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偉 馬學峰
摘 要:作業是學生給老師的一份答卷,反應出學生對學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是抄襲作業是小學數學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作為老師要找準原因,對癥下藥,采取各種有效途徑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學習數學,減少抄襲作業的現象。
關鍵詞:農村 數學作業 抄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教師每給學生布置作業,目的就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一部分學生為了應對教師的檢查,就會照搬別人的作業。由此,作業的作用和布置作業目的目的就會受到影響。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影響教師的判斷,對培優扶困做出盲目的安排;其二就是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習成績。
一、作業的意義和價值
1.作業是學生交給老師的一份漂亮的親自動手制作的禮物,是老師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收獲情況,查漏補缺的過程。
2.作業是學生自我檢查的一種手段,通過做作業可以查漏補缺。
3.通過做作業可以開動大腦的思考,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變換搞熟練、把數量之間的關系搞明白。
4.做作業可以鍛煉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數學作業的抄襲現象在農村回民小學的具體表現
1.家庭因素
在農村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都有爺爺奶奶照顧,由于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過分溺愛而養成了許多壞習慣。還有的農村孩子的家庭負擔本來就重,孩子們回家后既要做家務又要寫作業,無形當中,枯燥乏味的作業就成了孩子們的負擔。不寫作業又過不了老師那一關,為了完成任務,只能抄別人的作業了。
2.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學習基礎薄弱。有些孩子的學習困難是從低年級就積累下來,底子薄,能力弱,自主完成作業的能力差。有些學生耍小聰明,上課不專心,發言不積極,思想開小差。有的甚至沉迷于網絡,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玩游戲而選擇了照抄別人的作業。
三、農村回民小學數學作業抄襲對策研究
1.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注
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要掌握留守兒童的詳細信息,針對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找到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有影響因素,制定措施,嚴格落實,為每一位留守兒童營造出健康成長的環境。
2.從思想教育和學生管理入手
做好雙方的工作。要做到兩頭堵,從學生照抄的人和被抄的人入手,指出這樣做的危害性,鼓勵同學之間的良性合作學習。 小學生之間也有小群體,平時在一起玩得好的經常有互助行為,抄作業也多是抄好朋友的,被抄者出于善意的學生多。當老師發現照抄作業的現象后,要從正面加以引導,批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以說服教育為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明利害,引導良性合作。
四、弄清原因,對癥下藥
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愛好,好學生,充滿自信,課堂是他們的舞臺,希望能展示他們的風采,他們習慣在課堂上享有那種優越感、成就感。
1.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嚴禁對學生使用侮辱性的語言或者對學生采取一些不當的懲罰行為。要想辦法讓學生相信教師,不要和學生處在對立面,親其師方可信其道。
2.正面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心與心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會使學生產生溫暖的感覺。教師應該放低身段,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就行和孩子拉家常一樣,讓學生愿意聽取老師的教會。鼓勵學生“你能行”,“你不比別人差”,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3.作業盡量當堂完成
在數學教學中,每堂課都有相應的作業。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地考慮孩子們能量的大小,作業量大了,優生的優勢凸顯,其他學生的負擔加重;少了,優生吃不飽。所以布置的作業不應當成為孩子們的負擔,全面考量每一個學生的能量,設計合理的作業,讓孩子們能當堂完成,避免照抄現象的發生。
五、教師應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喜歡一門課程的背后都是喜歡這門課的任課教師。所以,教學中要和孩子們交朋友,讓孩子們喜歡你,親其師信其道。提高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多研究教材,多鉆研教法,把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孩子們就從被動的學變成主動地學,從不喜歡學變成喜歡學。
1.學會公正
作為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是他們的通病。這就會影響孩子們在老師心中的地位,老師喜歡的學生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其他活動中,受到的關注會多一些,機會也就會多一些,相反老師不喜歡的學生,方方面面的機會就會少一些。我說的這些話可能有些片面性,但不可否認這種現象的存在。而恰恰是這種偏愛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顯示平。十根手指有長有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教師應該正確的對待每個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多以正面引導為主,讓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老師的關注。孩子們的進步大了,不好的習慣也就少了。
2.學會寬容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小學生了。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進步;寬容學生的任性和調皮……但是說得容易做得難,有時一下氣頭上,忍不住就會生氣發火,誰都會出現過這種情況。如果有類似現象要冷靜去處理,不防換換方法。我曾經遇過這樣一個學生,他在班里自己不好好學習還影響別人,調皮、搗蛋,上課時有時還出個小“洋相”,就連班里值日表上安排的值日生都跟自己沒關系。平時班干部都告他的狀,對他的意見很大。有一次我對他笑著說:“男子漢怎么能不承擔自己的責任呢?”他有點驚訝!一下子受寵若驚,趕忙向我保證從此以后不再犯錯了,雖然后來他也在斷斷續續犯錯,但是每次在我知道前他都會主動向我認錯,我想這也是一種進步吧!
3.學會幽默
在我帶過的學生中有不少學生說特別喜歡聽我講話,因為我總是喜歡給他們講很多事:有講我的親身經歷、有講故事、有講笑話,在講這些事的過程中,主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4.學會交流
老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良師益友。
5.學會鼓勵
在課堂上,筆者盡量精講多練,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機會。例如:在上梯形面積這一課時,我讓每個學生都準備好兩張紙,要求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參與,進行面積推導。當然,好學生自然沒問題,但有一部分同學根本就不自信,不敢走上講臺來,為了達到我的要求,他們就同桌兩個人商量,一起上講臺,進行演示,雖然結果不太令人滿意,但是我還是給了他們鼓勵和表揚,因為他們參與了課堂活動,融入了這個課堂。步伐雖然小,但畢竟是邁出去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線的老師誰都希望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都希望把課上好,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