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妹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船舶因為其載重量大,運費低的特點,成為了世界各國被廣泛應用的運輸工具。但是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由于船舶要經常到世界各國進行貿易,船舶上很容易攜帶大量的疫情,其攜帶疫情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船舶上的人員在進行補給的時候,通常要攜帶很多動植物,這些動植物產品一般不對其進行檢疫;另一方面是,在國際航線上有各國的船舶,在進行裝卸貨物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帶來生物入侵的現象。所以,只有加強植物檢疫工作,才能避免遭受外來檢疫性病害入侵。
一、 貴州口岸外來有害生物疫情截獲的情況
(一)貴州進境植物種苗截獲疫情
2013~2017年,貴州口岸從進境植物種苗中,總共截獲有害生物276種,7251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具有25種,154種次,如表1所示。從截取植物種類上觀察,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雜草,高達175種,約占總種類數量的62.4%,而從中截獲的病毒和細菌的種類數量較少,只有4種和9種;但是從截獲種次上來看,單細胞生物的菌類和線蟲截獲的種次最多。大約占總截獲種次的48.52%和56.41%;然而從疫情的根本來源上,種子約占疫情的3985種次,其中主要的真菌,數量高達3175種次,種苗截獲的疫情大約有3159種次,其中主要為線蟲,數量高達3412種次。
(二)對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情況進行探究
2013~2017年,貴州口岸從引入外來植物種苗的過程中,總共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20種,125種次,其中主要有雜草數量10種,細菌數量2種、真菌數量6種、線蟲數量3種、病毒數量3種,如表2所示。相關人員在對植物風信子種球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檢驗出了菊基腐病菌;在引進的法國菠菜種子當中,檢驗出了腐病菌,這是我國第一次截獲。依據截獲種次來看,南芥菜花葉病蟲害總共有41種次,其中都是在種球中截獲的;櫟樹疫霉猝死病菌從中截獲的數量最多,總共有46種,而且都是從種苗中截獲的。然而從截獲機組的植物中來看,雜草籽以及真菌大部分都是從外國種子當中截獲的,對于線蟲和病毒來說,但基本上都是從種球當中接獲的。
二、 要及時的做好對植物種苗檢疫的策略
(一) 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提升隔離種植檢疫監管的有效性
由于進境種苗具有很高的疫情風險,很多病害癥狀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才能夠體現出來,所以,對進境植物進行隔離檢疫監管是引種建議的重要步驟。然而當前海關部門,由于存在職責重復覆蓋的現象,從而不能對進境植物進行正確的檢疫監管。依據質檢總局《進境植物繁殖材料檢疫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農業部《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辦法》的第六條第二款都規定,對入境后的植物種苗,本部門應該對其具有監管的責任。當前,由于商業化引種的數量大約占據總數量的90%左右,有一些種苗引進之后,通常都是采用散種的形式進行種植,這樣也讓隔離種植監管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近些年,相關檢疫機構和農林部門之間由于信息傳遞的不及時,出現了單獨的管理模式,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對隔離檢疫監管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果想對進境植物進行有效的檢疫,這樣讓對內檢疫架構和農業部門創建有效的信息交流機制,通過實現對進境有害生物的信息共享,才能有效的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管理工作。
(二)必須加強對郵寄、攜帶植物繁衍材料的檢驗力度
有些游客在國外旅游的過程中,由于對跨境郵寄和攜帶外來植物的法律法規不清楚,很多游客把植物種子和盆景植物,攜帶以及郵寄回國,甚至有些人員受到經濟的誘惑,故意的把植物種子故意偷運,也讓有害的生物傳入、擴散的風險增大。
為了能夠避免類似情況的發展,所以,應該不斷的完善對游客郵寄和攜帶物品進行檢驗的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檢查物品而產生的糾紛。與此同時,還應該采用多種方式對物品的檢查,充分的發揮出“人員、機器、警犬”的全方位檢查,這樣才能夠提升禁止進境物品的檢出率。除此以外,還應該加強宣傳的力度,提升人們對出入境旅客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掌握,同時游客也應該積極的配合海關人員對攜帶物物品進行檢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
(三)規范對檢疫審批的規章制度
對于植物種苗的引進,通常都包括入境前對相關引種檢疫的審批、入境時海關口岸檢疫以及入境后隔離種植檢疫監管等三方面。對外來植物進行引種檢疫審批,主要是為了避免有害生物傳入的有效行政手段,這樣也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做法。當前,我國在引種檢疫審批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多方面管理,審批標準不規范等。在進行引種檢疫審批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三個重要的管理部門,即質檢總局、農業部門以及林業部門,在這三個部門之間雖然有著一定的分工,但是對于某些事情仍然管理不清;在進行審批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標準,進而造成了農業部門和林業部門對從同一產地引進的植物卻有著不同的標準,這樣給海關檢疫以及結果評定在成了很大的困難,而且也不利于簽訂檢疫條款和對外貿易的索賠。
為了能夠解決在引種檢疫審批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進境植物種苗檢疫審批的部門應該制定出完善的檢疫制度,只有協同好引種檢疫審批的工作,對不清楚的審批范圍通過合理的管理機制明確分工。與此同時,還應該制定統一的檢疫審批標準,在做好原產地疫情調查的前提下,對有害生物風險做好的充分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外來帶有檢疫性病害植物給我省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作者單位:554300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農牧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