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相較于城市的發展速度還有較大的差距,在金融市場、金融產業以及金融渠道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加強對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和政策效果的重視程度,積極進行相關探索,努力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在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相對較少,比較缺乏符合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并且沒有足夠的經融工具。目前,雖然在農村地區已經建立了部分的金融機構,但這些金融機構普遍存在著服務體系不完善的狀況,甚至有的金融機構還不具備貸款服務,這使得這些金融機構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利于農村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農村地區建立的金融機構多數均為農村信用社和商業銀行,這使得金融機構的組織形式不夠健全,難以滿足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另外,還存在著農村地區保險體系不完善、農村地區擔保機構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影響了農村金融的發展。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進行貸款的數額相對較少,貸款的人員多數都是農業種植人員和畜牧業養殖人員,這些人員的貸款形式多以聯保為主。由于貸款的規模量相對較小,因此,大多數的貸款業務都需要進行抵押,這使得擔保人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在我國農村地區,金融監管主要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監管和地區銀監會進行監管,存在著金融市場監管體系不健全的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使農村金融市場監管力度不足,這會給農村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風險。由于農村地區對金融風險的認識不足,缺乏全面的金融控制理念,使廣大農民群眾不能主動的參與到金融市場之中。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管控制體系,使其很難保障農村金融服務業的安全性,會對農村金融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農村金融的發展路徑選擇
(一)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的路徑之一。在具體的完善過程當中,應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提高農村信息技術的普及工作效率,積極應用媒體進行農村信息技術方面的宣傳,提升信息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程度。加快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使農村地區的金融信息采集工作效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從而為農民群眾的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數據。要加強對農村金融信用信息的儲存工作,確保農村金融信用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現農村金融信用信息被盜用的情況,要加強農村金融信用信息的儲存管理工作,杜絕農村金融信用信息被濫用的現象發生。政府部門要注重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加相關保險。政府部門還應注重農村地區金融保險制度的建設工作,引導保險公司參與到農村金融保險制度的建設工作之中,加強在經濟、政策以及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從而將農民群眾的金融貸款風險降到最低。與此同時,保險公司應加強涉農金融產品的建設,增加農村金融保險的可選擇性,同時還要注重對農村金融保險業務風險的管理,降低農村金融保險的風險系數,提升農村地區金融保險的安全性。政府部門應給予地方高校或者金融機構等政策扶持,從地方高?;蛘呓鹑跈C構引進相關專業人才,進而促進農村金融體系不斷進行完善。
(二)加強農村金融產品管理
對農村金融產品的管理是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重要工作內容。在對農村金融產品進行開發或者是進行應用之前,農村地區金融機構要結合當地的金融政策,并根據當地金融發展的具體狀況制定金融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策略。所以,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首先要對當地的金融發展狀況進行調查,掌握詳實準確的第一手資料,并對當地農民群眾的金融需求進行調查,了解當地農民群眾的切實需求,最后根據調查的資料并結合農民群眾的切實需求開發新的農村金融產品。在對金融產品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管理人員為謀求個人利益而對農民群眾進行欺詐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金融機構的形象,使農民群眾對金融機構失去信任,進而對金融產品產生抵觸情緒,也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農村金融機構應加強管理,從農民群眾的角度出發開展金融工作,確保農民群眾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失。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農民群眾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從單一的溫飽需求逐漸向多樣化的需求發展,因此,農村金融機構也要根據農民群眾的需求不斷調整金融產品的結構,以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加的需求。
三、農村金融發展政策效果
農村金融的發展,促進了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要想保障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快速、穩定、長遠的發展,首先要實現農村金融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發展政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和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也在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這也促進了農村金融的發展,使農村金融也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為了增加農民群眾的儲蓄渠道和貸款渠道,在我國農村地區建立了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業務等,使農村金融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在農村金融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金融市場不規范、金融服務錯位等問題,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影響。為解決這些問題,相關金融管理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金融管理規定,促進了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使農村金融管理機構的管理體系更加完善。隨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群眾的融資渠道,提升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促進了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作者單位:123200 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彰武鎮人民政府三資代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