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鯤鵬
玉米是黑龍江重要的糧食產(chǎn)物,對黑龍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闡述玉米的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辦法,讓種植戶能夠更好的了解玉米的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識,創(chuàng)造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黑龍江是玉米種植的大省,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玉米做飼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玉米的營養(yǎng)價值得到了認可,粗糧玉米等做為一種養(yǎng)生食品而受到更多人喜受,種植出優(yōu)質的玉米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需要。
1玉米栽培技術
1.1選地、整地、施足基肥,做好排灌處理
1.1.1選地
玉米作物具有好溫熱,喜光的特點,但對玉米種植的土地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土層肥厚,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排灌能力。
1.1.2 整地
整地是保證苗質的前提,對土地要進行深翻深耕再細耙耙平,為確保質量,需兩犁兩耙,土層深度達到30cm以上才算達標。
1.1.3 施基肥
整地后要施基肥,以行距130cm左右雙行種植,沿線犁溝,將溝內灑上基肥,基肥標準按每畝1000kg腐熟農家肥和50kg磷酸鈣量計算施用。
1.1.4 作畦
整地的同時應開溝作畦,在田地的四周修上排水溝,要做到灌水排水合理通暢。
1.2 種子處理與播種
1.2.1 選種
種子選擇應適宜本地環(huán)境、抗逆性強、抗寒的高產(chǎn)優(yōu)質玉米,目前黑龍江飼用的玉米如先玉335,慶單13、龍單76、綠單2號以及墾單24都是不錯的品種,而人們愛吃的新鮮玉米如甜糯1號、糯黃金,銷路極好。
1.2.2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3至4d的曬種,經(jīng)常翻動,曬完后可用50℃左右的溫水進行7h的浸種或用冷水浸種10h。浸過的種子要再次晾干并進行拌種,可用20%的萎銹靈藥液拌種,對玉米的黑粉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1.2.3播種
在黑龍江一般都使用機械化設備進行播種,基本采用直播的栽培方式,起壟種植,壟寬130cm左右,壟高20cm左右,在壟面開出兩行淺溝,將種子按標準株距點播,邊播邊埋上土,蓋上約5cm厚的土層并壓實。
1.3用肥管理規(guī)律
玉米喜肥,對N、P、K的需求量比較大,一般情況下以N肥為主,P、K肥配合施用,玉米苗期由于植株小,需肥量較少,待玉米拔節(jié)到開花時期,是玉米發(fā)育生長的關鍵期,吸收養(yǎng)分多,用肥量大,到玉米生長后期,生長速度變慢,用肥量變小。目前,很多地方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方法,可以根據(jù)地質情況,營養(yǎng)含量科學配方,以保證玉米各個生長時期的養(yǎng)分供應。
1.4苗期的管理。
1.4.1定苗、間苗
一般玉米苗有5片葉子時就可以定苗,每穴留一壯苗。間苗主要將弱苗去掉,對密集的地方間掉多余的株苗,并進行查苗,若缺苗可以及時補苗,要帶土移栽,并澆足水,若成壟或成片缺苗,就需考慮采取補播的辦法進行補苗。
1.4.2中耕除苗
玉米在苗期要進行1至2次的中耕除草,中耕深度要求是苗旁要淺,苗行里深,定苗后再深。在中耕時再結合施肥處理,并適當培土。
1.4.3水肥管理
當苗葉達到5片時,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8kg左右,在壟中間開溝條施,然后蓋上土,苗期要及時灌水,一般溝灌比較好。若在雨天或田地有積水的情況下需要排水處理,以免水過多造成病害。
1.5穗期管理
1.5.1水肥管理
第二次追肥主要施攻稈肥,在幼苗長出8至9片葉時進行,采取條施的方式。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主要是施攻穗肥,并結合培土施用。在9片葉和15片葉時各要進行一次根外追肥。從拔節(jié)到抽穗,玉米進入旺盛生長期,水分需求量大,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70—80%,若雨水多的季節(jié)要注意田地的排水處理。
1.5.2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地,消滅雜草,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在拔節(jié)到抽雄前需進行1至2次的中耕,并在行間進行深中耕,可以使玉米苗增強生發(fā)新根的能力,促進其抗旱抗倒伏。在大喇叭口期再進行淺中耕1次,并將壟培高。
1.6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這是玉米結實是否達到顆粒飽滿的關鍵期。此時要適量補肥,抓好抗旱和排澇以及人工輔助授粉等工作。
2病蟲害防治
玉米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紅蜘蛛、玉米斑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等。
2.1物理防治
主要是選種時要選抗病能力強的種子,并進行藥劑拌種,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在施肥時,要合理施用鉀肥;在幼苗成長階段及時對枯心苗、病苗進行清理,在植株階段發(fā)生病變現(xiàn)象,也要清除病株,防止病菌傳播。玉米與非禾谷類作物2至3年輪作一次。對玉米秸稈、根茬等及時采取青飼、氨化、漚肥、還田等辦法徹底處理。
2.2化學防治
主要是針對相關的病蟲害采取相應的化學藥劑進行噴殺。如玉米斑病,可用噴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預防;而對玉米螟蟲的防治,多采用1.5%的辛硫磷顆粒兌成溶液治理;當發(fā)生紅蜘蛛病害時,3%的甲拌磷顆粒與3911乳油混合使用噴殺;也可將藥配好施散在玉米地間,進行熏蒸,效果也是不錯的。對于玉米穗腐病來說,化學防治辦法主要是在玉米喇叭口期,用水洗河沙與20%氰戊菊脂和50%多菌靈混合攪拌制成顆粒劑,灌入玉米心葉,防治玉米螟蛉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對玉米粘蟲、蚜蟲的防治效果也非常好。
綜上所述,玉米是黑龍江主要作物之一,要想促進玉米產(chǎn)量的提高,積極推廣玉米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是十分有意義的,在推廣玉米栽培技術的同時,還要根據(jù)當?shù)赜衩椎膶嶋H情況以及病蟲害發(fā)生原因統(tǒng)籌分析,才能開發(fā)出玉米高產(chǎn)的實用技術,促進農業(y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作者單位:166263? 黑龍江省綠色草原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