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龍
通過回望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歷程可知,農機培訓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農機培訓有效地幫助廣大農民提升了作物種植、收割的效率與質量,減輕了他們的勞動強度。然而,現代社會科技不斷的創新發展,深刻影響著經濟生產活動的運行,農業生產也不例外,傳統的農機培訓已經無法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求。若不及時的改革,則會嚴重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危害國家糧食安全。
1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創新農機培訓工作的具體措施
幫助農民掌握農機操作技術是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機械化的必然要求。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及農機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良好適應時代發展的新需求,加快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的腳步,實現我國農業持續良好的發展,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創新農機培訓技術及其發展方式。
2創新發展農機技術培訓的載體
在過去長期的時間內,我國選擇的農機培訓載體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機械培訓學校,二是短期培訓班。然而,這兩大類載體都容易受現實各種因素條件的限制,未能擁有較為良好的承載能力及創新能力,不能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逐漸落后于時代的腳步。并且,這兩大類載體常常呈現出培訓效果不高,最終導致參加培訓的人員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在創新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首先創新發展農機技術的培訓載體,從而保證培訓的效果。例如,相關部門應當引導原來的機械培訓學校結合其現有條件將自身發展升級為公司或合作社,更換農機技術培訓的載體。同時,相關的載體應當優化農機技術的培訓方法,因地制宜的制定培訓方法,從而保障培訓載體傳播成熟的農機操作技術,提高農機技術的培訓效率與質量。
3創新發展農機技術的培訓內容
農機技術培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技術人員及農民掌握現代化機械的正確使用操作方法與保養維修方式,從而提升他們對于新型機械的認知水平,加大農機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在過去傳統的農機技術培訓過程中,其內容主要是關于舊機械及老技術的培訓,這已經被技術人員及農民熟練掌握,導致技術人員及農民缺乏參加培訓的積極主動性。因此,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引導培訓機構創新發展農機技術的培訓內容,以達到更加理想的培訓效果。另外,培訓機構在更新培訓內容時應當注重農業生產工具的更新,將農業生產工具的更新與培訓內容的更新進行統一。
4創新發展農機技術的培訓方法
為了有效的創新發展農機培訓的工作,有關政府部門應當引導培訓載體創新發展農機技術的培訓方法,通過使用科學的培訓方法培養技術人員及農民的科學意識,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短期培訓班與以會代訓法兩大方式進行農機技術的培訓,然而這兩大方法都具有一個較大的缺點---缺乏時效性的保障。因此,為進一步加強農機技術的培訓效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普及應用農機技術,提升農民的整體收入,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引導培訓載體創新培訓方法,在原有的培訓方法的基礎上增添新穎的培訓方法,如委托培訓、專家指導培訓、廠家培訓、院校一體化培訓等。
5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選拔優秀的人才,建立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眾所周知,培育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或者培訓機構的重要標準之一,學校教學培育質量的好壞由學校的師資力量所決定。因此,為實現農機培訓工作的有效創新,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堅持培育質量首位的原則,貫徹落實“教師為本,質量第一”的發展理念,選拔優秀的教師人才,積極鼓勵教師通過參加相關的學習培訓活動不斷的豐富自身的素養與技能,提升自我的業務能力與素質,從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兼具理論知識與時間技術的優秀教師團隊進行教學,最終有效保障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質量。
6堅持學用結合的原則,提高培訓的實際效率
為了保證農機技術培訓工作實際效率能夠得到提高,學員的技能能夠通過培訓得到豐富,從而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注重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機維修人員、農機手等對象開展培訓工作活動。并且,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在以上人員進行培訓工作后對其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跟蹤調查,觀察他們是否達到了學用結合的效果,最后依據跟蹤調查情況分析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再加以創新有關措施。
此外,筆者認為,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農民的教育水平進行教學培訓內容的選擇,這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員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培訓工作的實際效率。因此,在針對農民的培訓工作內容方面,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機構應當根據當地農業耕作生產過程中需要運用的農業機械操作、維修的相關知識等,來制定簡明實用且可操作性較強的培訓內容。與此同時,教師應當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農民進行教學,保持充足的耐心向學員們解釋相關的知識,從而使農民學員可以熟練掌握農機技術并且將其靈活運用于實際的農業生產活動中。
綜上,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創新與發展深刻影響著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機械化的發展進程,面對新形勢,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引導培訓載體創新其工作方式、內容及培訓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水平。
(作者單位:243100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姑孰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