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了
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是科技興農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團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特別是2017年,抓住團場綜合配套改革的契機,探索創新農技推廣體制機制,轉變工作職能,進一步加快了體系改革步伐,為農業科技創新與進步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1團場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管理體制機制
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包括有農業技術推廣站,林業管理站,畜牧獸醫站,農機技術推廣站。2017年在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43人,其中:農業技術推廣站23人,林業站10人,畜牧獸醫站6人,農機站4人。2018年團場改革農技部門部分人員參加了連隊“兩委”選舉,目前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際在崗人數22人,其中農業技術推廣站實際在編在崗人數為3人,農機技術推廣站實際在編在崗人數為3人,林業站實際在崗人數10人,畜牧站實際在崗人數6人。改革后農業技術推廣站,林業管理站,畜牧獸醫站,農機技術推廣站人員納入農業發展服務中心,2017年1月1日在崗在編人員參加納編考試,師核定擬編制共14個,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較2018年減少8人。
2改革前后農技推廣體系主要職能轉變及經驗做法
改革前,農技部門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安排工作,工作職能主要以協助農業科管連隊,監督職工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為主,人員的工資收入與連隊產量掛鉤,改革后農技部門的主要職能有了轉變,以服務連隊、服務職工、加強行業行政執法為主。2018年四站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2.1農技站工作
一是圍繞農業生產規劃,引進試種適合我團種植的各類品種。二是在各農時階段,農技部門以地頭現場會等形式及時開展農資識別、病蟲害防治、防災減災、糧棉栽培等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在農業生產資料識別及購買方面,從肥料成分、棉種識別和農藥真偽等內容進行培訓,為職工現場講解農資識別問題,提高了職工的維權意識,防止職工購入假農資,并對職工自己購買的種子等進行留樣,做好發芽試驗,確保職工用上放心農資。在防災減災方面,與師氣象部門密切聯系,把天氣變化通過手機短信、廣播等渠道發送到干群手中,讓他們及時做好應對措施,把災害降到最小程度。三是加強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2.2農機站工作
一是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為杠桿,按政策做好農機補貼工作,鼓勵農機戶更新新型適用型農機具。二是積極組織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試驗示范。三是加強做好行政執法工作,加強了道路交通,農機上牌,駕駛證的監管力度。
2.3畜牧站工作
一是加強指導和實施全團動物疫病防治和動物衛生監督檢疫工作。2018年我團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免疫合格率均達100%,一年來無一起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同時今年我團畜牧獸醫站特別注重動物疾病的治療,做到隨叫隨到,遇重大疾病,實行集體會診或邀請區站專家親臨指導。二是加強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2.4林業站工作
一是根據農時做好林果業技術培訓工作。二是根據我團實際,林業站制定造林綠化規劃,由林業技術人員逐一指導各連科學植樹和管理,注重指導樹木病蟲害防治。三是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構建了職責明確、協調聯動的紅棗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四是加強了重點公益林的管護工作,保證了生態安全。五是加強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3改革前后人員配置與用人機制變化
改革前農技部門人員主要是在疆內外人才交流市場選拔招聘錄用以及在連隊技術員中進行選拔。改革后,人員凍結,2017年1月1日在崗在編人員等待納編考試,采取逢進必考的方式。
4農技推廣機制及方式方法創新
農業技術推廣站主要負責氣象服務,土壤、肥料化驗分析,種子純度、芽率測定,開展農資識別、病蟲害防治、防災減災、糧棉栽培等農業科技知識培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林牧站主要負責全團林政管理,林果業規劃,新品種引進和改良,林業執法,草原保護,技術指導培訓工作。
5場鎮對農技推廣部門的支持措施
2011年團投資2816萬元新建七團農機培訓服務中心,其中綜合辦公樓三層,建筑面積2777.18m2,使得我團農技推廣體系辦公、培訓、服務指導條件都得到了較好的改善。目前一樓為金準農機(原修造廠)辦公區域,團農機推廣站、農技推廣站、林業工作站、畜牧站全部集中在農機服務站綜合樓二、三樓進行辦公,辦公面積532平方米。
6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難點及建議
6.1培訓工作滯后,素質有待提高
面對廣大職工調整種養結構、發展高效益農業的新要求,許多農技人員知識儲備不夠,技術更新不快;對農業新品種、種養技術、加工技術等不熟悉;對職工迫切需要的市場信息、產前產后服務能力較弱,不適應發展高效農業的需要。
6.2工作條件艱苦,經費不足
農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出成果難,投入多、風險也大。農技推廣人員常年工作在農業一線,工作條件艱苦,工作成本大、福利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推廣事業的發展。
6.3檢測儀器設備不完善
6.3.1土壤養分檢測設備沒有。
6.3.2農藥、肥料檢測設備沒有。
6.3.3農產品質量監測設備沒有。
6.4對農資肥料等市場監管難度大
6.4.1對市場監管缺乏經驗,相關機制沒有跟上。
6.4.2人員力量薄弱,硬件設備跟不上。
6.5執法證持證人員少,給行政執法工作帶來不便
6.6改革后,生態林保護建設沒有資金來源的幾點建議:
6.6.1重視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培訓工作,應分批 、分層次的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6.6.2進一步提高福利和下基層工作補貼,提高推廣服務資金保障,逐步改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條件。
6.6.3加強宣傳,提高對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視和認識。
在面對當前新時代、新要求、新機遇,我們要強化為農服務意識,加強學習,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農技推廣工作和惠農政策的落實,同心協作,扎實工作,轉變工作職能,更好地服務廣大職工群眾。
(作者單位:84301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七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