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 宗禾

舴艋舟在楠溪江航行。 許日尤 攝A view of Nanxi River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一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感受詩詞之趣。這檔節目折射出傳統詩詞文化的魅力。“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生活還有詩和遠方。”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或慷慨激昂,或溫柔如水,或瀟灑脫俗。
古代文人騷客筆下都曾描寫過浙江的秀麗河山。跟隨詩詞歌賦尋覓詩中美景,跟著詩歌去旅行,詩意浙江總有那一抹色彩吸引你。
春天來了,來一場詩意浙江的邂逅之旅吧。
南北朝·謝靈運
清旦索幽異,放舟越坰郊。苺苺蘭渚急,藐藐苔嶺高。
石室冠林陬,飛泉發山椒。虛泛徑千載,崢嶸非一朝。
鄉村絕聞見,樵蘇限風霄。微戎無遠覽,總笄羨升喬。
靈域久韜隱,如與心賞交。合歡不容言,摘芳弄寒條。

天臺國清寺。Guoqing Temple in Tiantai?Mountain
近1600年前,南朝豪門之后謝靈運從京城建康(南京)來到當時相當偏僻的永嘉(時為近乎溫州全境),任永嘉太守,為期一年。
這一年里,很少被外人知曉的永嘉山水真正有了一位大知己。正是謝靈運這一年游歷山水所寫的詩歌,開創了中國詩歌的一個新流派,也讓他從此成為中國山水詩的鼻祖,溫州以及其中的楠溪江,自然成為了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
悠悠楠溪,田園如詩,山水如畫,滿足了歷代無數騷人墨客及旅行者對桃花源意境的幻想,也激發了他們創作的許多靈感。
待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楠溪江最美的莫過于坐竹排、賞楠溪灘林了。遠眺青山,近看灘林,或俯看江水,盡抒幽情逸致。若你掬一捧水拋在空中,會立刻分散成一顆顆圓潤分明的水珠,而水底的卵石細石歷歷可數,身上都映著晶瑩閃爍的水波紋,煞是好看。
唐·劉昭禹
天臺山下寺,冬暮景如屏。
樹密風長在,年深像有靈。
高鐘疑到月,遠燒欲連星。
因共真僧話,心中萬慮寧。
國內大部分古剎均選址于三面環山的谷地,而國清寺卻坐落于四面環山的“五峰層疊郁苕繞,雙澗回環鎖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
在這里,文人墨客可以撫今追昔;心境浮躁者,清心養性;即使是小朋友,也能在梅花、綠蔭、古剎中,還有那上蹦下竄的松鼠身上,找到清新和快樂。
國清寺座落在華頂山麓,是我國聞名古剎之一,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國清寺非常有人文底蘊,最好找人為你解說,因為這里的建筑、樹、井都有很多典故。這里給人一種非常淡雅寧靜的感覺,讓人能從城市的喧囂中求得一片安寧。
早春時節,信步國清寺的山道,入目即是山間翠色點綴的黃色院墻,滿是山野特有的清香。
宋·毛滂
濕云堆雨未全輕,啅鵲翻枝已喚晴。
含雨落化空淚眼,襲衣香草欲知名。
細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記獨行。
不醉河陽芳樹底,亂山攜酒過清明。
春天的下渚湖春風和暢,百花齊放。這片恬靜的湖區是江南最大濕地,保持了最原始野逸的江南水鄉風貌。交錯的港汊里蘆葦隨風款擺,形態各異的墩島散布湖面,動植物在此齊聚一堂,繁衍生息,千余條港河縱橫交錯將整片濕地裝扮得宛若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鹮島上觀鳥。每年3月到9月,成千上萬的鷺鳥會齊居島上。此外,這里也是與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并稱為我國“四大國寶”的朱鹮棲息地。當你抬頭的一剎那,很可能看到朱鹮飛過的美麗身影。
唐·李白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
一餐咽瓊液,五內發金沙。
舉手何所待,青龍白虎車。

游客在浙江省余姚市四明山鵓鴣巖欣賞冰瀑景觀。A frozen waterfall in Siming?Mountain
遠處望去,連綿群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成片的毛竹與低矮的紅楓錯落而生,路邊零星點點的野花色彩斑斕……去往四明山的觀頂公路,號稱“寧波最美的盤山公路”,連續發彎,驅車而上,有騰云駕霧的感受。行駛在起伏的山路上,蜿蜒一路、風景一路。
海拔位于600~900米之間,獨特的山地氣候把四明山打造成了一個天然氧吧。目之所及處,是參天古木裝點著千山翠嶺,還有各種奇巖怪石佇立其間。春來時分,這里藏著山花爛漫。遇上雪天,更是一片銀裝素裹,美得讓人瞬間為之傾倒。若是來得早,公園里的日出有著和別處不一樣的韻致;若是來得晚,夕眺晚霞也是一個完美的體驗。
唐·徐凝
黃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
有時風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
到來唯見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淺深。
縉云美景看仙都,仙都美景看鼎湖峰。
如果你留意過電影《道士下山》開頭的道觀和山水,那么你會發現鏡頭里的美景便是縉云仙都;如果你追過電視劇《花千骨》,那么你也會發現劇中的長留仙境就是鼎湖峰景區。
鼎湖峰算是仙都的標志,在到達景區的時候,就可以遠遠的看到一根石柱崛地而起。最讓人好奇地是,在峰巔蒼松翠柏之間,蓄水成池,四季不竭。
晨起時分,鼎湖峰在一片薄霧中時隱時現,清澈的溪流、牽著水牛的老農、水中的倒影和遠處的小山村,都在訴說著來自內心深處的鄉愁。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此詩寫杭州西湖,堪比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充分地表現了西湖的美景神韻。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與外湖之間,峰巒疊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觀景,美不勝收。據《唐語林》卷六載,賈公亭建于貞元年間。白居易寫此詩時,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處名勝。
白居易一開始來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見冬水蕩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疊疊的白云,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
每年春季,西湖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堤上垂柳初綠、桃花盛開之時,綠柳如煙、紅桃如霧,燦爛如錦。
(本文圖片提供: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