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東偉
國家建設需要氣象探測數據具備代表性、真實性和準確性,而探測環境則是影響數據的重要因素。氣象部門應當立足氣象探測效率的提升,提高整體氣象服務水平,在大量的實踐中做好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
1. 開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
氣象探測能提供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等服務,為我國的各項科研活動如農業、環境治理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依據,是開展氣象工作的關鍵內容。做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氣象探測工作所需的外界環境較為特殊,一旦周圍出現干擾因素就會影響到監測結果,無法確保后期數據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從而影響到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城市化發展使得土地的占用規模日益擴大,各類建設項目所造成的噪音、環境污染也時常干涉到氣象探測的穩定性,工作人員無法如實根據探測數據分析未來的氣候變化和對社會的影響。國內對氣象探測的結果非常依賴,因此它的工作開展狀況也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近幾年,雖然有關建設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氣象探測工作的備案,要求工作人員就氣象探測周圍的情況定期做好匯報。但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雖然多次依法阻止了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但所取得的效果確實微乎其微的。全國各地很多氣象探測基地被迫遷移,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的穩定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因此,氣象部門不得不開展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來改善氣象探測工作的時效性。
2. 我國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
雖然早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便建立了氣象探測工作的概念,但對探測環境的保護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重視的。普通民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理解,加上針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只關注日常生活的天氣預報而忽視了氣象探測工作所需的基本條件和流程,致使環境保護意識非常淡薄。環境執法人員也無法從根本上制止環境破壞行為的發生,只能不斷地加強環境巡視和保護工作。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氣象探測機構和其他機構應當積極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加大對全社會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民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建筑部門而言,應當將所有施工行為控制在環境保護的理念下,不能抱有僥幸心理來違法增加建設面積。由于環境保護范圍的縱向空間發展趨勢,各級氣象部門應當綜合利用現代化技術擴大宣傳范圍,深入開展有關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宣傳活動,總結各類典型案例以供民眾參考,加大對環境破壞行為的懲罰力度,以便更好地維護環境保護的公平性和原則性。
2.2專業知識的不足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原則和措施是相關部門按照當地自然環境嚴格制定的,只有在專業技術人員的運用下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對環境的保護效益才能體現出來。而部分人員雖然能夠熟練掌握氣象探測工作的流程和技術,但缺乏環境保護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使得探測與環境保護工作嚴重脫節,無法達到氣象探測的要求,也容易引發氣象探測與城市建設的矛盾。因此,在工作實踐中,相關人員必須深刻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了解周圍環境對氣象探測產生的影響和危害,制定完善的工作備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同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增強自身專業知識,掌握核心技術,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所出現的各種矛盾。
2.3執法力度不強
在氣象探測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設有專門的監督和管理機構,并且也配備了較為專業的執法大隊。但是隨著氣象探測基地的增加,環境保護規模也在擴大,需要更多的執法大隊進行管理和監督。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復雜性也決定了執法人員的不足,且受到隊伍編制制度的轉換,缺乏實踐經驗,執法人員已經不善于執法工作,形成了執法軟弱的現象。環境監督管理的不到位,檢查制度的不定期性給一些人留下了可乘之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氣象管理部門應當極大對執法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形成上有監管,下有落實的良好機制。給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提供堅實有力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護,讓執法人員敢于執法,認真執法,切實打擊生活中破壞環境的行為。形成長期、定期的環境監察制度,從管理部門做起,加強上級與下級之間的聯系,形成良好的溝通和協商關系,善于運用法律來維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威嚴。
總而言之,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是開展氣象探測工作的根本保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生命線。面對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各部門應當重視環境保護,克服畏難情緒,增強環境保護宣傳力度,讓普通民眾也能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017320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召國家基準氣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