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一、 豬細菌性致病的防治要點
由于秋冬季節的溫度低,容易導致豬的抵抗能力下降,出現相應的消化道疾病,山西省有很多養豬大戶,地區中出現的常見的豬細菌性腹瀉的病原有C型魏氏梭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豬痢疾密螺旋體他們導致的常見病癥為仔豬紅痢、仔豬黃白痢、仔豬副傷寒、豬痢疾等疾病。這些疾病也多集中在仔豬,豬細菌性腹瀉屬于傳染性疾病。而許多飼養者在豬出現這些由細菌導致的消化道疾病的時候僅僅是依靠以往治療豬腹瀉的方式使用一些普遍的抗生素,并沒有對癥下藥導致本身處于細菌性感染疾病初期的仔豬或成年豬出現疾病的逐漸惡化。
那如何科學有效的防治由細菌導致的消化道疾病呢?經相關醫學研究,敏感性藥物是治療細菌性消化道疾病的有效防治藥物,但是其藥量應符合醫藥標準,并能夠嚴格星期或者天為標準制定相應的療程、治療方案來防治。例如氟苯尼考、 慶大毒素、 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是治療細菌性消化道疾病的最常見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給藥方式主要為注射或者口服,但是注射的方式可能更能將藥效發揮到很好的程度。但是細菌性消化道疾病是屬于傳染性疾病,所以在對病豬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關注同一窩里面的可能反映還正常的豬,也同時對他們進行藥物治療,比如在平時飲用的食物或者水中加入一些防治藥物做好預防。另外為避免細菌的快速蔓延也需要保持豬自身以及豬舍內部的衛生,做好防治預防。
二、豬病毒性致病的防治要點
豬病毒性腸道疾病在低溫期更容易出現,并且是屬于比較嚴重并且難以預防的,突發疾病比較快的一種致病種類。在山西地區比較常見的有豬傳染性胃腸炎,它是一種由胃腸炎病毒引發的高度接觸性的腸道疾病。還有豬流行性腸道疾病、豬輪道病毒感染疾病等這些疾病多表現急、擴散性快等特點,發病率高達90%以上,而且在山西地區出現的最多的是大型養豬場,一旦出現病毒性消化道疾病就容易出現蔓延導致主場大多數豬都會死亡,所以針對病毒性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措施多采用免疫接種的方法來促進豬的抗病能力的增強,那么平常比較常用的有輪狀病毒、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腸胃炎三聯活疫苗和二聯活疫苗等,但是在疫苗接種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接種規定、接種時間來執行,保證豬正常接種,避免出現接種無效的問題,針對出現異常的豬及時檢查及時防范。
三、 豬寄生蟲性致病的防治要點
由于秋冬季節外部溫度較低,那生豬屬于哺乳類動物,他自身的溫度比較適宜寄生蟲的生存,導致秋冬季節也是寄生蟲消化道疾病的季節,常見的豬寄生蟲有球蟲病、線蟲病、弓蟲病等,這些主要表現在散群豬上邊,針對相應的疾病可以選擇對癥下藥,切不可出現一藥治百病的狀況。如治療球蟲病需要及時更換抵抗藥物,那是因為球蟲的抗藥性較強,極難殺除,但是針對線蟲病就可以用伊維菌素、 左旋咪唑等藥物;針對弓形蟲的治療藥物有復方磺胺甲基異唑、五甲氧磺胺嘧啶等等。但是最主要的是注意飼養場的衛生,不要喂生食之類的,這樣可以減少寄生蟲的來源。除此以外像毛類生物如貓狗之類的都會攜帶寄生蟲之類的,要盡量避免它們和豬群的接觸。
四、綜合防治要點
(一)飼養場溫度適宜
在山西地區秋冬季節溫度較低,仔豬會選擇湊在一起取暖,在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出現被母豬壓死的情況,所以保證飼養場中的溫度適宜,采用健全的取暖設備,時時測量豬舍內的溫度保持恒溫,不能時高時低,否則更容易產生疾病。
(二)飼料營養均衡
在秋冬季節,豬的抵抗能力會下降,營養不均衡同時會導致豬消化道出現問題,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可選擇以一周或者三天為一個周期,制定相應的營養均衡表,比如可以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之類的,與此同時豬的飲用水要定時更換,保證每一餐都能有干凈且溫度適宜的飲用水,這是從飲食根本上保證豬的消化道健康。
(三)飼養場定時消毒
飼養場要建設完備的消毒措施,喂養人員要做好進入豬舍之前的消毒準備。并且同時要合理的安排消毒周期,及時更換消毒液,對于豬舍中的所有空間及物品都要及時的進行消毒做好消毒措施,以天為單位按時清理豬的排泄物,做好豬舍衛生的維護工作。
(四)隔離
飼養者針對繁殖后代的情況最好采取自繁自養的方式,如果是與飼養場之外的豬共同繁殖的話可能會感染不明疾病導致出現傳染性疾病。本身豬是以群體自居,比較容易產生群體疾病,這種也是選擇在可控范圍之內來飼養比較能及時而準確地察覺出疾病的源頭并及時采取措施。一旦在豬群中發現任何異常都要及時將問題豬進行隔離,這能更好的避免更多豬產生類似的異常情況。山西地區秋冬季節容易產生較多的消化道疾病案例,在這個季節就要求養殖戶多加注意疾病的防治,多對豬群進行觀察,如出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對豬消化道疾病的出現進行防治結合,促進豬群的合理飼養。
(作者單位:032500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龍交鄉畜牧獸醫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