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全虎
摘 要:沒有任何一個圖書館能擁有所有的東西,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 因此,我們縣級圖書館唯有區域協作,讓圖書館空間得到再造,才能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關鍵詞:區域協作 數字空間 交流平臺 空間再造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01
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科學機構,它的存在和發展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但目前,中西部地區很多基層圖書館因空間的限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讀者需求,所以我們縣級圖書館通過區域協作來解決圖書館空間不足的問題。
一、一館之力無法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唯有尋求區域協作
據前蘇聯情報學者帕爾凱維奇的研究,人們信息需求的增長大約與人均國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以我市為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上漲圖書館面積,環境,藏書量也不斷增長,但還是趕不上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正如美國明尼蘇達信息資源共享網首席主任威爾庫克思所指出:“沒有任何一個圖書館能擁有所有的東西,能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 因此,一個最合理的出路就是資源共享。 ”所以我們應另辟蹊徑,以區域間的協作打造出更加完善的服務空間滿足讀者的需求。
二、新時期區域協作給我市圖書館的機遇
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圖書館總結出了新的協作方式,既館際協作方式有資源共建共享、技術平臺支持、服務方式拓展、服務空間延伸等。常見形式有:①圖書館聯盟,主要特點是成員館之間是平等的伙伴關系,在業務上相互協作,共同促進組織的運行和發展。②區域性服務網絡,主要特點是遵循就近服務原則,吸納組織成員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項目。作為一種互補性資源利用方式,圖書館館際合作既擴大了服務規模,又增強了服務效益。
在區域間資源的共享彌補了圖書館自身的不足,在服務空間上以及輻射范圍上得到了擴展。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這是一次進一步發展圖書館的機遇。
三、我市圖書館在區域協作環境下空間再造設想
圖書館聯盟的建設為圖書館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平臺。依靠這一平臺圖書館可以搭建一個升級版的服務空間。
1.數字資源空間的再造
第13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其中,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首次明顯超過紙質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及光盤閱讀等都呈增長態勢。在數字閱讀中,微信閱讀最為普及。數據顯示互聯網是現在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數字資源的共享是我們縣級圖書館在區域協作中的第一步。多年的經營,各地圖書館基本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庫的使用基本上是本區域內的讀者,這對于數據庫本身來說是一種資源浪費。因為,在基層使用率極低,這會使圖書館從圖書的倉庫轉變為電子數據資源的倉庫,為存而存。數據庫使用率越高才能有它存在的意義。所以把各自具有特色的數據庫整合到一個平臺中,把虛擬空間擴大,讓更多的讀者便利、快捷的使用到它,才是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存在的意義。
2.圖書館活動服務空間的再造
在我們地區,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在節假日選擇出外游玩。他們的旅游線路基本上是以名勝古跡或依山傍水的山莊為主,線路選擇上只是吃喝玩樂,沒有精神文化食量。圖書館可以借助區域協作這個平臺,與旅游公司,策劃公司等社會力量合作,以圖書館提供文化活動,社會力量規劃線路的方式,開發出一條以“圖書館文化”為主題的旅游線路,提供“文化產品”即①特色文獻資源。從天文地理到人文百科,各地區圖書館積累了豐富的特色文獻資源。②各種閱讀系列活動。
依靠這種方式,圖書館的服務從區域內延伸到區域外,把服務空間再造、擴展,讓輻射范圍更加廣闊。
3.館員學習空間的再造
傳統圖書館業務模式下的借閱服務、查詢服務和閱讀輔導等技能已無法適應當前公眾對圖書館功能的要求。基層圖書館的館員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很少有系統的學習過圖書館業務知識。在基層,讓館員重新“回爐”學習是不太現實的。之前館員的知識儲備只能來自日常的積累,這樣的積累知識是無法發展現代圖書館的。現代圖書館的網絡化、數字化、專業化發展趨勢,對館員的知識、技能和觀念等綜合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圖書館通過區域協作必須再造出知識、技能、經驗、實踐等融合到一起的學習平臺,讓館員們在這平臺中學習到新的知識,為本地區圖書館的發展提供新的能量。
4.讀者交流平臺空間的再造
閱讀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它是一個思想與另一個思想的碰撞。讀者在讀書過程中所領悟到的感悟通過交流的方式分享給周圍的人,再通過周圍人多元化的解釋反饋給自己,使閱讀的內涵及闡釋更加豐富,這就是讀者們交流的好處。為了讓作品在讀者眼中的差異性充分體現,引發讀者深層次的感悟,激發閱讀的熱情,每個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線上線下的讀書交流活動。但是這種線上線下的平臺因為空間的局限性參與的讀者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缺少了多元化,這對于為激發閱讀熱情而組建起來的讀者交流會來說發揮不出它應有的效能。
為了打破這種壁壘,讓讀書交流會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基層圖書館可以通過區域協作再造交流空間。①線上讀者交流平臺的融合。顧名思義把各館的網絡交流平臺融合到一起,細化所交流的內容,讓讀者們方便,快捷的選擇自己喜好。②線下讀者交流平臺的融合。把有限的空間串聯起來,通過協調把每個讀者交流會內容進行調節,發布到區域協作圖書館的各種宣傳頁中。讓讀者或旅游者們到陌生的城市游玩的同時通過交流會活動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
結語
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圖書館不可能只存在于網絡中,大部分讀者還是喜歡到實體圖書館讀書,他們喜歡圖書館的讀書氛圍以及服務。但是有限的資源,有限的空間限制了人們的需求。唯有區域協作才能把有限的資源、空間擴展,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為人們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邵仰東. 論區域圖書館事業協作推進“文化強市”建設[J].文教資料,2014(17):43-45
[2]陳穎儀.公共圖書館服務活動社會合作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4):87-92
[3]安振翼.區域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現狀研究[J].蘭合世界,2015(4):120-121
[4]丁若虹,楊洪江.京津冀圖書館發展現狀與區域協作可行性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1):22-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