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苗苗 金春妙

王若聰參加溫州閱讀馬拉松活動。Wang Ruochong poses for a photo in commemoration of her participation in a book?reading event in Wenzhou.
如果將一副撲克牌的順序隨意打亂,你能用1分多鐘的時間準確記住所有紙牌的順序嗎?顯然,一般人無法做到。
然而,一位溫州瑞安的“90后”姑娘就做到了。瑞安中學教師王若聰參加了第2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通過城市賽、中國總決賽的選拔,進入全球總決賽,并取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在中國香港舉行的全球總決賽一共有三天,設有10個競技項目,分別為人名頭像、1小時馬拉松數字、抽象圖形、快速數字、歷史事件、1小時馬拉松撲克、快速撲克、隨機詞匯、二進制以及聽記數字。
取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必須同時達到4個最低標準:1小時成功記憶1040個以上的無規則數字、1小時正確記憶11副以上打亂順序的撲克牌、90秒正確記憶一副打亂順序的撲克牌、10大項目總成績3000分以上。
考慮到比賽規則太過殘酷,在馬拉松撲克項目比賽現場,平時私下訓練時測試十八九副全對的王若聰,這次選擇了保守發揮。最后,她頂住壓力,馬拉松撲克項目對了17副。
也就是說,她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對17副隨機打亂的撲克牌的記憶,然后馬上按照順序,還原每一副撲克牌。這樣的成績,遠遠超出了比賽規定的正確記憶11副撲克牌的標準。
世界腦力錦標賽是由“世界記憶之父”“思維導圖發明者”托尼·博贊于1991年發起的,由世界記憶力運動委員會(WMSC)組織的世界最高級別的記憶力賽事。“世界記憶大師”證書由該項大賽頒發、國際認可并可在全世界通用。
每屆的“世界記憶大師”的標準和難度系數逐年增加,目前全球認證的持有“世界記憶大師”證書的有600余人。大賽的世界紀錄直接記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而無須審核。
王若聰也是在機緣巧合下,參加這個高手云集的比賽的。
王若聰是瑞中的語文老師,平時非常喜歡做一些挑戰性嘗試,曾獲得2017年溫州市首屆閱讀馬拉松冠軍和2018年第二屆閱讀馬拉松一等獎。
2018年暑假,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她接觸到競技記憶。剛開始,她只是憑借興趣想多去了解,沒想到學習后就喜歡上了。
沒多久,王若聰就做了一個決定,計劃通過參與比賽,來深入了解大腦記憶的方法和規律。她覺得,只有參與比賽,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潛能,領會到記憶的奧妙。
腦力錦標賽每個項目的難度系數,都是根據最新的世界紀錄逐年增加的。按照現行的各項目難度標準,成為世界記憶大師,通常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系統訓練。
有一次,在培訓的時候,王若聰問了教練這樣一個問題:“現在開始練,今年能成為世界記憶大師嗎?”有著多年經驗的教練當時回答:“這么短的時間從零基礎到大師,就算全身心投入訓練也沒有可能!更何況你還有自己的工作不能耽擱。”
這卻激起了王若聰內心的好奇與興奮。“我是屬于那種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馬上去做,并且要做到極致的人。”她說,每一個微笑背后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知道自己沒有多余時間,她就擠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
在王若聰的訓練本上,有很多皺了的、墨水化開的地方,那是她在夜深人靜訓練時,因為突破不了自我極限而趴在本子上留下的眼淚,“那種探索和挑戰自我大腦極限的過程極其痛苦”。
王若聰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比賽中數字試卷上1行是40個數字,如果記錯一個,就少了一半的分數,記錯兩個,就意味著這行40個數字全錯;撲克牌的記憶也是如此,記錯一張就等于錯半副,錯兩張就一副全錯。這給選手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選手既要追求速度又要保證準確。

王若聰拿到世界記憶大師證書。Wang Ruochong poses with her World Memory Master certificate at the?World Memory Competition.

喜愛拳擊運動的王若聰(左)。Wang (left) practices boxing.
王若聰告訴筆者,從訓練到比賽,這個過程中曾想過放棄,尤其在2018年11月份中國總決賽前,日常的教學工作、科室的行政事務處理,加上自己身體等各種因素,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但我的內心總有一個篤定的聲音,讓我不拋棄、不放棄,只要咬牙堅持,一切都熬過去。其實,我的記憶力只能算中上,不算特別聰明,但我覺得我是一個足夠努力足夠幸運的人。有天賦的人剛開始會上手很快,但是要走得遠,就需要‘笨功夫去堅持。”
王若聰說,她也很感謝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當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堅定的信念會讓全世界都來幫忙。剛開始,家人知道我要參加此項比賽,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看我一路如此堅持之后就非常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