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喜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頒布以來,我國種業步入市場化、法制化、健康化軌道,尤其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發展,國家政策扶持,種業逐步建成育繁推體系,但種業要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不僅要以過硬的品種與種子質量占領市場,同時種業也要將如何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擺到重要位置,以較低成本來或高額利潤。不論哪一行企業要想生存,必須精打細算,要曉得什么該舍得,什么不該舍得,既要看眼前,又要放眼未來,懂得如何進行種子成本管理,詳悉成本構成要素,不斷尋求更新降低成本途徑,促進企業更好運營以求更高利潤。
1種子生產經營成本構成要素
種業運營成本無外乎在研發、生產、營銷、服務、品牌宣傳等項目上,最主要的成本活動有品種研發,良種生產,種子包裝,加工貯藏,產品宣傳,營銷管理,物流配送,技術服務。
1.1企業價值鏈源頭
主要是新品種權合作開發、自主研發、區域獨家生產代理等等,品種來源渠道不同,其成本不近相同,另外品種身價有高有低,導致種子生產經營成本差異,另外品種生命周期還受環境和市場制約,或是不適應自然環境、或是不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品種若是曇花一現無疑是給企業雪上加霜,沒有品種,企業也就也終止生命,運營活動就像一潭死水,無從談起波瀾壯闊。廠房、門店、人員、機械等固定資產折舊成本,與企業大小相關。
1.2企業價值鏈貫穿始終
從品種研發或從品種獲得就開始產生,鏈接著種子生產基地、良種加工包衣包裝貯藏、產品營銷宣傳技術服務,還有企業其他活動如售后服務、財務管理等等。
總之,種業運營成本形成源于企業內外,若想求得成本上占有絕對優勢,還是要有廣為市場需求、生命力極強的一流品種,使之銷售量領先、運營周期無限延長、市場價格低于同類品種,只有在價值鏈上各個環節上狠下功夫增源節支,已獲得更低成本優勢,從而求得更高利潤。
2成本高原因
2.1種業內生動力匱乏
佳木斯市大多數種業缺少自主研發品種,據調查全市幾十家種業,僅有幾家擁有自己研發團隊,也培育了自己品種,但其品種市場競爭力極弱,占有份額少,有的甚至是曇花一現,無疑是白白浪費科研投入,種業對于科研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多年不出品種,是只見投入,不見回報比比皆是,不言而喻,企業成本何愁不高。
2.2企業主打品種無力
佳木斯市種業自主研發的,或合作開發的、或花重金購買的品種,其品種難于大種業、大品種相抗衡,制約種子經營量,致使在市場占有量少,所經營的數量難以得到回報,有的虧本、甚至負債經營。
2.3種子生產能力不足
我國種業經營多數仍屬于分散經營,存在著“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種子生產基地的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尚處于發展早期,數量少、規模小。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健全,采用合作、股份合作等較為緊密聯結方式占的比例小。使生產每噸種子的運輸成本增加了15元,造成種子生產加工成本上升1%左右。另外,每年種子積壓,轉商虧損,使得企業運營風險成本增加。
2.4種子企業實力不強,靠貸款維持生計居多
對佳木斯市種業行業而言,自有資金大部分用于固定資產建設上,種子收購資金絕大部分是靠貸款,且不少種業都是民間高息借貸,因利息勢必使大豆、水稻種子每斤增加0.1元成本。
3降低途徑
3.1建立品種創新戰略合作
國外種子企業擁有大量的玉米種質資源,科研實力雄厚,育種技術經驗豐富。我省同樣擁有豐富的品種資源、育種人才和技術。鼓勵和支持我省大型種子企業與國外種子企業進行優勢互補,相互引進和推廣優質品種資源和先進技術,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拓寬玉米種質遺傳基礎、增加遺傳多樣性,加強育種科技創新水平,爭取在玉米種子領域建立品種創新戰略合作關系。
3.2加強技術服務與推廣合作
農業生產有其特殊性,同樣高質量的種子,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其產量和效益也會差別很大,國外種業公司在技術服務方面做的非常好,有成功的經驗。建議組織省內有關方面的專家赴國外參觀考察大型種子企業,學習交流經驗,并邀請國外種子企業專家對佳木斯市農民和種業專業人員在農業生產規范、種植技術、營銷方式、企業管理等方面進行合作交流及培訓。
3.3 開展信息交流與合作
國外種子企業具有成熟的企業管理理念和豐富的參與市場監管的經驗,雖然與我國體制不同,但我們可以相互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交流市場監管經驗,就種業發展進行交流和探討,探索出更適合佳木斯市種業發展的管理理念和市場監管方式,推進佳木斯市現代種業更好更快發展。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佳木斯市和國內外種業專家舉辦促進種業發展相關活動,促進雙方種業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推進雙方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作者單位:154000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種子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