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梅花,方敏
橫縣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530300
艾滋病(AIDS)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其主要是由于感染HIV病毒所發病[1]。艾滋病病毒主要侵襲機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CD4+T細胞,致使其大量破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缺失[2]。因此,對于AIDS患者在疾病治療的同時予以其有效的管理模式對提升病患生活質量尤為重要[3]。其中,個案管理模式在臨床多種疾病管理中發揮較高的作用,其不僅可滿足病患對日常照顧的需要,還可縮短病患住院時間,病患對個案管理模式接受程度較高[4,5]。本文在參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對AIDS患者采用個案管理模式效果進行探究,以期待為臨床AIDS患者管理提供依據。
美國個案管理學會提出了個案管理全面的定義:個案管理是一個充分合作的過程,該過程包括評估、計劃、執行、協調、監督和評價所選擇的衛生保健服務,通過充分交流以及合理選擇可用資源,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療成本,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6]。美國護士資格認證中心將個案管理定義為“一種靈活的、系統的、合作性的方法,可為特定的人群提供并協調其醫療護理的服務”[7]。 宋意等認為,個案管理是一種以病人為中心,包括多學科參與的照護方法,對于高花費及高變異性的病人提供整體性、持續性、協調的照護,包括標準化地應用資源,提供一個持續性的醫療照護計劃,持續不斷地監測,以達成事先預定的目標[8]。
伴隨臨床對AIDS研究的不斷深入,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在AIDS治療中被廣泛使用,使得AIDS逐漸成為一個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大大提升了病患的生命質量[9,10]。要想達到較高的治療效果,患者需遵醫囑長時間規律服藥,但患者認知程度較差、周圍環境等多種因素均是影響病患治療依從性的重要因素。李建維等的研究結果顯示,引入個案管理前后,經門診確診的HIV/AIDS 病人ART 治療率由86.86%提高到93.60%,同時治療覆蓋率、服藥依從性、病毒抑制率、隨訪保持率均得到提高[11]。周燕燕、束嬌嬌等人對AIDS伴結核病患者采用個案管理模式進行研究,通過從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彈性兩方面觀察病患管理效果,其通過研究發現,實施個案管理模式可提升病患自我管理能力,強化其心理彈性,促進病患生活質量的提高[12]。
3.1 預防個案管理模式 早在1992年,美國疾控中心為AIDS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以及較低危險行為的預防性個案管理[13],并且在1997年對于該項目采取重新修訂,而修訂后的預防個案管理模式主要為感染者進行預防危險行為措施、減緩HIV臨床表現出現措施、提升AIDS病患生活質量方法等方面的服務,通過實施該項措施,可預防HIV感染者將HIV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群,使得傳播途徑被切斷,降低感染率[14]。
3.2 強化優點模式 強化優點模式主要研究個案的優勢,注重個案同個案管理師之間的聯系。針對AIDS患者采取強化優點模式,個案管理師通過與AIDS患者交流,了解其自身優勢以及對照護的需求,并同患者一起制定合理的服務方案,主要從解除影響病患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因素、同外部資源合作方式以及連續評估目標實現情況三方面進行[15]。
3.3 全球艾滋病護理個案管理模式 由于AIDS臨床治療時間較長且治療難度較大,因此有專家提出,組建一支由社區專業人員、醫務人員、志愿者等組成的管理團隊,為AIDS病患提供多方面服務[16]。全球艾滋病護理個案管理模式,主要是由擁有豐富個案管理經驗的臨床高級護士在對病患進行綜合評估后,制定符合病患需求的管理方案,并對方案目標實現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具體措施如下:(1)在服務方案制定前需對病患以及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員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內容可包含性別、年齡、經濟情況、文化程度等;(2)護理服務措施需符合高效益、低成本要求。依據自身疾病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用藥;針對疾病并發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治療方案需具有較高的靈活性;針對病患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時予以疏導等;(3)使得治療效果達到最佳[17]。
4.1 評估 在個案管理模式實施過程中,個案管理師在為AIDS病患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需及時了解病患疾病、心理等情況,依據現有的醫療資源幫助病患提升自護能力、控制 疾病發展。評估內容包含:(1)評估病患AIDS確診時間,是否進行規律治療,AIDS目前階段,有無服藥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2)評估病患目前健康情況,自護能力,飲食情況,是否存在危險行為,照顧者情況以及治療依從性,針對吸毒者尤其需要了解病患有無用藥史。(3)評估病患心理狀態,是否遭受社會歧視,家庭支持程度,家庭成員是否知曉以及病患是否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8]。
4.2 計劃 個性化服務方案需由個案管理師以及病患共同制定,內容包含:(1)符合病患自身需求 。(2)將方案細化,并規定實施時間。(3)了解影響服務發揮的因素以及解決方式。
4.3 提供服務 個性化服務方案需由個案管理師實施,通過對病患實施相關的干預措施、觀察病患病情變化情況以及定期隨訪了解病患治療依從性。
4.4 隨訪以及再次評估 個案管理師需持續了解服務實施情況,了解方案實施內容是否符合病患自身需求,并不斷對服務效果實施評估,針對評估情況對方案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
4.5 停止 患者失訪、變更居住地址、無需該項服務等原因致使服務終止。
主要目標包含:(1)提升醫療服務內容的有效性,促使服務更加符合病患需求;(2)提升醫療服務的持續性,通過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為病患提供持續的服務;(3)提升病患自護能力,通過各機構之間溝通,為病患提供一個整體的服務,促進病患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19]。
雖然我國個案管理模式在臨床開始應用時間較晚,但在醫療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的大背景下,AIDS病患生命周期有所延長,通過個案管理師采取針對性的個案管理模式,促使AIDS病患可得到較多的關注,提升其自護能力,從而抬高其生活質量[20]。但是由于我國醫療環境的差異,在臨床使用個案管理模式仍然需要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