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淇
摘 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大眾審美層次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導演也應該與大眾審美標準相匹配。結合新時期大眾對電視節目審美提出的新要求,導演應該靈活進行工作方法創新,以及電視內容的充實和完善,進一步優化和開發電視節目類型,從而更好促進電視媒體穩步發展。
關鍵詞:電視導演;大眾審美;標準
作為現代傳媒市場的產物,電視導演在節目創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能夠確保電視節目質量,并能夠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標準,導演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準確撲捉到觀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點,從而使電視節目的普及度更高、關注度更高。審美標準實際上并不是統一的,每個人的審美都具有自己的特點,這就要求電視導演要多角度思維,從不同的審美標準出發,促進電視傳媒可以順利發展。
1 大眾電視審美需求分析
在我國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電視節目也逐漸成為一種特殊的貨品,而其所提供的服務是在傳媒視角下進行的。電視節目的質量直接經由其電視導演所決定,如何更好跟隨市場基調、把握節目所呈現的內容,是導演最為重要的任務。為了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認同與肯定,電視導演要精確把握大眾的審美標準,通常情況下人民群眾對大眾節目的審美認同由以下三點所組成。
1.1 娛樂與興趣的審美需求
在當前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形勢下,人民群眾需求的物質文化需求越發提升,而電視娛樂即為良好的解壓方式之一。不可否認當前電視節目呈現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無論其表現形式的呈現,其最為重要的一點在于緩解觀影群眾的壓力,因此電視導演應當保證電視節目的輕松性、娛樂性,能夠做到在潛移默化間融入一定的娛樂內容,使得電視節目的特性被完全釋放,被更多的群眾所認同。
1.2 民族文化與人文精神的審美需求
在較多的情況下,群眾對電視節目的觀看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和消遣,更多層面上是為了通過電視節目探尋文化屬性。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電視節目必須將我國流傳五千年的精神文化品質所表現出來。例如,《鑒寶》這一節目具備很強的綜合性,不僅能夠達到文化娛樂的消遣作用,同時多樣性的文玩字畫的展示過程中,也在不知不覺中彰顯了我國文化。電視導演必須學會通過電視節目,滲透我國的民族文化,從而贏得全年齡層次的觀眾認同。
1.3 情感寄托的審美需求
盡管看電視節目的人群在年齡、性格、需求上不盡相同,對電視節目的喜好也不一致,但最為重要的是每一位觀影的群眾都會帶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在電視節目之中。所以,電視節目必須有人性溫度,從而幫助群眾更好體現出感情。為了更好服務整個社會的電視觀眾,電視導演可以以時間線為起止,做出不同內容的節目規劃與安排,并根據節目的區分穿插不同的情感輸出,從而有效激發每一位觀眾對節目的情感共鳴。常見的情感表達、交互的節目有電視相親節目、電視親情節目等,都是能夠有效激發觀眾情感認同的節目。
2 電視導演審美設計方式分析
在有效分析完當前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審美需求后,電視導演必須從多方位的角度入手,對電視節目所需求的審美進行有效的把控,如此才能夠更好的保障電視節目質量和收視率。
2.1 電視內容審美評價
電視節目成敗與否,與其內容有直接聯系。導演在節目審美方面,首先要考慮電視內容,通過豐富和創新節目形式、節目內容,凸顯節目的主題和特色,從而使其更加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標準。在電視節目類型以及播出平臺的多元背景下,隨之而來的電視劇內容選擇也更加廣泛,更加豐富起來。而導演在電視節目評價方面,則應該嚴格篩選,真正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為觀眾提供視聽盛宴。
比如:《延禧攻略》這樣的大眾爆款內容,亦或者是當年由郭靖宇監制的《射雕英雄傳》,這部劇從周播劇到視頻平臺,全方位的為武俠劇打了一個“翻身仗”,這些都是電視節目內容審美評價十分成功的典范。
2.2 電視背景審美評價
景是整個電視節目設計過程中的要點,沒有背景就無法支撐起節目的內容,背景也是引起觀眾認同感的第一要點。所以,如何掌控全局、有效驅動電視節目開頭,就需要良好的背景審美設計。以宮崎駿的動畫作品為例,其節目背景通常是由大量的唯美畫面堆疊而成。盡管背景的內容都相對較為樸實、簡約,但在潛移默化間營造了良好的靜謐氛圍,能夠給予觀眾更好的認同感,因此創造出了如《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優秀的動畫電影,切實將審美價值有效融入背景創造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觀眾喜愛與肯定。
2.3 電視人物審美評價
目前電視節目之中,人物能夠有效豐滿整個節目內容,人物也是最為主要表現節目主旨的途徑,因此如何控制好人物輸出,落實情感表達也是電視導演審美把控的重要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導演不僅要保證人物的審美性,還要保證人物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認同感。例如,在我國四大名著所改變的電視劇節目之中,人物的設置都是建立在原著的深入研究與觀眾喜好的定向分析上的,通過人物的刻畫不僅能夠將當時的歷史故事有效還原,還能夠通過人物表達故事的情感主旨,有效激發觀眾的認同與共鳴,達到最佳的電視節目效果。
2.4 電視主題審美選擇
主題的確立非常重要,電視導演在選擇電視節目主題的時候要斟酌再三。隨著電視節目類型多元化,導演在確定電視節目主題時,要從不同年齡段觀眾特點入手,多層次、多角度確定電視節目主題。以年輕群體為觀眾的電視節目,比如娛樂綜藝、時尚潮流等,就應該從當下最流行、最前端的內容中篩選,從而確立主題,既要突出主題,又不能失去特色,這對導演審美能力、工作經驗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如果以中老年觀眾為受眾的電視節目,其主題則更加應該特近現實生活,主題要樸質、簡潔,比如:《娘道》在衛視收視率居高不下,幾乎收割了許多中老年觀眾的閑余時間,這就充分說明了主題審美的重要性。
3 電視導演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相關策略
3.1 夯實電視導演文化底蘊
電視導演本身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包括文化素養、審美能力、知識貯備等,這些內容一起組成了導演重要的心理品質。一個優秀的電視作品,離不開導員的準確定位、組織統籌、管理規范、精神傳達等等,因此導演需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以及優秀的精神面貌,這樣才能夠跟得上大眾審美標準不斷前進的腳步,制作出更多優秀的電視作品。
3.2 豐富電視導演審美經驗
審美意識實際上也是一種審美經驗。經驗的積累、沉淀和最終形成,主要通過電視導演對于電視節目實踐活動的反思、總結及內化。因此,在繁忙、沉重的日常工作中,電視導演一定要能夠沉下心來,對自己的電視藝術創作進行深刻的反思,如,節目的亮點在哪里,為何“出彩”?等等。并將這些寶貴的經驗積累起來,以便在藝術事業道路上迅速成熟起來。同時,電視導演還應當積極向優秀同行學習,對他們所創作出的精品節目進行充分的分析和學習,將別人的“長處”巧妙地“嫁接”到自己的經驗體系之中,使自己迅速地獲得提高。
3.3 重視電視導演審美成果
要建立公正客觀的評價體系,從電視受眾的反饋、社會影響力、節目藝術價值等方面對電視導演的節目制作進行全面、深入的評價,對于創作出優秀藝術精品的電視導演及其制作團隊,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充分激發電視導演參與藝術創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掘他們的藝術潛能,使電視導演從內心中更為主動地培養和強化自己的審美意識。
4 結束語
電視節目質量與導演審美素養有著直接聯系,隨著大眾審美標準不斷提升,電視導員隊伍審美素養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呼喚美、期待美的時代,廣大觀眾審美層次和需求日漸提高,提高電視導員的審美能力、審美意識也顯得更加緊迫。
參考文獻
[1]何好.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審美使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04):59.
[2]李曉燕.新生代導演對觀眾審美領悟的革新[J].電影文學,2017(19):85-87.
[3]杜慧娟.導演創作個性與觀眾審美趣味的博弈[J].創作與評論,2011(06):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