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燕 高桂琴
【摘要】目的: 探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圍生期護理要點。方法: 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圍生期護理干預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 干預后患者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且無1例發生巨大兒、妊高癥等并發癥。結論: 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圍生期護理干預,可實現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減少并發癥,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妊娠合并糖尿病;圍生期護理;結果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34-01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糖尿病發生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妊娠合并糖尿病也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對于怎樣結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際,通過可行舉措來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合理控制,我院通過對患者實施圍生期護理來實現問題的解決,取得了滿意效果?,F將相關干預過程的臨床資料展開整理,并作如下匯報: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博州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接診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選取23例作調查對象,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30.2±0.4)歲,孕周9-40周,平均孕周(36.4±0.3)周,均符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
1.2方法
1.2.1產前護理
(1)心理護理。糖尿病屬于慢性終身疾病,需長期用藥,加上孕期檢查項目多,飲食要求高,孕婦時常擔心胎兒發育異常,或病情為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等,容易產生負性心理。護理人員需為產婦與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使患者意識到血糖水平控制以及保持情緒穩定的重要性,并以良好心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2)飲食護理。孕期飲食不可過于嚴格,應保證食物中的維生素與蛋白質含量豐富,做到低脂肪飲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則,合理搭配,囑患者忌食或少食刺激性與糖類食物,注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補充,并結合孕婦個體差異幫助其建構合理飲食結構。
(3)運動治療。適量運動可使病患異常代謝狀態得到改善,提高肌肉葡萄糖利用率,促機體血糖水平得到合理控制,對母嬰健康均有利。故而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在自身機體能承受的情況下適量運動,運動方式以孕婦操、散步為宜,運動時間為餐后1-2h。
(4)藥物治療與血糖水平監測。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需遵醫囑進行用量調整,不可因擔心胎兒受影響而隨意停藥。用藥期間加強血糖、尿糖等指標的監測,一旦發生異常即刻遵醫囑處理。
1.2.2產時護理
陰道分娩產婦分娩時需將產程控制在16h內,若超出16h出現代謝紊亂的風險較高,血糖水平控制困難,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故而需為產婦作低流量吸氧,并適量應用胰島素,加強胎心音、宮縮、尿糖、血糖與尿酮體等指標的監測,對滿足剖宮產分娩適應證者,及時改用剖宮產術分娩。
1.2.3產后護理
(1)常規護理。胎盤娩出后,產婦抗胰島素激素水平降低,故而產后24h胰島素用量需下降至原來的1/2,第二日后調整為原用量的2/3,加強血糖水平、脈搏、體溫的監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做好母乳喂養指導與會陰部護理,定期查看宮縮與惡露情況。
(2)感染控制。定期查看產婦腹部或會陰切口、子宮恢復狀況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囑產婦勤換會陰墊,保持床單干凈、清潔。
(3)出院指導。告知產婦出院后3個月后禁止性生活,加強避孕,42天后到院行母嬰健康檢查。
1.2觀察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對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數據值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作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經x2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P<0.05)。
2結果
干預后患者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干預前,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同時,參與本研究的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無1例發生巨大兒、妊高癥等并發癥。
3討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即孕婦在妊娠期因糖耐量不足所致的一種糖尿病,若無法得到合理有效護理,可能會產生巨大兒、畸形兒與妊高癥等多項并發癥,為母嬰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圍生期即孕婦生產過程的一段特殊時期,做好妊娠糖尿病患者該時期血糖水平的控制非常重要[2]。故而本文中對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從產前、產中、產后三階段著手實施圍生期護理,注重情緒調整,囑其適量運動,保證合理用藥,加強分娩期間各項指標的監測,注意分娩后藥物用量的調整,做好相關注意事項交代,內容全面,展現了“以人為本”護理理念,故而干預后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指標明顯低于干預前,且無一例發生巨大兒、妊高癥等并發癥,這充分凸顯了圍生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故而我們得出,圍生期護理干預作為一項成本低但收效高的護理方法,可保障母嬰健康,在基層醫院也可推廣開展,應用前景可觀。
參考文獻
[1]《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人學出版社,2004:26-27.
[2]劉毳.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57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