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麻子
高一那年,我創造了班上化學次次不及格的“奇跡”,每次考完試我的化學卷子都會在學霸手中傳閱直至翻爛,不是因為考得太好,而是被拿來當反面教材。雖然理科班的同學對我十分友善,我還是收拾好東西麻利地轉去了文科。那時候雖然進了重點班,但我在里面卻是倒數,班上除了我幾乎個個都是大神。班主任讓同學填寫理想大學時,除了三分之二的同學寫了金融,剩下的全選了“人大”“中政”“華政”這樣的學校。
雖然我并沒有填,但我也想要學法,以后做一個大律師。或許是年輕氣盛,怕理想說出來被人恥笑,為妥善藏好這個念頭,向來聒噪的我居然緘口三年之久,也算是個奇跡了。
所幸家風還算開明,我們家對我學法學專業并不反對,只是媽媽覺得女孩子當個老師或者醫生更好。這可不行,人生富有挑戰才精彩,我絕不要拘泥于一方天地,端著鐵飯碗混日子。
那年花開月正圓,3月份的正午,我匆忙地沿著開滿夾竹桃的老舊長廊跑到校長辦公室,顧不上擦去臉上的汗,便把一沓兒自招資料恭恭敬敬擺在校長桌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校長,他慢吞吞地從柜子里拿出公章,在眼鏡后打量我一番,挑了挑眉,然后老頑童般對我說:“喲,想上這個大學?眼光不錯哦。”
其實我是想去上海的,可是心儀的上海學校并沒有自招,又耐不住自己想去讀法學的沖動,于是最后選擇了這所位于武漢民族大道的高校。
交完資料,被校長夸得不好意思的我又一路小跑跑回教室。了結一件心事的我只覺得空氣格外好聞,校園里的櫻花、茶花開得正盛,我的腳步隨著輕盈的花香軟綿綿地飄在空中,此刻美好的正如我17歲的青春。
有理想真幸福。
不久,自招的消息傳開了,與我選擇了同一所學校自招的還有個小伙伴,之后我倆經常在回家的路上,一邊啃著手抓餅一邊想象著未來念大學時的樣子。
高考轉瞬即逝,可我考崩了。
考試時我犯了一個忌諱,對于心態容易不穩的考生來說,考完一門之后絕對不能細究自己犯了多少錯,追著和別人對答案,這樣很容易心理崩潰。第一天下午考完試,回到家后我坐在沙發上回憶自己做題的過程,結果越回憶越崩潰,腦袋渾渾噩噩,還差點打翻飯碗。
考完最后一門的那個夜晚,估完分,我癱坐在臥室的地板上,雙眼無神地和天花板對視良久才沉沉睡去。而我媽因為擔心我想不開,一直在臥室門外徘徊,最后撐不住了在沙發上躺了一宿。
自招面試是在高考結束的第二天,那天我的自尊心作祟,把自己鎖在了臥室,拒絕去面試。媽媽紅著眼睛勸我:“乖,就當出門去透透氣,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好嗎?”
在參加自招之前,我從未出過省。去武漢的途中,我把自己以后的職業規劃想了一遍,看著駕駛和副駕駛座上言笑晏晏的父母,我禁不住悲慟,偷偷地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淚——你們的女兒要看破紅塵,以后上武當山當個廚子了。
就是帶著這樣糟糕的心情,我初遇了大學。之前我從沒見過大學,更沒見過這么多不同口音的從天南地北來這里趕考的學生。我遇到過考場里向我借筆的東北妹子,遇見了同住一個賓館的從新疆趕來考試的少數民族小哥哥,收獲了一大包巴旦木,學會了幾句東北話。我在父母面前漸漸恢復正常,雖然偶爾深夜被武漢的熱浪蒸醒時,惺忪的睡眼里全是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助。
18年沒有出省,爸爸對此十分愧疚,索性帶著我在武漢游玩了幾日,之后又北上去了西安,去最喜歡的作家的母校賞了一下午梧桐。
漸漸地,外來的新事物沖去了我心中的郁結,我開始和父母談起二本里有什么學校的法學專業更好。心猶不死,我還是想學法。
高考后的暑假,我去新華書店抱回了一大堆法學書籍,上網查詢想做一個律師應該具備什么條件。我對自己的高考成績做好了心理準備,并且開始寫人生中的第一封情書,因為我對法學著實愛得深沉。
出成績那天,我在被窩中悶頭睡到11點。如果不是爸爸查了分后搖醒我,恐怕我會睡上三天三夜。結果出人意料,比我的估分要高。
與沉穩的爸爸不同,之前就紅著眼眶的媽媽那天還是沒忍住眼淚,哭得讓我心酸。以我的成績,填個一本的大學是不用愁了,神經終于可以放松下來,我開始填志愿。六個志愿全是法學,拒絕調劑,前四個在上海,后兩個在本省。
本以為上海的學校穩了,誰承想那年上海提高了錄取分數,最后我留在了本省。雖然那年我的分數可以提前批去武漢,但那時的我正在放飛自我,忘乎所以,結果導致錯過了提前批填表的時間。
等學校和專業都定下來后,我媽還有些可惜,說我不報學校最好的財經專業,反而去學了法學,我的數學成績這么好就這么被浪費了云云。
我只是咧著嘴,不置可否,背起心愛的法學書,便興沖沖地踏上了征途。
相信無論多少年過去,在無數所高中里依舊會流傳著一句話:“等你們上了大學,就輕松了。”進入大學后很多人都吐槽過這一句話,其實大學四年并不輕松,相反,非常充實。
上大學前,我逃避過自己不喜歡的科目;上大學后,我卻開始敢于直面自己討厭的英語,理性應對人際交往的飯局,甚至時常主動為自己的提升加戲。
為了講好一個PPT,我在課余用兩天時間背完了《少年中國說》;為了拿到更高的學分,我紅著臉用一口中國式英語搶著在英語課上發言;我的周六、周日滿課,一有空閑就去天臺背書、讀英語。與高中不同的是,我在用心去學習,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愛學習,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愛,愛得如此深沉。
你說大學輕松,大學當然輕松。從精神層次來講,大學,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從生活上講,無人再督促你學習。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有著濃濃的求知欲望,那么學習就是樂趣,因而每一塊擋在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都將是我搭建巴別塔的石基。不足為懼,反以為榮。
我曾對大學有無限的憧憬:齊腰的長發,自由的穿著,余暉籠罩的郁蔥小樹林,以及男神挺拔俊朗的側臉。可大學到底是什么?我告訴你,大學就是大一點的學校。或許你覺得不對,可是大學是真的大,能容下不止一只的鯤鵬,絕云氣,負青天,而后圖南。
這便是我在大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