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正處于生涯發展的探索階段,面臨著文理分科、志愿選擇、出國留學等生涯發展難題,有效引導他們嘗試初步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實現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奠定良好的基礎,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旨在以Super生涯發展理論為基點,嘗試探究高中生涯輔導行之有效的輔導內容與方法。
關鍵詞:生涯;生涯發展;高中生涯輔導
筆者作為一所高中的專職心理輔導教師,著力于通過研讀有關生涯發展的理論來找到適合高中生涯輔導的方法,理論是實踐的基石,實踐后再豐富理論,便能促進理論的飛躍。
圍繞高中生生涯輔導的主線展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嘗試以生涯輔導的理念來整合校本心理輔導課程,以促進學生持續發展人格健全獲得幸福體驗。
1 生涯與生涯輔導的概念
1.1 生涯
“生涯”一詞由來已久,“生”原義為“活著”,“涯”為“邊際”,“生涯”連起來就是“一生”的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里所說的大概是我國歷史上關于生涯最早的描述之一。“。
人是生涯的主動塑造者,生涯的發展是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以事業的角色為主軸,也包括了其他與工作有關的角色,每個人的生涯發展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在個人尋求它的時候,它才存在。當一個人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時,生涯才開始“如影隨形”。
1.2 高中生涯輔導
目前,國內對于高中生生涯輔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沈之菲認為高中階段的生涯輔導就是針對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以及生涯發展要求,通過生涯教育與生涯咨詢兩大途徑,培養高中生生涯規劃、生涯決策能力,對其進行繼續生涯探索等。在高中階段,能讓高中生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分析學校、社會環境,主動確立自我發展目標,科學合理選擇職業發展方向,通過適當的路徑,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學習發展計劃及實現生涯目標的具體行動方案,克服各種困難和困惑,獲得學業的成功、未來事業的準備和人生的快樂。
2 Super生涯發展理論及對高中生涯輔導的啟示
1)從自我概念看生涯選擇和發展。高中生在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和自我概念等方面有個體差異。每個高中生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或性格),因而會勝任不同類別的工作和職業。生涯選擇是一個實現自我概念的過程,但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人與時空的互動中,個人有關生涯的自我概念也會隨著成長和經驗而變更。因此,個人生涯需要在不同的人生發展階段也是不一樣的。從這個角度說,高中生在高中階段有不同的生涯需要,所以高中各年級有不同的生涯任務。
2)生涯選擇與發展階段。生涯發展是人生發展(如心理、社會發展)的一部分。我們要從人生全程的發展角度了解高中生涯發展和個別需要。生涯輔導要注重讓當事人了解有關人生發展階段的過程,也要指引當事人從不同的發展領域理解個人生涯抉擇,并界定生涯困難與需要。
3)擇業與生涯發展階段。高中生正屬于(15歲—24歲)試探階段中的試探期與過渡期,是生涯發展的關鍵期,生涯選擇的范圍縮小、并未做最后的決定。發展任務在于進一步發展其能力與特殊才能,選擇就讀學校、專業或就業的工作領域,選擇學校課程,發展獨立性。從現實來看,處于試探階段的高中學生難免會有文理分科選擇的困惑,填報志愿的不知所措,對未來的迷茫,這屬他們自身成長階段中必然會有的生涯需求和困難,因而如Super所認為的生涯輔導的過程,是協助個人發展并接受、統整適切的自我形象。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高中生在學校期間的重點是以順利升學為主,因此,生涯輔導工作的方向主要在于協助學生探索自己的性向及興趣、了解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以便為大學選擇科系做準備。
4)生涯彩虹。Super 相信人在每個生命階段,都同時扮演著多個生涯角色,他提出了“生涯彩虹”,我們一個角色的成功,可能帶動其他角色的成功。因此,在各個階段能否平衡各種角色也是生涯成功的重要方面。Super指出,一個人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比扮演幾個相似的角色有更多的滿足感,在各種角色中取得平衡有益身心健康。
生命的滿足在于個人可否平衡不同角色的要求。因而生涯輔導中需要幫助學生規劃如何有效地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界定配合人生目標的生涯目標,幫助青少年規劃和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是生涯輔導的終極目標。
3 基于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的高中生涯輔導的思考
1)高中階段的生涯輔導可以按學生所處年級的生涯發展階段劃分,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高一年級(生涯覺察、生涯認知階段),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因為初中階段缺少對生涯輔導的教育,所以需要高一年級的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涯輔導知識,認識生涯型態,為以后的生涯輔導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高一年級的學生首先對生涯知識有所了解,認識到生涯的重要性、生涯輔導的理論以及生涯型態,從而樹立生涯意識。高一年級的生涯規劃可結合新生入學適應訓練,側重生涯理念普及。并輔導學生認識自我和文理分科選擇;(2)高二年級(生涯探索階段),高二學生自我認識,價值觀澄清是此階段非常重要的任務,對以后的生涯準備與生涯規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高二的生涯規劃結合分科后的適應與調整,側重職業探索,職業個性和生涯計劃實施問題。(3)高三年級(生涯準備與抉擇階段),高三學生即將參加高考,需要報考大學、選擇專業,所以需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成長環境,體驗職業環境,并學會做出初步生涯決定。高三的生涯規劃結合高考備考,側重高考指導和志愿選擇問題。
2)高中生涯輔導活動課內容應按年級循序漸進,統一規劃與整合。在筆者所實踐的生涯輔導活動課中選出如下圖的內容:
筆者的輔導實踐中發現在讓學生“畫生涯彩虹圖”中,應努力讓學生回顧自己發展歷程中一些特殊的經驗,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響、個人的態度與感受,以及各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和個人目標間的差異,并對每一次的決定加以分析,可以增進個體對自己發展歷程的認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及自己設計未來發展計劃的行動中。
3)生涯輔導應充分發揮被輔導者主動性。舒伯認為生涯輔導由三種時間因素貫穿:一是對過去痕跡的“省視”;二是對目前發展狀況的“審視”;三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過去是現在的成因,現在又是未來的基礎。生涯輔導應該以被輔導者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在輔導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被輔導者的積極性,使其主動的參與到輔導的過程中,增強輔導的效果。
4)輔導形式應盡量讓家長參與,得到家長支持。生涯輔導往往涉及家庭里生涯規劃,需要得到家長支持,這更能有效促進生涯輔導的展開。在中國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中,這點做起來往往很難。
參考文獻
[1]沈之菲.生涯心理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林清文.生涯發展與規劃手冊[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2003.
[3]金樹人.生涯咨詢與輔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但燕飛,女,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現為四川安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