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
為了解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三農”問題,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到2050年的目標任務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因此,加強農業扶持、改善鄉村生態環境、發展當地特色產業,進而促進鄉村農業水平提高、鄉村生活環境優美、百姓身體健康和生活富裕,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1加強農業扶持
加強在農業方面的扶持,需保護耕地紅線,加強農業技術的投入,培育優質糧食種子,提高種植者的生產積極性,建立現代化的銷售渠道等措施,進而真正實現農業強這一目標。
1.1保護耕地紅線
首先,需要保證足夠的耕地面積。因此,政府必須嚴格實施保護耕地的法律制度,對違規占用耕地、破壞耕地質量等違法犯罪行為給予堅決的懲罰。
1.2加強農業技術投入
首先,對種植者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應讓種植者充分認識到不規范種植的危害,并對其進行技術培訓,才能有利于糧食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我們應引進技術人才,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印發生產技術手冊等宣傳資料,真正做到對種植者進行系統化的指導,讓其掌握真正高質量的生產技術,進而促進糧食高質量、高產量的生產。
其次,研發先進的適合當地農業發展的農機。有的地方比較平坦,而有的地方處于山坡丘陵之上等,因此,研發新的適合當地農業生產的農機極其重要。
最后,對部分作物進行工廠化育苗,生產長勢良好,種間差異小的幼苗或種株,這樣才有利于農產品收貨時期差異性小,便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快速收割。
1.3培育優質糧食種子
在有高水平的生產技術下,還需要有優質的糧食種子。農諺說“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因此,應積極進行優質種子的培育。利用優質的種子,培育優質的秧苗才能有豐碩的產量。
1.4提高種植者的生產積極性
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加強市場供求和價格信息發布,在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信息監測,及時發布有效信息,進而促進種植者的生產積極性。
1.5建立現代化的銷售渠道
目前,互聯網快速發展,農產品網絡交易得到飛速發展,因此通過互聯網進行農產品銷售,能極大地拓寬銷售市場。建設觀光采摘園,對部分農產品進行消費者親自采摘銷售。還可以進行合作社與超市的對接,因為超市產品的質量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較高,更有利于農產品的銷售。
2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產業
習總書記在2006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考察湖州環境中,首次提出“兩山理念”,并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湖州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關掉大量污染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利用美麗的綠水青山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深入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
2.1安吉縣余村改善生態環境
據了解,多年以前湖州市安吉縣余村炸山開礦,賣礦石、造水泥,山體被嚴重破壞,水泥廠濃煙滾滾,那時整個村子天空上灰蒙蒙一片,每天早上家里桌子上的粉塵都有一層,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環境惡化。
近年來,余村改善生態環境,通過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合理規劃村莊設施,積極改善鄉村環境,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并建設文化禮堂、電影院、便民服務驛站等旅游景點,使美麗鄉村更具迷人的吸引力和鮮明的特色。綠水青山已成為當地老百姓的搖錢樹,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2安吉縣魯家村開辟特色產業
據了解,湖州市安吉縣魯家村多年前是一個很貧窮的村莊,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帶領下,如今已轉變為“花園式”的迷人鄉村。
魯家村開辟了一條新的特色道路:建設蔬菜、鮮花、水果等多個特色農場,通過社會招商吸引投資,帶來鄉村的繁榮,開創了“公司結合村莊和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建設了我國首個家庭農場聚集區和示范區。
可以看出,湖州市的探索,一方面是綠色發展方式的樣本,另一方面也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樣本。其探索,充分證明了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產業有助于實現鄉村環境美麗,百姓身體健康,生活質量改善,百姓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就是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因此,加強農業扶持、改善生態環境和發展特色產業有助于我國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今后政府和有關人士的大力扶持和正確的指引下,我國的鄉村定會繁榮富裕,鄉村振興戰略也一定會實現。
(作者單位:650201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云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