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任焦陽
淺談鄉村小學風險源與化解措施
李琦任焦陽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校園安全穩定與否對于鄉村小學的長效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校園安全穩定,文章分析了鄉村小學校園存在的校園環境因素、鄉村小學發生的各類突發情況、鄉村小學風險評控水平等風險源,然后提出培養風險治理意識、提升風險全面排查能力、加強風險預防和預警水平等措施來保證鄉村小學的穩定發展,從而促進鄉村發展具有生機與活力,最終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鄉村;小學;風險源;化解;措施
鄉村小學是半封閉的公共場所,師生較密集、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不高,這對于學校的安全治安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風險系數較高。
近年來,鄉村小學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出現了食品安全、衛生安全、校園霸凌、校園詐騙等人為引發的突發情況,還包括非人為引起的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不僅對小學的日常教學活動產生影響,而且還對學校的聲譽產生影響,嚴重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
鄉村小學風險評控水平是指鄉村小學在面對各類突發情況和緊急教學事故時,對風險作出的反應程度和評估水平的差距。根據突發情況的反應能力和行動力以及化解能力,可以有效評估風險的形成及找到化解方法。
校園穩定一直是鄉村小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鄉村小學是否穩定對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鄉村小學植根農村, 貼近農民[1],在鄉村小學中鄉村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親情的剝奪使這些農村學生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比較容易喪失安全感和自信心, 產生孤獨、敵意、焦慮等不良情緒[2]。因此要格外關注其心理健康,從源頭上防范未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發生,這對于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過去一段時間,鄉村小學也同鄉村一樣面臨過衰落,但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吹響,鄉村小學的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鄉村小學的發展要求社會必須為鄉村小學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既可以實現鄉村的發展,也可以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
鄉村小學存在著風險就要求風險治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要想實現全面振興,基礎教育必須先行,因此,要將鄉村小學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梳理,建立一個系統全面的風險評估以及應急機制。在過去一段時間,鄉村小學存在著忽視風險治理的意識,導致鄉村小學面對風險發生時,不能很好的處理,表現出一種無力感。因此,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分析風險產生的成因,將風險分級分類,準確有效的把握風險運行的機理,形成高效、完備的治理路徑。就風險治理而言,對于鄉村小學的風險評估,我們認為在本質上是一種事前評估,主要對學校各類教學活動及其運行機制、師生及教職工人員的思想及心理進行仔細觀察,通過對各類活動和人員心理的觀察可以進行預判,這對于鄉村小學的風險治理至關重要。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小學的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表現形式,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鄉村小學的條件日益得到改善。相關師資條件也有了改善,因此,對于學校的負責人來講,風險治理意識至關重要。首先對于學校的負責人來講,必須充分認識到校園風險的普遍性與突發性,不可忽視其存在的潛在嚴重影響。其次,對教師和學生通過培訓及主題教育,樹立校園風險的觀念和意識,可以定期開展主題活動來進行加強。最后,對于已經發生的風險,要冷靜地選擇合適的解決對策,合理地去平衡利益主體之間的訴求,將事情平息后,科學地評估此次風險發生的原因及發展路徑,形成心理上對于處理風險發生的意識閉環。
鄉村小學校園的風險發現存在著偶然突發性,偶然性中蘊含著必然性。因為校園風險是一個整體的系統部分,牽一發而動全身,最終形成一條危險的鏈條。提升鄉村小學的風險排查化解能力,強化鄉村小學校園的預警機制,對于鄉村小學構建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開展風險排查教育與培訓,加大排查力度,努力實現全方位無死角不定期排查,切實防范和化解重大隱患,減輕各個利益主體的恐慌,營造一個安定的、有序的鄉村校園環境。
鄉村小學風險的發生既有可能發生在校園內部也有可能發生在校園外部,既有可能發生在學生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教職工身上。因此,需要擴大鄉村小學風險識別范圍和空間。鄉村校園風險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校園風險本身具有雙重性的特點,對于能夠促進鄉村小學發展的風險項目,應當積極引導,對于影響鄉村小學穩定的風險問題,應當堅決遏制。因此,根據校園風險的規律性,要對鄉村小學的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準確地預測出風險的發展路徑,再進行科學地預警。同時,校園各種風險之間相互交錯,前后聯動,彼此制約和影響,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使風險的危害程度加深,從而有害影響波及面更廣。因此,只有切實關注校園風險的動態演變,做好預防和預警工作,才能提出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措施。
實施鄉村振興,教育要有擔當,學校要有作為[3],鄉村小學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鄉村小學的穩定發展對于鄉村而言是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同時它也是鄉村充滿生機和活力發展的重要表現。為了保障鄉村小學的穩定發展,就要對鄉村小學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科學合理地評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完善,進而科學組織和實施。最終合理有效地評估,為日后潛在的風險危機化解提供可參考的藍板。
[1] 譚細龍.論鄉村小學在農村和諧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學術月刊,2007(12):93-94.
[2] 程天君,王煥.從“文字下鄉”到“文字上移”:鄉村小學的興衰起伏[J].教育學術月刊,2014(8).
[3] 郭宏.美麗鄉村小學建設之我見[J].教育觀察,2019(14).
李琦(1996- ),男,漢族,山西沁水人,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任焦陽(1994- ),男,漢族,四川巴中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D422.6
C
2095-1205(2019)07-11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