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惠茹 陳俊龍
摘 要:居民環保意識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環境狀態。因此,增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有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本文從環境保護的意義出發,通過分析居民環保意識培養的重要性,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聯以及馬爾代夫環境保護現狀,結合當前馬爾代夫面臨的環境問題提出了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馬爾代夫 環境保護 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X-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2
一、環境保護的意義
環境保護指的是人類為改善現有的生存生態環境狀況,協調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保障社會和經濟得以長久發展而做出一系列行動的總和[1]。
隨著全球經濟和科技力量的不斷雄厚,工業、農業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對降低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人們生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2-4]。民生關注熱點問題主要傾向于環境保護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策略,力求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提高生活品質[5]。從當前環境保護現狀來看,環保政策的實施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生存環境、保護生命安全,還有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6]。
第一,環境保護抑制環境惡化,消除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使得環境可以更好地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相適應的基本需求??傮w而言,環境保護就是利用環境科學技術和相關理論來有效利用資源,促進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第二,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生產發展、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最有利的物質保障。離開生態環境,人類不可能得到繁衍生息。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和農業向生態環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和廢棄物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對空氣、水和土壤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生態系統也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土地沙漠化問題日益嚴重。因此,保護環境和保護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提。第三,對于全球各個國家而言,環境保護價值體系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環境污染現狀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中不容忽視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環境問題是各個國家不可懈怠的任務。
二、居民環保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居民環保意識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環境狀態。因此,增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有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來說,環境保護都是基本國策,不僅和政府、環境專家以及行業人士相關,也離不開億萬公眾的支持和參與。
環境保護意識是在生態倫理上建立起來的生態文明,前提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和人們生存的基本要求,從本質上來說,環境保護意識屬于生態倫理。環境保護意識由環境保護認知、環境保護體驗和環境保護行為傾3部分構成,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在面對環境污染問題時的自覺性越來越高,可以理智地做到面對環境信息,評價環境污染事件,控制自身危害環境的行為。
此外,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還有利于提高公眾在環境保護行為中的參與度。當前還存在某些公民沒有充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也沒有承擔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對環保認識不夠深刻,環保意識較為淡薄,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環境保護制度、策略執行的阻礙。因此,增強居民環保意識是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
三、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
生態旅游的概念最早是在墨西哥國際環境保護大會上被提出來的,具體指的是將自然風光、地方特色文化風情作為旅游資源,在保護自然環境和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增強游客環境保護意識,促進旅游資源的健康發展。
自生態旅游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得到了旅游開發人員、研究人員以及規劃人員的高度重視。當前生態旅游已經逐漸成為旅游行業的風向標,也被稱之為“綠色旅游”。但在實際中,旅游區域本身就屬于環境敏感區,開發旅游行業對環境造成破壞是有目共睹的。生態旅游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是任何旅游活動都有可能會對陸地系統和水資源系統造成惡劣影響,土壤、濕地、沙灘、沼澤地以及天然洞穴等都可能遭受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旅游沖擊。土壤遭受到破壞以后,土壤的化學成分、結構等基本性質也會發生變化,生態旅游區域內游客的任意踐踏、采摘等活動也會破壞地表植被,且生態旅游區域經常出現因人為因素而引發火災。
四、馬爾代夫環境保護現狀
馬爾代夫是印度洋海島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同時也是全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據當地資料記載,2006年之前來馬爾代夫旅游的客人幾乎全部都是歐洲人。自2007年至今,馬爾代夫和中國開通飛機航線,且馬爾代夫對中國游客執行護照免簽機制,減少了中國人出入馬爾代夫的出入境手續,到馬爾代夫旅游的中國游客僅僅在一年的時間里增長了近2倍之多[7]。
馬爾代夫以珊瑚礁島為主,所有群島的海拔高度甚至不到1米。整個國家所有島嶼中最高的島嶼也僅僅有不到3米的海拔高度[8]。因此,馬爾代夫各個群島,甚至整個國土都隨時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馬爾代夫島嶼在全球變暖的形勢下是十分脆弱的,當前,馬爾代夫首都僅用不到六平方公里的面積就集聚了全國近一半的人口,首都城市周圍被許多水泥樁子圍繞成了一個防水堤壩,以免受到洪澇災害的沖擊。但盡管如此,被無數水泥堤壩包圍的首都依舊面臨被淹沒的風險,很難抵擋洶涌而至的海水。除了首都之外,在全部約200個島嶼中,近四分之一都面臨被侵蝕的風險,其中17個島嶼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才不會被海水淹沒。除了面臨家園被海水淹沒的風險之外,許多海島居民地下飲水資源也在日益枯竭,這部分居民還面臨飲水困難的問題。
和其它生態旅游區域相同的是,馬爾代夫也面臨許多環境問題。馬爾代夫境內許多旅游區域將珊瑚石用來建筑房屋,破壞了當地珊瑚礁的結構。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多,馬爾代夫地區所遭受的環境問題也依舊面臨日益嚴重的趨勢。游客進行水上活動或乘坐游船等會對水中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水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破壞,也有部分游客在旅游區域內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加劇了環境污染程度。還存在一些如小吃攤位等設施也會對旅游區域環境質量造成影響,由此可見,游客介入勢必會對生態旅游區域的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干擾。游客活動對旅游區域環境造成破壞主要體現在大量固體垃圾的誕生,部分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的游客隨意胡亂丟棄垃圾,污染土壤和水質;部分不文明游客的行為舉止也會影響旅游區域居民的行為習慣、人文精神以及生活習慣。因此。生態旅游區急需要環境保護。
為了保障環境質量,政府環境保護部門規定了度假旅游區域建筑建材的使用范圍,盡量降低建筑材料和島嶼環境的不相容性,例如使用熱帶雨林氣候生長的樹木、茅草等作為建筑材料。當前政府也推薦旅游區域采用進口建材,盡管價格相對較高,但也可以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系統。馬爾代夫執行飲水供應政策、地下水限制開采政策、屋頂蓄水政策以及海水拖延技術措施來改善居民用水困難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固體廢棄物處理措施,限制海水區域廢物焚燒,塑料用品嚴禁在海水區域焚燒處理,空瓶和空罐必須經過壓縮處理后才能廢棄等;還有一系列廢物循環利用系統在研發過程中。
除了以上環境保護策略以外,馬爾代夫政府環境保護部門還采取海洋生態管控政策,嚴禁游客到珊瑚礁區域進行活動,禁止游客買賣烏龜、收集貝殼、珊瑚以及將要生產的龍蝦等,以此來維護整個島嶼的生態環境系統。
五、馬爾代夫居民環保意識的培養策略
馬爾代夫作為當前深受熱捧的全球生態旅游基地,由于將旅游業作為經濟產業而對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僅和游客不文明的行為舉止有關,也和當地居民意識息息相關。因此,增強當地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有助于感染游客,也有助于當地環境質量的改善[9]。
1.增強當地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力度
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馬爾代夫當地居民環保意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梢越柚娨?、雜質、廣播以及公益廣告等媒介,開設環境保護專欄,向居民和游客普及環境保護知識,介紹環境污染對生態、人們生存造成的惡劣影響。培養居民節約資源和有效利用資源的意識,盡可能使環境保護融入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居民來約束游客,使全民共同參與到馬爾代夫環境保護工作中來。
2.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增設環境保護課程,從小培養居民環境保護意識
青少年學生是每個國家未來的希望,加強青少年環境保護意識,組織其參與環保宣傳活動,在教育中設置環境保護課程,使其從小養成環保習慣,從小認識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將環境保護落實到學習和日常生活中。
3.倡導居民養成綠色生活的習慣
政府部門可以指定相關政策,將商家無償提供的一切方便材料轉化為有償制度。比如說居民到商店購物時,手提袋自費,以此來降低塑料袋的使用率和浪費率,減少白色污染。在居民生活區域設置垃圾回收站,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開放置,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力度,對污水排放、污染物丟棄等不利于環境問題改善的活動及時制止,及時清理門前垃圾。
4.政府職能部門導向作用
在生態環境系統保護領域,政府機構和相關環境保護部門是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直接相關人員,也是最有利的主導者。因此,馬爾代夫國家政府機構和環境保護部門應以身作則,盡全力協調好旅游企業、個人、游客的關系,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 提高馬爾代夫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輿論導向、行為導向的作用。
六、結語
環境保護意識是社會和諧、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里程碑,居民環境意識和工業、農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思維意識等有直接關系。馬爾代夫作為全球著名旅游區,環境面臨日益嚴重的問題,因此,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政府機構和環境保護部門應結合環境現狀和當地風俗習慣,制定措施來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糾正不良行為方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李輝,王黎囡,張磊.文物建筑周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旬陽蜀河古鎮保護規劃的思考[J]. 建筑與文化, 2012(7):90-91.
[2]劉云霞.不同職業群體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特征分析——以沈陽市居民為例[J]. 環境保護科學, 2013, 39(4):104-107.
[3]王榮興,明旭, 蔡金紅,等. 屏邊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社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調查[J].林業調查規劃, 2011, 36(2):77-84.
[4]吳曉青.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旅游健康發展[J].環境保護, 2006(9a):15-20.
[5]劉飛.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與生態環境保護[J].自然科學:文摘版:00178-00178.
[6]申燕萍.基于博弈論的生態旅游環境保護規劃政府規制效用分析[J].生態經濟(學術版), 2010(1):198-200.
[7]閆婕.馬爾代夫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 2014.
[8]喬宇靜,胡文君.馬爾代夫旅游模式對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啟示[J]. 熱帶農業工程, 2009, 33(6):57-59.
[9]劉波. 淺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 2011(7):66-67.
作者簡介:廉惠茹,(2000.10-),女,朝鮮族,吉林省延吉市,劍橋伊利國王學校, 研究方向:生物科學。
陳俊龍(2000.6-)男,漢族,重慶人, 高中,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
管培辰(2004.12-),男,漢族,上海市,上海市美高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