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珍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四川 涼山彝族自治州 615800
婦女可以正常排卵是其能夠正常發育的基本條件[1],現階段,我國孕齡婦女存在較高的不孕癥發病率,其中導致不孕癥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排卵障礙,因此,在生育過程中保證育齡婦女正常排卵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2]。當前婦產科對怎樣準確評估排卵日期和更好的觀察卵泡發育狀況這一問題的關注度較高。在不斷發展醫療技術的影響作用下,在子宮內膜和卵巢卵泡的變化領域逐漸應用超聲監測系統[3]。遂本文主要探究在婦產科不孕癥中運用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成熟度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150例在2017年8月-2019年4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不孕癥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75人。兩組年齡分別為(31.54±7.05)歲、(32.62±7.11)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腹部超聲對患者的盆腔和子宮情況進行仔細監測,通過傳統的排卵試紙和基礎體溫測定推算患者的排卵情況和卵泡發育情況。觀察組:利用經陰道超聲監測方法監測患者的卵泡發育情況,主要方法為:選擇合適型號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5至9MHz為儀器探頭的頻率大小,扇形掃描為掃描方式。將安全套設置在探頭上,再在安全套上涂抹少許的耦合劑,經陰道向患者后穹窿部位插入,以便對患者實施有效監測。監測內容有:對患者的子宮直腸窩、子宮內膜厚度等進行仔細觀察,觀察其是否存在液性的暗區;(2)監測切面的最大直徑、卵泡的透亮度和卵泡數量;(3)通過儀器有效監測卵泡的動脈血流頻譜和血流灌注情況。月經周期第8天為監測的開始時間,監測結束時間為卵泡成熟并排卵時,每2天監測1次,取監測結果的平均值。
1.3 觀察項目 對比兩組受孕成功率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χ2”,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受孕成功率比較:觀察組受孕成功例數為35例,對照組為13例,觀察組受孕成功率46.67%(35/75)高于對照組17.33%(13/75),(P<0.05)。
研究顯示,引起育齡婦女出現不孕癥的致病因素十分復雜,在正常的月經周期下,其他相關因素也會對婦女的受孕成功率產生嚴重影響,例如子宮內膜發育遲緩、卵泡不發育、卵泡發育不良、激素水平低及小卵泡排卵等。部分患者即便存在正常的排卵周期和月經周期,然而受外界環境改變、過度勞累及心情不暢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也會降低其受孕率。因此,為提高婦女受孕率,需要加強對患者的積極有效治療。
現階段,受不斷發展進步醫療技術的影響,在諸多領域中開始廣泛應用經陰道超聲技術,同時在對不孕癥卵泡發育狀況監測過程中,臨床對經陰道超聲技術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其監測效果也較好。通過超聲對卵泡發育進行連續監測具有顯著優勢,包括:(1)可以將卵泡的發育狀況確定。在卵泡發育早期階段,雙側卵泡的發育狀況不存在差異性,在中期階段,卵泡發育的差異比較明顯,通常為一側卵泡存在優勢排卵情況,直至排卵期,僅一側卵巢出現發育成熟的卵泡,同時能夠正常排卵。(2)按照卵泡的形態和大小情況,可以對排卵日期進行準確預測。(3)將優勢排卵的部位確定。針對一側輸卵管堵塞患者來說,其在人工受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超聲可以將排卵后征象顯示出來,對是否存在連續排卵功能進行連續監測,有利于對導致不孕癥發生的病因進行查找。(5)通過超聲連續監測還可以將和激素水平變化不相符合的特殊狀況發現,特別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以后,能夠對藥物是否會影響卵巢,使其出現過度刺激征象的情況進行監測,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能夠對用藥劑量的調整進行指導。(6)卵泡成熟情況和卵泡大小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如果卵泡過度增大會導致卵子出現閉鎖或老化情況,因此,在治療不孕癥期間,如果需要使用藥物對卵泡發育進行刺激,那么需要將成熟卵泡的標準熟練掌握,同時還需要避免卵泡過度增大的情況發生。
本文探究在婦產科不孕癥中運用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成熟度的臨床價值,數據顯示,觀察組成功受孕率(46.67%)明顯高于對照組(17.33%),(P<0.05)。綜上所述,在婦產科不孕癥中運用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成熟度,能夠促進受孕成功率有效提高,可見其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價值,應當在臨床中積極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