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嘯林
生物信息學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王嘯林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沈陽110000)
目前,生命科學發展比較迅速,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模塊,其知識、技術的更新更為迅速。經由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落實,相關人員在蛋白質、DNA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網絡以及計算機技術蓬勃發展,為生命科學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并由此形成了新的學科,即生物信息學。文章探討了生物信息學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生物信息學;動物;遺傳;育種;應用
如今,生物信息學發展態勢良好,其所涉及的數據庫結構、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亟需各種科學技術的使用,以便完好儲存序列信息,并為農業、以及生物工程的發展帶來新活力。關于生物,其擁有的遺傳信息,通過對應特征表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還會發生基因進化等操作。因此,在動物遺傳育種方面,生物信息學的使用是尤為重要的。
關于生物信息學,其主要操作途徑是分析蛋白質、DNA的序列、以及結構,進而了解生命進化、起源,以及發育、遺傳的內涵,最終破解DNA序列存在的信息。針對生物學專家而言,其研究的內容涉及以下幾點。第一,蛋白組、基因組學。對于蛋白組學,其是在專門的條件下,研究基因組蛋白質類型、以及數量。通常而言,其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比如蛋白組研究方法、研究技術、以及變化分析等。同時,對于不同動物而言,其蛋白質存在一定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功能、結構兩方面,對此,可以通過已經了解的蛋白質結構,預測未知同源基因情況[1]。對于基因組學,其研究對象是動物的整體遺傳構成,在這一過程中,采用系統性研究手段,其涉及的內容有基因組數據計算、管理、收集、解釋等,即破譯遺傳密碼。第二,生物數據庫應用程序、新算法。隨著生物研究的不斷拓展,生物數據庫種類日益增多,其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因而,使用自動化操作程序、創建科學的數據庫,是如今比較急迫的任務。具體而言,在分析基因圖譜、以及組裝基因序列時,都需要使用適宜的實驗技術,通過該類操作,可以更快的發現新的基因,并更準確地預測基因作用。第三,研究疾病及藥物。在生物信息學領域,通過比對序列數據,可以完成生物模型分析任務,只要是基因序列方面,從而確定疾病基因。同時,利用生物學、遺傳學等方面的知識,可以找到對應藥物,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制藥行業的發展。
通過生物信息學的利用,可以發現不同物種間的基因差距,并了解其功能基因同源性。在經過一系列的分析、比較后,可以探究到經濟動物基因,標記對應DNA基因,之后采用分子育種形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育種效率、以及育種品質。與此同時,相關研究人員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對于動物經濟性狀而言,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其次,在微效多基因中,存有主效基因,對此,可以采用同源性分析、以及序列對比等方式,在已有的基因庫中,找到其同源基因[2]。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礎,創建對應基因組數據庫,為動物品種優化、以及改良做好準備。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基因組測序技術的使用愈發頻繁。在這一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序列數據,針對這些數據,對其結構、序列、功能進行分析,加速了基因序列分析的進展,并促進了功能研究的進步,特別是關于異種動物基因組序,進行同源識別、以及同序列聯配操作,可以檢測基因組特征片段,從而發現其對應功能[3]。例如,在對牛的基因進行測定時,可以全面檢測PRNP基因,并將其投入多態性分析,最終發現,該基因的存在與BSE性狀沒有關系。
對于基因表達數量而言,其在不同組織內,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此外,當其處于同一組織下,由于生長發育階段不同、以及處于不同個體內部,其基因種類、以及數量也是不一樣的。為此,在分化、發育、生長等不同的情況下,對于不同器官、組織而言,其所包含的基因關系呈現復雜狀態,此時,借助基因組圖譜分析、同源比較等手段,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完成基因探究任務,尤其是處于不同階段以及呈現不同生理狀態的基因。此外,借助測序基因組數據,可以改善動物生長發育情況,并調節其生長發育途徑。
在生物學領域,依據DNA序列的不同,可以測定不同動物間的親緣關系。對此,相關研究人員通過比對完整基因組,可以得出一些參考數據,該類數據為雜交組合篩選、以及動物性狀選擇奠定了基礎。此外,借助比對不同物種基因,可以了解生物分子進化,進而探究動物基因起源,發現動物基因演變、進化等,最終完成動物品種優化任務[4]。經由多數人的研究,如今得出了一定實驗結果,比如,通過比對牛、人的基因圖譜,發現內部擁有些許保守部分。
如今,隨著人為因素的影響、以及自然環境的惡化,有許多動物都處于瀕危狀態,因此,保種已成為比較重要的工作。關于該項工作,其開展的目的是保存資源基因庫,進而穩定種群。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保種工作的進行,急需對應的完整基因組,只有這樣,專家才可以借助生物信息技術的使用,落實種群基因組檢測工作,并發現新的基因,進一步擴建基因庫,保證保種工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在現今的動物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生物信息學技術的使用。其不僅影響基因組數據庫的建立,還影響動物功能組的研究情況,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可以適當調節生物生長發育途徑,促進其良好發育。同時,借助完整基因組的比對,有利于實現雜交組合篩選工作,并促進動物性狀的選擇。此外,種群保種工作的進行,也需要生物信息技術的利用。
[1]黃晶.淺析生物信息學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123.
[2]朱淼.論生物信息學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8(23):84-85.
[3]葉琳,宗淵,曹東,等. Pinb基因啟動子生物信息學分析及載體構建[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34-39.
[4]苑洪霞,馮文武,孫振梅,等. PID1基因在白洗豬不同組織器官中的表達研究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7):83-87.
王嘯林(1998- ),男,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生物技術專業。
S813
C
2095-1205(2019)07-4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