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宇
東北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地之一,大豆作為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東北地區以大豆為原料的多種產品享譽全國。在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大豆的培育技術也應該有新發展和新要求,本文現對此進行分析和探討。
大豆的營養豐富,成為國民飲食結構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東北地區的大豆質量好、品質高、產量多,在全國的大豆生產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產量已經達到全國的30%左右。所以,我們應該對大豆的基礎培訓技術加強研究,進一步提升其產品產量和質量。
1大豆品種選擇、土壤準備及種苗培育
大豆種子的培育是以適宜的自然條件為前提,并以科學方法,創造出適合大豆生長的外部化環境,最大程度發揮大豆的遺傳潛力,實現大豆高產這一根本性目標。大豆種子的培育對于大豆生產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直接對大豆生產效率方面產生深遠性影響。優良的品種與先進的培育技術是相輔相承的,必須二者共同做好,才可能真正取得高產。
1.1豆種選擇注意事項
選擇品質優良和適宜的種子是首要任務。要以適應能力強、抗病蟲害性能好為基本要求,使種子在出芽及生長過程中具有先天性優勢,使豆苗存活率高,葉片產生的光合效率好,可最大限度的多花和多莢,提高產量。選好優質豆種后,還要做好種子的科學處理。拌種是常采用的一種處理方式,一般將根瘤菌按照0.25公斤/畝的標準,可有效防止根腐病發生。還可以采用稀土拌種,為種子大量提供微量元素。這種包衣操作可有效避免后期種子被病蟲害攻擊并為其提供養料,減少種子因營養不良而影響萌發。
1.2 做好土壤準備方面注意事項
大豆種子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它同樣有適宜的土壤環境。最適宜的是具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土壤肥沃深厚,還應該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土壤,土壤酸堿度就以中性或微酸性最佳。東北的土質條件基本符合這種要求。此外,應盡可能避免在不平整及濕氣過大的土壤中播種大豆,以避免因大豆不適應該球狀而減產。土壤應做好深耕和深松,做到細致整地,使耕層具有良好的通氣環境,為大豆根瘤菌良好發育創造有利條件,提高大豆產量。
1.3做好培育種苗的注意事項
要確保足墑和早播,做到間苗和定苗不誤農時。中耕除草主要目的是清除雜草,避免雜草與豆苗爭奪營養,特別是幼苗能力弱,是保護的重點。為保證它在發育過程中獲得充足養分,滿足花莢及植株發育實際需要,必須要做好中耕。只有營養充分、水分適宜、通氣條件良好,才能有效減少花莢脫落。播種時,要控制好深度和行距,宜分別為5cm和40cm。大豆3葉時,中耕過程中要做好滅茬,間苗時要對豆田當中的各種雜苗、病苗和弱苗及時拔除,以使豆苗分布上更均勻,使它們能夠均勻充足地吸收到營養,使優質豆苗得到保留,為后期生長得到保證。
2大豆的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2.1大豆的肥料管理
大豆生長過程的各個階段,都要保證營養成分全面,數量夠用。大豆施肥一般可以分為底肥、追肥等。其中,底肥用于播種前期。大豆對有機質方面的反應較為敏感。底肥一般按畝計,農家肥1500~2500千克/畝、過磷酸鈣20~30千克/畝較為適宜。
同時,施肥還要注意三大肥種(氮、磷、鉀)的配合性使用,大豆是喜磷植物,所以重點是磷元素。后期要做好追肥。以畝計,后期追肥一般為磷酸鉀20~30千克/畝,鉀肥為7.5~10千克/畝,時間為幼苗到初花期。花朵初期,尿素按2.5~4千克/畝標準追加,以滿足其氮元素需要。如高肥田,氮肥可少施或不施。花莢期應在傍晚時段,應在葉片背面,噴施適量的磷酸二胺,還可與根外施肥配合適當施入植物生長調節劑。
2.2抓好科學管水及注意事項
大豆生長過程中,水分必須得到滿足,以確保土壤有足夠的濕潤度,以防止落花現象產生。要適時抓好灌溉,以保證大豆水分的根本要求。同時,還要抓好防澇,特別是在大雨之后,要注意及時排除田中積存的雨水,以防積水對大豆根部造成傷害。
2.3大豆病蟲防治注意事項
大豆病蟲害種較多,總體應該是堅持及早發現,及時進行針對性防治。同時,要堅持以防為主,出于綠色生產需要,應該盡可能采取物理防治法及生物防治法,還可根據需要采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
大豆中常出現的病害有:大豆銹病、大豆褐桿病;蟲害主要有:草地螟以及豆紅蜘蛛,還有豆莢螟和食心蟲等。可采取的農業防治措施有:①清除田間雜草;②澆水灌溉;③水旱地輪作;④減少早期孵化幼蟲所需要的食料等。
3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技術展望
東北地區目前大豆已經在全國占據主要地位,大豆產量與質量方面,已經與世界接軌,并培育出了多種優質豆種。
此外,在繼續推行“精細播種”、“科學管理”和“適量施肥”這些先進模式之外,還積極推行了“大豆與其它農作物”、“與馬鈴薯輪種”、“秸稈還田”等技術,實現提升地力,用地與養地結合,取得了不錯效果。
綜上所述,大豆營養豐富,市場需要量大。為進一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實際需要,必須不斷采取新的培育技術,提高大豆的產量、質量。同時,要堅持系統性、經常性工作方法,抓好各個階段的科學管理,還要充分利用好各種現有的有利條件,發揮優勢,進一步通過先進技術,進一步促進高產、穩產、優質。
(作者單位:150026 黑龍江省青年農場沿江作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