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軍 趙霞霞 馬延宏
1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取得的重要技術成果
1.1建立健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體系
經過幾年的項目實施,提高了農技隊伍技術人員的素質,培養了一批過硬的技術隊伍,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使區級土肥崗位由開展前的3至4名增加到6至7名,鎮街農技站也由以前的1名增加到2名,且徹底改變了以前設崗不事崗的現象。同時,建立了省技術專家培訓區骨干,區骨干培訓區、鎮技術干部,技術人員培訓農民、科技大戶及肥料經銷企業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網絡,提高工作人員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普及應用力度,在五個環節、十一項工作中的不斷磨煉,技術人員摸清掌握了一套工作經驗,能夠很好地完成各項項目工作。
1.2 查清了農業土壤營養元素現狀并建立土壤數據庫
根據土壤營養普查成果所取得的全縣農業土壤面積90萬畝,23個土種分布及面積大小,進行科學布點采樣土壤樣品及GPS定位采集土樣7200個,植株和籽料樣品810個,對每個樣品作了常規分析和中微量元素分析、測試分析項目達4.5萬項次,基本查清了土壤的養分含量及變化發展的態勢,為科學制定各種農作物做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供了依據,有效地提升了因土因作物施肥的針對性及增產節肥增效效應,充分發揮了土壤肥料科學技術在農業產業生產中的主導作用。
1.3 形成了宣傳引導—示范帶動—技術促動的技術推廣模式
1.3.1 宣傳引導模式。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必須廣泛、深入的做好技術宣傳和培訓工作,為此我們制定了從區中心到基層的層層宣傳量化考核指標,提出具體的宣傳措施和培訓目標,擴大影響,營造氛圍,自覺參與到配方施肥行動中來。
1.3.2 示范帶動模式。項目實施以來,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80處,科技示范戶800余戶,建立示范方210處。通過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戶及田間示范展示,實行戶帶村、村帶鎮帶動發展模式,有效的加快了技術的應用步伐。
1.3.3 內強外聯,技物促動。在配方肥推廣上,著力做優做強配方肥定點供肥企業的配方肥,不斷優化配方,加強質量監督。同時發展壯大區中心配肥站,加強供肥體系建設和經銷商技能培訓,切實把配方落到到田塊。
1.4 建立村級技術員使技術扎根基層
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以來,我們調動區、鎮農技站技術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人員不足、管理體制和其他工作任務影響,進村入戶指導次數有限,與測土施肥信息傳遞不能及時到位,形成指導上斷層,調整思路,嘗試建立村級技術員的做法,填寫勞動合同,明確工作職責,解決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徑。
1.5 主要作物肥料配方及施肥技術
1.5.1研制出了主要作物施肥配方。根據不同分區土壤測試結果和田間肥效試驗方程擬合結果產生的區域施肥推薦方案,結合玉米、馬鈴薯、大豆、谷子、蘋果等作物的需肥規律、產量水平、群眾實際施肥習慣,制定了該縣40%的玉米配方肥(N26至P9至K5)、馬鈴薯配方肥配方(N15至P10至K15)、大豆配方肥(N12至P18至K10)、谷子配方肥(N20至P12至K8)和40%的蘋果蔬菜生物肥。
1.5.2 配方肥生產與推廣技術。安塞區配方肥生產采取企業招標、按方配肥的形式組織配方肥加工生產,供肥渠道分別是企業和農技中心配肥站,銷售網點為各鎮街農技綜合服務站、供銷社及經銷大戶。區農技中心站在主要農事季節開具配方通知單送交企業按方配肥,統一供應,集中施用。并廣泛宣傳動員各肥料經銷商,對其進行培訓,吸納部分主動性強、信譽好、為農服務能力強的經銷戶為其掛牌,區中心將配方單發給經銷商,由經銷商按農民所在區域的產量水平隨配隨用,同時部分文化程度高的農民還可根據配方自配自用。
2 技術改進與創新
2.1野外調查細致深入,土壤采樣量大面廣
截至2018年底共采集土壤樣品7200個,植株810余個,采樣量幾乎是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0多倍,包含全區各個村組和土類,覆蓋面廣,代表性強。采樣采用GPS定位,進行采樣田立地情況調查和農戶施肥調查,調查細致深入,針對性強。
2.2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和縣域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
利用該系統,將測土配方施肥采樣調查表、土壤、株物測試表、試驗、示范表、農戶施肥表錄入電腦,通過系統查詢、統計及數據庫轉換功能對數據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工作資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應用該屬性數據庫和其他空間數據庫構建縣域耕地信息管理系統,利用該系統進行耕地生產潛力評價、土壤養分評價、作物適宜性評價等,進行施肥配方推薦等功能,使測試手段和技術水平提高,發揮其優越的先進性能,減少了人工的低效率工作,為土壤養分的獲得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2.3技術載體—配方肥推廣取得較大突破
通過配方肥企業招標,吸納優秀企業和廣大經銷商參與到測土配方施肥行動中來,發揮企業資源與人員優勢,配方肥推廣取得較大突破,幾年來年共推廣配方肥86500噸。實現了技術的物化推廣。
3 測土配方施肥建議
3.1測土配方施肥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專業技術研究領域的工作。要使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獲得顯著效益,應制定出具體計劃,分步實施,循序漸進,逐步完善施肥體系,引導并扶持企業成為測土配方施肥的主要力量,促進測土配方施肥這一基礎性工作良性發展。
3.2鑒于田間試驗實施中不可控因素較多,獲得施肥參數在配方制定中可信度的實際,指標建立應以田間試驗肥料效應函數和養分豐缺指標結合推薦施肥。并結合實踐經驗進行校正,指標制定以簡單、實用為原則。
3.3加強技術干部與基層之間的聯系。培養村級技術員,做好取土、調查等信息收集工作的同時,為指導方便,農戶反饋信息更加暢通,將施肥建議卡發放直接到戶,及時掌握農戶需求,調整施肥方案和工作方向。實行村級技術員培訓,負責技術調查、施肥指導、配方肥供應、信息反饋、宣傳、協助組織村級示范方展示等工作,提高技術入戶率和覆蓋率。
(作者單位:717400 ?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