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麗明 朱艷玲 張廣富 聶登壁 李杰
為研究在高有機質機酸性土壤上施用不同作物秸稈對土壤改良的影響和對種植出來的烤煙品質質量的影響,本次試驗設計了常規施肥、水稻秸稈、腐熟玉米秸稈、玉米秸稈、腐熟水稻秸稈5個處理。綜合評價而言,施用作物秸稈生長出來的煙葉中,添加腐熟水稻秸稈的煙葉農藝性狀、經濟性狀最優。
近年來,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的農業措施, 對我國土壤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烤煙種植過程中,施用的有機肥較少,或者不施用,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得不到補充,進而導致煙田碳氮比下降、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板結、土地質量衰退, 最終導致煙葉香氣不足、產質量下降,損害了煙農的利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煙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有采用翻壓綠肥、添加生物炭、秸稈還田、使用微生物肥料以及其他改良措施對植煙土壤的修復措施的研究,并分析論述了其對土壤的理化性狀、土壤養分、土壤微生物多樣性以及酶活性等的影響,頗有成效。
施用作物秸稈是一種秸稈還田的方式,是一項重要的抗逆性栽培技術措施,能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協調水、肥、氣、熱,促進煙株早生早長,對煙苗根系建立與煙株中后期生長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前人在秸稈作物施用的研究上雖多,但關于在高有機質酸性土壤上施用作物秸稈對煙株的生長和煙葉產量影響方面的差異研究鮮見報道。筆者研究了施用不同作物秸稈對高有機質酸性土壤的pH值影響和對煙葉農藝性狀及煙葉品質的影響,以期為烤煙生產中應用秸稈覆蓋來培肥地力,促進烤煙生長、提高煙葉經濟性狀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于2018年4月開始,田間試驗安排在騰沖市界頭鎮界頭村龍家寨,室內試驗安排在界頭鎮烤煙合作社實驗室進行,前茬作物為油菜。供試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K326,種植密度為1100株/畝(120 cm×50 cm);供試材料為水稻秸稈,腐熟水稻秸稈,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植煙土壤pH值平均為5.98,總體偏酸性;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45.89g/kg,處于較高水平。
1.2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農民常規施肥(CK),不施用有機物料;處理2:水稻秸稈(40 kg/畝,以干重計)+CK;處理3:腐熟玉米秸稈(40 kg/畝,以干重計)+CK;處理4:玉米秸稈(40 kg/畝,以干重計)+CK;處理5:腐熟水稻秸稈(40 kg/畝,以干重計)+CK。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三次重復,共計15個小區,單個小區面積約50 平方米。田間管理措施參照當地特色優質煙葉生產技術規程。由于腐熟作物秸稈含有一定量水分,所以各類型秸稈施用量均折算成干重統一40 kg/畝施用。所有處理氮、磷肥用量均一致,作物秸稈均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以穴施的方式施用。
1.3測定內容與方法
1.3.1農藝性狀測定。在旺長期和成熟期分次進行農藝性狀的測定,測定方法依據YC/T142-2010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測量方法。
1.3.2經濟性狀測定。在收獲期,按各個處理分別進行煙葉各部位的采收、干鮮重的稱量、掛牌進烤房進行烘烤,按照國家煙葉分級標準進行計算各個小區煙葉產量產值。
1.3.3數據分析。數據處理與分析在Excel 2003下完成,采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主要農藝性狀
從表1可以看出,在煙葉旺長期,4種不同作物秸稈的處理對煙葉生長均有促進作用,4種秸稈處理下的株高、葉片長寬和莖圍均優于常規施肥處理;株高較高的有水稻秸稈、腐熟玉米秸稈、玉米秸稈和腐熟水稻秸稈,均與常規施肥處理間差異極顯著,其中腐熟水稻秸稈比常規施肥株高極顯著增加43.3%、葉長極顯著增加28.8%、葉寬極顯著增加28.6%、莖圍極顯著增加11.1%、單株葉面積極顯著增加54.2%;從表2可看出,煙葉在成熟期的農藝性狀和旺長期的相較之下,無太大差別;總體比較而言,施用腐熟水稻秸稈后生長的煙葉的農藝性狀最優。
2.2主要經濟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4種不同作物秸稈的處理相對規格處理產質量均有不同水平的提高,尤其以腐熟水稻秸稈處理表現最為突出,玉米秸稈處理表現次之。
3結論與展望
適益煙葉生長的土壤pH值為微酸性至中性,對于騰沖市界頭鎮地區的高有機質酸性土壤來說,想要培育優質高產烤煙就得先研究如何改良土壤。本實驗通過施用不同作物秸稈的處理發現,不同作物秸稈施用后的煙葉,其生長發育都優于常規施肥煙葉,能顯著影響煙葉的產量和品質,其中以添加腐熟的水稻秸稈對煙葉生長具有較好促進作用,能顯著提高煙葉的產量質量,極顯著增加煙葉的株高、葉片長寬、莖圍和單株葉面積;而對于其他作物秸稈來說,腐熟水稻秸稈是否是最佳的優質煙葉作物秸稈肥料,還需要有待做更多的比較試驗研究。
(作者單位:678000云南省煙草公司保山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