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煜
胃癌患者80%~90%伴隨萎縮性胃炎,隨訪發現萎縮性胃炎10~20年,胃癌的發病率約為5%~10%。胃癌的發生率與萎縮性胃炎嚴重程度及病史長短有關。萎縮性胃竇炎常伴腸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該處易發生癌變。
胃炎演變為胃癌的過程基本遵循這樣的規律: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
萎縮性胃炎黏膜功能及結構異常,胃酸減少,細菌增加,使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增加,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何防止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成胃癌呢?
首先,應加強檢查,尤其是胃鏡檢查。若發現大腸化生及重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應根據臨床癥狀,3~6個月做一次胃鏡,以早期發現,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定期胃鏡隨訪很重要,尤其對伴有息肉、不典型增生者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并在胃鏡下做多點活檢。對胃黏膜很光滑的輕度萎縮性胃炎,可適當拉開隨訪間期。
其次,應嚴格管理飲食習慣,減少刺激性食物,多食奶制品及新鮮肉類,含大量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不要飲酒,少吃燒烤、腌制食物及肉類制品,不要飲酒。可以適量飲茶。
西藥對該病的治療多以緩解癥狀為主,尚無特效藥物。中醫近幾年由于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為注目的成就,展示出中醫治療本病的廣闊前景。一般多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通降行氣、活血化瘀、解毒散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