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鋒 韓延彬
摘 要:基于新疆地方文獻的民族性、史料性和地方性特征,結合新疆大學圖書館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工作實踐,筆者構思了從地方的地域維、資源維、語種維、歷史維四種角度,建設具有歷史價值、地域價值、文獻價值、文化價值的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四維架構理念來組織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并以新疆高校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為例,運用GIS技術構建新疆高校地方文獻信息系統模型,希求進一步推進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四維架構 GIS 新疆地方文獻 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02
一、引言
地方文獻就是記錄某一地區知識的一切區域性文獻。地方文獻具有地域性、史料性、系統性等特征。地方文獻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是東西方文化交匯之地。因此其地方文獻資源也呈現出多語種性、地域性、歷史時代性和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合理組織和開展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使這些資源更好地為新疆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服務,對推進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新疆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疆地區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一直致力于新疆地方文獻的采購和收藏,如何高效組織這些地方文獻,使其能為社會大眾、學者和科研機構檢索和利用一直是新疆圖書館人致力解決的問題,筆記在結合自己管理地方文獻的經驗和前輩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四維架構理念來管理新疆地方文獻,另外構建基于GIS的新疆地方文獻信息管理模型,以求能對新疆地方文獻的組織和管理起到推動作用。
二、四維架構理念下的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
喬紅霞首先較為系統的提出從地方歷史維、地域維和資源維,建設具有歷史價值、地域價值和文獻價值的地方文獻資源體系的三維架構理論[1]。筆者在“三維架構理念”的基礎上,根據新疆地區地方文獻特征,增加了一個維度—“語種維”,構建成四維架構理念,以求能體現新疆地方文獻收藏多民族和多語種的特殊性,以便能更好的采購和組織新疆地方文獻為新疆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
四維架構的主要內容:筆者以新疆地方文獻的民族性和區域性為出發點,設計了地方文獻系統化建設的四個坐標軸,即四維空間(空間的三個坐標和時間的一個坐標):語種維、地域維、資源維和歷史維,語種維(X軸)、資源維(Y)、地域維(Z軸)作為空間的三個坐標軸,歷史維(T軸)作為時間坐標軸。如下圖所示:
1.四維架構中的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
1.1地域維
新疆地方文獻資源的內容受著行政區劃的影響,從地域維的角度進行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要以廣泛收集地方文獻為目標,把涉及本省行政區劃或自然區域范圍內的文獻,涉及本地的、本地下轄行政區的文獻,統一納入資源建設體系。新疆域內有許多跨境民族,這些民族雖在不同國度,但經濟和文化交流頻繁。從戰略安全和科研的角度出發,高校圖書館也要將與新疆毗鄰的中亞地區的相關地方文獻納入到新疆地方文獻的收藏體系之中。
1.2資源維
從資源維角度進行新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就是系統設計館藏目標,科學劃分建設必例。根據文獻與科研的相關度,我們還可將新疆地方文獻分為核心文獻、輔助文獻和背景文獻。從資源維角度建設新疆地方文獻,要根據文獻的專題內容和其承載的地方信息密集度,選擇多種地方文獻載體,形成以紙本文獻為主,其他載體文獻為補充的多類型多載體的綜合文獻體系。
1.3語種維
我國古代各民族創造的文字總數不少于30種。其中歷史上在新疆地區的各語種文字不少于10種,用這些文字書寫的文獻也很多。新疆高校圖書館有責任收集這些文獻。從語種維的角度出發,理清各民族語文獻的特征,在語種維的框架下收集國內外新疆各民族的古代文獻,按語種和民族組織少數民族語種文獻。
1.4歷史維
文獻歷史維是指對新疆古今地方文獻的整體描述。一個地區,文獻起源于何時,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文獻,各歷史時期的重要文獻是否已入藏,都應通過地方文獻歷史維來構建并展示。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進行系統化建設時,首先要本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目的,把梳理本地區重要文獻的脈絡作為重要工作,收集各個歷史時期新疆的地方志和個人文集,按學科收集和組織地方專題文獻。重點梳理關于新疆歷史上重要文獻的脈絡,收集各個歷史時期地方志、個人文集和傳記。
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并不是沿著單一坐標軸延伸的線型結構,而是從歷史維、地域維、資源維和語種維四維視角建設而成的立體文獻組合。高校圖書館因該本著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目的,關注地方發展,圍繞師生和研究人員需求,收集具有歷史價值、地域價值和文獻價值的核心文獻,按學科、語種、民族和文化等方向組織新疆地方文獻,使新疆地方文獻資源體系維度合理,綱目清晰,結構科學,從而發揮新疆地方文獻在存史、教學、教育、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GIS在國內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研究和實踐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軟、硬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存儲、管理、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GIS可以對空間數據位置進行處理和便捷管理,快速檢索定位空間信息,以將多方面空間數據以二維或三維形式構建地理模型,用地圖、圖形或數據的形式展示處理結果,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對于圖書館讀者而言,首先關心的是圖書在圖書館中具體的位置以及相關圖書資料間的空間位置。而在傳統的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中不能表現出圖書的空間位置關系,而GIS在二維空間或三維空間所具有的強大的圖形化顯示能力、空間查詢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果將GIS這種技術引入到圖書館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將會提升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對讀者的服務能力和方便讀者借閱。
GIS技術受到國內圖書館學界的關注始于上世紀90年代,相對國外起步較晚,在圖書館應用的實踐較少。近20年間,GIS在圖書館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的應用
在國內,GIS技術應用于圖書資源建設上的主要有:(1)武漢大學圖書館詹萌等人利用GIS技術建設特色數據庫;(2)北京大學圖書館在“北京大學古籍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中使用GIS作為輔助檢索工具。[2]
2.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國內學者主要研究方向:(1)GIS在圖書館服務中的必要性研究;(2)國外圖書館GIS實踐;(3)圖書館如何開展GIS服務。
3.在圖書館空間管理中的應用
相對于其他主題內容的研究而言,此主題的研究文獻和研究學者最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杜慧敏、沈健、劉昌瑩和劉麗。研究內容主要涉及GIS應用于圖書館空間管理的實踐、所應實現的功能、相關關鍵技術,以及基于GIS的圖書館空間管理系統的設計等方面。
4.在圖書館網建設上的應用
有些學者將注意力集中于WebGIS和Internet結合方面,利用GIS技術對圖書館空間數據進行科學管理,以解決信息資源不足和資源共享困難等問題,實現圖書館資源信息可視化和查詢直觀化。還有一些學者分析了GIS的架構,探討了其在古籍數字圖書館、空間信息數字圖書館以及文化地圖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
5.GIS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成功案例
近年來,有些圖書館不僅僅限于GIS技術在圖書館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討,而是設計和開發了一些GIS圖書資源管理系統。如蕪湖市圖書館、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各自研發的基于WebGIS的圖書館共享系統。圖書館資源信息系統中引入GIS技術,使文獻信息與圖書館空間信息相結合,使圖書館資源信息系統具備資源空間檢索的能力,徹底改變了圖書館傳統的信息查詢方式,既保留了原有圖書館資源信息查詢系統的優點,又可在可視化環境中展現整個圖書館的信息管理,使讀者可以進行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雙向查詢,實現了文獻信息資源在虛擬環境下的可視化瀏覽、檢索及查詢,提高了讀者的查詢效率。
四、基于GIS的新疆地方文獻資源管理系統模型框架設計
目前,新疆高校圖書館還未將GIS技術引用新疆地方文獻資源管理之中。筆者依據新疆各高校館收藏新疆地方文獻的特點,構建了基于GIS的新疆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管理系統模型框架。
傳統圖書館文獻信息管理系統基本采用C/S(客戶端/服務器)或B/S(瀏覽器/服務器)模型架構,架構較為簡單。基于GIS開發的可視化文獻信息平臺,在完成傳統的文獻信息處理外,還要處理和存儲大量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和空間模型,需要增加Map(地圖)服務器和與之相對應的空間和屬性數據庫服務器(參見圖2)。后端數據庫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由Web服務器負責,Web服務器把客戶端的傳來的請求處理后,轉發給后端的各類數據庫,同時把各類數據庫返回的結果轉換成Web網頁發送到客戶端瀏覽器。VR(虛擬現實)服務器主要處理客戶端所發出的模型查詢請求。
新疆高校圖書館都藏有新疆地方文獻,且各高校館分布于新疆各地,距離較遠。為了更有效為用戶提供地方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將各級圖書館的地方文獻信息數據庫共享尤為必要,鑒于Web-GIS在區域信息資源共享上的優勢,筆者所設計的模型(圖2)中,通過異構數據處理模塊將新疆域內高校圖書館的不同結構的文獻信息數據庫通過共享方式集成于該模型之中。在圖2所示模型下開發的可視化區域文獻信息GIS平臺,將最大程度發揮GIS在管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方面的優勢。它比單純的基于屬性數據庫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更直觀,信息容量更大的優點,既可保留原有圖書館MIS系統的優點,還可將整個圖書館信息管理模擬到可視化環境中。
圖書資源信息空間化、可視化是將來圖書館MIS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GIS技術改變圖書館傳統的圖書資源信息管理方式,使信息管理由關系數據庫領域進入到空間數據庫的領域,既保留MIS系統的優點,還可將整個圖書館信息管理模擬到可視化環境中,同時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分析處理能力。筆者旨在喚醒新疆圖書館界對GIS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并希望疆內圖書館應用該技術,結合本館實際,以讀者的信息需求為中心,為讀者的文獻資源借閱、可視化服務和虛擬現實服務提供最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喬紅霞.論三維架構下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以海南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為研究對象[J].圖書館, 20011(6).
[2]王思敏.地理信息系統在圖書館應用的研究綜述[J]. 圖書館學刊,2012(6):141.
作者簡介:趙劍鋒(1978-),男,碩士,新疆大學圖書館館員,從事古籍整理、研究與數字化;
韓延彬(1975-),女,碩士,新疆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從圖書館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