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英
我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土壤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農民群眾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資源,一旦土壤質量出現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質量,危害農作物正常生長,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將會產生不良影響。施肥對于提高農作物生長,改善土壤營養成分有著很大作用。化肥誕生幾百年來,對我國農業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農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土壤肥料存在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1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土壤肥料問題
1.1不科學和過度施肥,導致自然環境惡化
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手段,但在長期施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施肥不合理,施肥過度的現象。在一些地區,尤其是邊遠地區,由于過度施肥,不科學施肥,使得土壤環境嚴重惡化。農民群眾在施肥過程中,重視氮肥施入,不重視有機肥施入,氮磷鉀攝入不科學,大量氮肥蓄積在土壤之中,導致土壤營養性能變差,耕作層變淺,氮元素進入地表水之后,對水源產生極大影響。此外,很多農民群眾在施用有機肥時,不注重有機肥腐熟,使得有機肥中的大量有毒元素進入農業生態系統之后,造成生物污染,化學污染,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降低了土壤肥力。
1.2有機肥數量大大減少
有機質是土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持續穩定的供給農作物養分有著很大幫助。上世紀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肥料主要以堆肥、圈肥、人畜肥餅肥為主。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后,隨著化肥工業產業不斷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化肥的比例越來越大。由于化肥成為主要肥料,在使用過程中急于求成,想要在短期內看到收益,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普遍下降,土壤養分缺失,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土壤物理狀況下降,緩沖能力不足,污染嚴重,影響到農業可持續發展。
1.3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出現了兩個極端
土壤中的有機質是土壤中一切有機物的總稱,包含了各種有機化合物和各種有機生物殘體,它來源于土壤上的各種動植物殘體的輝煌和人為對有機肥料的使用,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多少,直接影響到土壤的肥沃程度,更關乎到土壤的理化性質,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現階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部分農田土壤中有機肥的補充不足,很多農民群眾干脆不進行有機肥補充,使有機質含量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土壤物理和化學性質逐漸變壞,土壤基礎肥力逐漸下降,土壤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也逐漸下降。另外,有一少部分的保護地土壤,由于有機肥補充過量,使得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已經嚴重,超過了土壤的承載能力,土壤正常的理化性質也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土壤中致病菌數量大大增加,植物病蟲害嚴重發生。病蟲害加重,加大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使得化學農藥使用量逐年增加,農作物果實農藥殘留逐漸增加,持續下去會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1.4土壤中植物營養物質嚴重不平衡
在連續常年施肥和土壤利用過程中,由于存在種種不合理行為,使得土壤中某些營養物質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現象,大面積的工作土壤出現了貧血癥,富積癥,這種現象既會對農作物正常產量造成影響,也會嚴重危害到農作物的品質,是農產品中營養分配不均衡,最終危害人類身體健康。這里所講的貧血癥是指,土壤中某些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出現明顯短缺現象,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由于營養物質不能滿足其生長要求,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緩慢,產量下降。富積癥是指某些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含量,明顯超出了土壤承載能力,超出了土壤的適宜水平。
2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分析
2.1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測土配方施肥是在明確土壤各個養分組成的前提下而進行施肥的一種科學施肥方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推廣應用該種技術,對提高施肥合理性有著很大幫助。通過在基層地區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結果,能夠有效改善過去經驗式的施肥問題,加強對計算技術的應用,確保施肥向著定量化和預測化方向發展,同時在施肥過程中還可以構建完善的監測網絡,實時掌握土壤中氮磷鉀各種營養元素的分布情況構建完善的數據庫,反映土壤肥效的變化動態,繪制相應的變化曲線,為農業生產提供相應指導。
2.2積極推廣有機肥
有機肥在改良土壤理化結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該重視推廣有機肥,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逐漸改變過往傳統施肥觀念,堅持以有機肥為主,控制好化學肥料的使用量。在廣大基層地區,可以鼓勵農民群眾發展養殖造肥,農業生產使用堆肥,擴大綠肥作物種植面積,從而逐漸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
2.3大力推廣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與傳統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有著本質區別,它是一種具有活性的有益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微生物肥料主要有微生物、氮肥、磷肥、鉀肥、根瘤菌肥料。微生物氮肥主要能夠增加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強農作物氮元素供給,這類微生物主要包含了根瘤菌、固氮菌。微生物磷肥主要是能夠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而微生物鉀肥主要是將土壤中一些難溶性的礦物質繼續分解,提高鉀元素利用效率,降低土壤板結率。根瘤菌肥主要作用于農作物根部,促進根部營養元素吸收。
2.4強化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對現有土壤結構進行有效改善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對于一些板結嚴重,耕作層變淺,通透性不好的土壤,通過進行適當的改良,能夠進一步提高退化耕地的生產能力。在耕作中要積極引導農戶改變傳統生產理念,按照規范化標準進行農業生產,農作物收獲之后,對土壤進行深翻深松處理,科學施肥,逐漸改善土壤結構。
(作者單位:030900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城趙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