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網絡迅猛發展,在此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加強電子資源建設。筆者通過課余閱讀時間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得出,學生們去圖書館閱讀時間相對很少,繼而,筆者提出了加強電子資源建設的策略:建立電子資源幕課信息數據庫,把電子資源帶進學生的課堂。
關鍵詞:圖書館;電子資源;幕課
當今社會,在網絡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與時俱進,加強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但在加強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工作當中,也遇到這樣或那樣的諸多問題,加強電子資源建設工作也需要新的策略來解決問題。為了更深入的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情況,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筆者以自己所在高職院校為例,通過選取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再把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研究出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新策略。
1 關于學生閱讀時間的調查及相應分析
在我們的問卷中,有關于閱讀時間的調查,我們的問題是這樣設置的,“你在課余時間經常去圖書館嗎?”我們的選題是這樣設置的,“A.經常去 B.偶爾去C.沒時間去。”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大部分學生選擇偶爾去圖書館,有很少的一部分學生選擇經常去,還有的學生選擇沒時間去。對于這種結果,我們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并不感到意外。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很少去圖書館,那么他們課余時間都干什么呢?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也有這方面的問題,“你的課余時間是怎么安排的?”學生們的回答很多樣,有的同學寫去參加系部組織的文體活動;有的同學寫去興趣社團;有的同學寫去外面做兼職,賺學費和生活費;有的學生寫和同學逛街購物;有的同學寫在宿舍休息、聊天;寫去圖書館看書的同學卻很少。
以筆者所在高等院校為例,平時圖書館并沒有很多人去,而有一天,卻一反常態的座無虛席。正當我們老師奇怪的時候,一位學生說出了原因。原來他們宿舍因為某種原因暫時不讓進了,學生們就到圖書館來了,這對于正大力加強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我們來說真是很無奈。誠然,這是事實。首先,學校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管老師們,輔導員老師們都會選擇組織各種有益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各種活動,從各項活動中塑造大學生的優秀品格。這樣做確實沒錯,也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占用了學生的一部分課余時間。其次,有的學生會去他們感興趣的社團,如流行歌曲社團,,舞蹈社團等。這些社團在滿足了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的同時,又占用了他們的一部分課余時間。再次,有的學生會在課余時間做兼職,筆者認為,因為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我們不能完全確定究竟做兼職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做兼職又占用了學生一部分課余時間。最后,有的同學會去逛街、購物或是在宿舍休息、聊天。這也很正常,我們不能要求他們出了課堂就去圖書館,他們也需要休息、娛樂、交友的時間。這樣,學生的課余時間又被占去了一部分。面對現實,留給學生們去圖書館的時間確實很少。
那么面對學生們可利用的有效閱讀時間少的現實,我們高職院校怎樣做好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工作呢?筆者認為,首先我們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老師們應該進行換位思考,設想如果我們是學生,課余時間會去干什么呢?這樣就不難理解,學生們為什么不經常去圖書館了。其次,既然學生們沒時間去圖書館閱讀,那我們就應該把圖書館的資源帶到學生身邊去,找到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新策略。那么怎樣把圖書館的資源帶到學生身邊去呢?我們可以利用電子資源幕課。
2 幕課信息資源庫的建立和使用
幕課是什么呢?他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的縮略M O O C的中文音譯。“Massive”是大規模的,說明幕課數量大,種類多,涉及學科專業范圍廣泛,形式多樣;“Open”是開放的,說明幕課不限制學習人群,面向大眾;“Online”是在線的,說明幕課是依托網絡的在線課程;“Course”是課程,說明幕課很適合在校學生學習使用。它不僅包括了傳統課堂的授課,練習和測評,還包括與課堂外的網絡上的學習者的小組交流,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幕課與網上公開課程是有區別的,網上公開課是通過視頻模式把傳統課堂教學搬到了網上,它側重于授課,側重于知識的傳授。由于視頻是提前錄制好的,授課老師按教學計劃在固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學,授課老師并不知道視頻要放給什么樣的學生,也不知道學生的具體情況,不知道學生對此段課程的接受情況,不知道學生的問題,所以他和學生是零互動的。而幕課則不然,它有練習和測評,如果你練習不會或測評沒有通過,你可以選擇和你結交的學習小組提問,也可以選擇向在線輔導老師提問,它可以有效實現學習者和其他學習者的互動,實現學習者和老師的互動。
那我們高職院校圖書館老師怎樣把幕課資源帶到學生的身邊呢?這首先要提到電子資源幕課的建設工作。電子資源幕課有收費課程和免費課程,學校可根據圖書館的經費的多少自行選擇。在某一門課程的選擇上,我們可以請系部授課老師為我們指導。選好課程后,我們要對這些課程進行再整理,涉及到每一門課程,我們都要標明他的課程名稱,課程簡介,授課學校,授課老師,課程概述,課程目標,預備知識和授課大綱等。最后我們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老師們要把這些標注好的幕課資源信息建庫,建成按專業劃分的,每門課程都有多種選擇的電子資源幕課信息數據庫。我們要把這個電子資源幕課信息數據庫掛接在本校圖書館固定的電子資源模塊下,對每門課程提供鏈接網址,方便老師和學生的使用。
那我們這些電子資源幕課信息老師和學生們怎樣使用呢?方法很簡單,我們各系部都有獨立的機房,圖書館也有電子閱覽室,這樣能滿足人手一臺電腦的教室最好。我們的授課老師可根據課程計劃,合理安排課上時間,自己講重點,幕課講授作為補充,自授課程和幕課課程的比例,授課老師根據科目的不同,具體班級的不同靈活掌握。在對習題的測評上,授課老師可以選擇當堂測評,也可以選擇課下測評。對于當堂測評,優點顯而易見,它可以在課上就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根據測評結果授課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理解不透徹的難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授課效率。授課老師也可以選擇課下測評,畢竟課程授課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要保證課程進度。授課老師要根據學生課下測評的結果,在下次上課時把學生的出錯多的地方再講一遍,以保證學生們對課程內容很好理解,不要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一下一節課。
那課堂上使用幕課后對學生的學習,老師的授課有哪些幫助呢?我們通過對授課老師和學生的問卷調查,得到了積極的結論。授課老師在使用幕課后的確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我們對老師的問卷中,我們的問題是這樣設置的,“使用幕課后,學生上課時的狀態和使用前狀態有什么不一樣嗎?”老師們普遍回答課堂中應用幕課后,學生的聽課狀態有了很大改變。使用幕前,課堂上有睡覺的,有看手機的,有看小說的,有說話的,而且學生對課程內容沒有多大興趣。老師經常自說自話,講出去的知識很難有全面的回應。由于上課時間有限,老師又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提問題,這樣就不能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使用幕課后,學生們感覺很新鮮,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了,由于隨堂測評,學生們也增強了信心,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沒理解,老師對知識,對課程內容,對學生的接受程度都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我們對學生的問卷中,我們的問題是這樣設置的,“你覺得使用幕課后,對你的學習效率有幫助嗎?”同學們普遍回答有幫助。學生們認為使用幕課前,上課時容易產生厭煩心理,使用幕課后,覺得上課氣氛活躍了,課程內容豐富了,和老師的互動也多了。從來自授課老師和學生的雙重反饋,可以看出使用電子資源幕課數據庫效果良好。
3 結語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學生課后去圖書館閱讀的時間并不多。在這種現實條件下,我們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老師如何加強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是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入思考的問題。利用幕課不失為一種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新策略,它可以把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帶到學生的課堂,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教學,又加強了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
參考文獻
[1]曾安婷.面向MOOC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情報探索,2016(5):94-97.
[2]任寧,查長美.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資源的科學配置[J].圖書館論壇,2006年01期.
[3]許靜,馮佳潔,楊雙琪.我國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現狀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年23期.
[4]王麗.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現狀與利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年05期.
作者簡介
王娜穎(1977-),女,漢族,河北廊坊人,碩士研究生,高校講師,現任職于廊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