢字文化浸潤童心,讓漢字之形永駐兒童記憶中,聯系語境才能讓漢字靈動起來。
二、開展趣味識字活動,拓展課堂形態
1.趣味識字活動
開展趣味識字活動,一個個識字主題,配有多媒體畫面和音樂,讓兒童在游戲和活動中愉悅地識字,激發兒童的識字興趣,學生興趣盎然,全身心投入,識字效率會大大提高。根據“姓氏、節日、文具名”等不同的主題設計精彩紛呈的識字活動課,調動了學生識記生字的積極性,學生的識記生字效率大大提高。
2.趣味辨形近字活動
開展趣味辨形近字活動,讓學生用放大鏡式地觀察,找出容易認錯的字,出示正確的字加以強調,尤其夸張地指出形近字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學生就牢牢記住了形近字。如《我是啄木鳥醫生》《馬虎王國之小馬虎》《我是小小偵查員》糾錯字趣味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識記形近字的效率。
三、鏈接課外識字,提高識字質量
1.生活中識字
生活中主動識字能激發兒童的識字興趣和熱情,變被動識字為主動識字,變無心為有心,這樣的識字更有意義、有價值,可以學以致用,活學活用。認識生字與生活相關聯,學生自覺接納生字的程度就高,提高了識字效率。把識字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主動跟漢字打招呼,跟漢字主動做親密的朋友,久而久之,能讓漢字“隨物潛入心,潤心留蹤影”。
2.課外閱讀識字
學生通過大量識字,能盡早進入自主閱讀,自主閱讀又能促進學生識字。引導低年級學生通過閱讀國內外優秀繪本來識字,一遍遍地閱讀,一些漢字反復出現,學生就會逐漸記住字形。還可以引導孩子在讀古詩、寓言、童話的過程中識字。堅持長期課外閱讀,以“讀”促“識”,以“識”促“讀”,讀識共進,學生的識字量大大增加。
四、采用長效評價激勵措施,促進自主識字
1.識字星級挑戰
定期進行識字評價激勵措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檢查學生的識字進程和效率,促進學生自主識字。為了長效檢查學生的識字成效,每位同學有一本《識字記錄本》,記錄學生每天識記的生字,每天識記不少于三個字。根據識記生字的情況,設計識字星級挑戰階梯:識記標兵、識字能手、識字明星、識字大王、識字小博士。每一級階梯為500個格子,每識字500個升一級,每升一級頒發星級貼畫作為獎勵。
2.閱讀記錄大比拼
每位同學都有一本《閱讀記錄本》,記錄閱讀書籍的情況,包括閱讀書名,閱讀時間,喜歡程度、喜歡的原因,并記錄自己從閱讀書籍中所識記的字。定期開展閱讀記錄大比拼:比一比誰讀的書多,誰從閱讀中認識的字多,評出“閱讀之星”進行獎勵。《閱讀記錄本》記錄學生的閱讀成長史,促進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要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不但要豐富課堂識字方法,開展趣味性識字活動,鏈接課外識字,提高識字效率和進程。還要采用長效評價激勵措施,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紅,官海鷗,張敏.小學低段“輕松識字,快樂閱讀”研究與實踐[J].小學語文教與學,2018(6).
[2]崔巒.我國識字教學的回顧與展望[J].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014(3).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