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玲玲
花椒是甘肅省永靖縣當地重要的經濟樹種,不僅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也可入藥,因此受到了廣泛關注,種植范圍較廣。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會嚴重制約花椒的種植效果,甚至會對整個種植行業發展造成影響,因此,需要種植戶結合病蟲害撿來對應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1花椒病害問題和防治機制
在種植花椒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種植環境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管控機制,有效提升造林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
1.1褐斑病
花椒種植過程中褐斑病是較為常見的病害問題,病害感染初期,花椒葉面上就會出現黃色圓形的小斑點,并且呈現出水漬樣,邊緣并不是非常明顯。此時,花椒的葉背一會出現退綠斑。隨著病害問題的蔓延,會出現病斑逐漸增大的現象,呈現出不規則的圓形,一般病斑的直徑為3mm到7mm之間,一些較大的病斑會達到10mm,病斑呈現出淡褐色,并且中心位置的顏色較深。
針對褐斑病,種植戶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集中監管,確保能減少問題對實際種植效果的影響。在預防工作方面,要想減少褐斑病的發生幾率,就要強化花椒園林的水肥管理,并且提升種植區域的整個樹勢,有效強化抗病能力,結合花椒樹自身的生物學特性,一定程度上強化修剪工作和栽培工作的綜合效果。并且,在冬季要盡早進行落葉的清掃,集中燒毀后減少侵染幾率。在治療方面,則要將藥劑防治工作集中在每年的五月份下旬,要間隔10天到15天進行集中噴灑,利用濃度為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配以濃度為50%的多菌靈800倍液進行集中處理,能提升防控的實效性。
1.2葉銹病
花椒種植工作中,也要對病原菌引發的葉銹病進行集中管理,不僅會對幼苗產生影響,也會制約成年花椒樹的生長,一般在發病初期會在花椒葉背面形成圓形和橘紅色的孢子堆結構,一般會呈現出環狀排列以及散生狀態,此時孢子堆的直徑在4mm到9mm之間。
為了進一步提升花椒種植工作的綜合效果,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整的防控工作規劃,確保能提升防治綜合水平。首先,要借助無性繁殖或者是嫁接的方式完成抗病品種的培養工作,有效從源頭減少病害問題對生長管理工作的影響。其次,要在種植過程中強化水肥管理工作的實效性,盡量利用相應的管控機制提升花椒樹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種植過程中感染疾病的幾率,全面夯實管理工作的基礎。再次,要在秋冬季花椒落葉后進行集中焚燒,尤其是有效處理病枝、落葉等,確保能集中完成具體工作,從而減少病原菌對花椒樹產生的影響,全面提升管控工作的基本效率。最后,要在每年的6月份到7月份進行藥物防治統籌管理,盡量利用濃度為25%的丙環唑乳油1000倍液或者是1500倍液進行處理,處理時間要控制在半個月左右,連續噴灑兩次到三次即可,就能有效提升病蟲的治療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工作效果,可以在花椒果實采摘工作結束后亦或是花椒萌芽開始前進行波爾多液的噴灑處理。
1.3根腐病
要想系統化分析花椒根腐病的致病原因,就要對土壤進行集中分析和監管,有效判定具體情況,另外,花椒的品種以及實際樹齡也會對花椒病害情況產生影響。一般而言,腐皮鐮孢菌是根腐病的致病原因,受害的花椒會出現根皮和木質部脫離的現象,此時的木質部呈現出黑色,且部分葉片已經逐漸失去綠色,并且罹患根腐病的花椒會出現枝條發育不良的現象,果實較小,甚至會存在花椒樹全株枯死的現象。
要想提升防治效果,就要落實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在燒毀死根和死樹后,就可以利用濃度為15%粉銹寧500倍液或者是8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處理,避免傳染源對其造成影響。或者是在移苗的過程中利用濃度為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予以處理,主要是對花椒根進行浸泡,時間控制在24個小時左右。除此之外,相關人員在選育花椒品種的過程中,要選取抗病能力較強的樹種。
2花椒蟲害問題和防治機制
在對花椒進行蟲害監管的過程中,也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完善種植管理流程,秉持預防為主的監管理念,提升蟲害監督效果,維護管理體系的實效性。
2.1蚜蟲蟲害
對于花椒而言,蚜蟲是較為重要的蟲害問題,尤其是棉蚜和橘蚜,都會對花椒的嫩枝嫩芽產生危害,也會對幼花果形成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氣溫升高現象逐漸增多,這就使得蚜蟲的繁殖率和遷徙流程率也會受到影響,使得花椒的生長發育受到制約,造成幅度減產。
要想減少蚜蟲對于花椒種植產生的影響,要在花椒樹萌芽開始前就進行集中預防,主要是利用濃度為40%的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者是4000倍液進行集中噴灑,能有效殺死越冬的蟲卵。并且,在每年4月份完成花椒采摘工作后,就要利用氧化樂果乳油和洗衣粉水進行處理,按照1:1000倍液的方式涂藥,確保能提升其整體防治效果。除此之外,利用生物防治法也能有效減少問題造成的影響,因為蚜蟲的天敵是七星瓢蟲,因此,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份上旬進行集中的七星瓢蟲投放,按照1:200的比例進行放置,能減少蚜蟲對于花椒種植過程造成的影響。
2.2鳳蝶蟲害
在花椒種植過程中,橘黃鳳蝶較為常見,各個齡段的幼蟲會啃食花椒嫩葉,若是在秋末冬初在枝葉上化蛹越冬,就會在來年羽化成蟲,造成嚴重的危害。
針對鳳蝶要進行集中的處理,主要是利用人工摘除幼蟲的處理方式,并且將其集中燒毀,或者是利用活芽孢100億/克的蘇云金桿菌懸浮液進行集中處理,有效提升藥物防治工作的實效性,避免其對花椒種植造成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氟丙菊酯乳油也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總而言之,在花椒病蟲害管理工作中,要秉持預防為主、及時防治的管理機制,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完善應急處理工序,確保能在應用環保管理方式的基礎上,提高花椒的種植效果和綜合監管水平,形成生態化種植控制機制。目前較為常見的應用機制就是生物防治或者是物理防治,盡量減少藥物防治過程中物質對花椒果實造成的影響,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共贏,促進甘肅省永靖縣花椒種植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731600 ?甘肅省永靖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