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仙
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筆者對云縣農村集體經濟情況進行了調查,在充分了解現狀、分析制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建議,希望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1 ?云縣村級集體經濟的現狀
1.1 村級擁有經營性資產情況
全縣194個村級組織中,有90個村具有經營性資產,占46%,其中:擁有土地12個村,占6%;擁有茶園30個村,占15.4%;擁有果園3個村,占1.5%;擁有林地7個村,占3.6%;擁有商鋪、閑置房屋、庫、塘等其它經營性資產38個村,占19.5%。
1.2 村級集體組織收入情況
全縣194個村級組織中,有經濟收入的村146個,占75%,其中: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有93個村,占48%;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有23個村,占12%;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有30個村,占15%。
2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探索與實踐
2.1 由農業部門主導的探索與實踐
2007~2014年,縣農村經營管理站抓住省級每年扶持一定資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機遇,積極爭取,累計實施了30個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的內容主要有:
2.1.1 選擇村委會所在地處于集鎮或縣城郊區,村級有土地使用權的村,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建設臨街、沿街商鋪或倉庫向外出租,收取租金,實現收入。
2.1.2 選擇村級具有茶園、林地使用權的村,對茶園或林地進行改造,提質增效,增加村集體收入。
2.2 由縣委組織部主導的探索與實踐
2016年,中共云縣委組織部扶持全縣27個貧困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其主要的方法是:針對27個貧困村幾乎沒有村級經營性資產或雖有經營性資產但體量較小,沒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實際,向每個貧困村注入10萬元資金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的資本金,選擇經營比較規范、具備一定規模、具有盈利能力的龍頭企業、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合作的對象,村級集體以10萬元資本金為股金,入股合作對象,建立起股份合作關系,參與股份分紅,實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目標。
3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薄弱,主要是村級集體缺乏經營性資產
從調查結果看,全縣絕大多數村級沒有經營性資產或資產體量較小,而造成目前的困境具有深層的歷史原因。
3.1.1 實行生產責任制時,執行政策偏差
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將村、組統一經營或使用的倉房、牛圈、曬場、經濟園林等經營性資產,或折價拍賣、或拆毀平分,造成集體經營性資產流失。
3.1.2 四荒發包收入的使用缺乏理性
1994~1995年,云縣對農村集體所有的荒灘、荒坡、荒溝、荒丘的使用權進行發包,不僅將村民小組的荒灘、荒坡、荒溝、荒丘發包給農戶,還將村級大部份的經濟林、茶園、果園等經濟園林發包。全縣共收取1000多萬元發包收入主要用于農村架電和村組公路建設,變相將經營性資產變成公益性資產。
3.1.3 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影響
2003~2005年,實行農村稅費改革,按政策規定,對農民尾欠的生產責任制以來應交集體的各種款項一律實行“掛賬”處理,由于沒有明確規定的“掛賬”期限,時間長了,隨著會計人員的離任、會計檔案的遺失,不僅導致農村集體資金流失,而且削弱了農民的集體觀念,打擊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信心。
3.2思想認識不足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穩定農村雙層經營的重要舉措,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解決了承包農戶辦不了和辦不好的事;農村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的表現形式,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通過發展壯大可以防止農村社會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但目前部分干部同志只是粗淺認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可改善村組干部待遇,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視為發展村委會經濟。
3.3 村級集體收入的管理使用方法不夠明確,影響村級干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傳統的管理方法是把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規定為只能用于彌補村級辦公經費的不足,增加集體積累和慰問困難戶等,不允許用于改善干部待遇,由于近幾年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村級工作經費增加,工作經費不困難,改善待遇又不允許,從而影響村干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4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建議
4.1 提高思想認識
要充分認識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穩定農村雙層經營體制,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防止農村社會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充分地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義以后,才會有發展的動力。
4.2 重新構建發展的基礎,重拾發展的信心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有條件的村要重新購買和建設村級經營性資產,重新構建發展的基礎,給村級干部和農民群眾帶來希望,重拾發展信心。
4.3 繼續推行“股份合作經濟”形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在沒有經營性資產,短期內無法重新構建新的經營性資產的村,應多方申請和籌集資金作為資本,推行“股份合作經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確保資本安全,建議采取“保資本定分紅”的辦法。
4.4 研究制定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管理使用辦法
在加強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管理時,應著重制定出收入使用方法,集體收入應按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村組干部待遇,以期提高村干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675800 ?云南省臨滄市云縣農村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