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佑,石芳權
(西和縣畜牧獸醫局,甘肅 西和 742100)
動物衛生監督是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對動物及其產品進行檢疫和對動物防疫、質量安全進行監管的一種行政行為。其中,動物檢疫是防止動物疫病傳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對維護社會繁榮和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縱觀國內外動物疫情嚴峻形勢,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依然復雜而艱巨,如何建立動物衛生監督體系長效機制,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國家全面推進體制改革以來,甘肅省體制改革基本輪廓已成型,但尚未完成,特別是縣一級改革相對滯后,按照全市體制改革文件要求,非行政單位不再設局,獸醫部門歸口農業農村局,為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無行政執法權;根據動物防疫法相關規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開展執法工作。目前,西和縣這項職能尚未劃轉,人員、機構設置和制度建立正在改革中,影響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是產地檢疫方面。動物及其產品檢疫的重點在基層,目前,大部分鄉鎮獸醫站設施陳舊,檢疫檢測設備缺失,檢疫程序與制度不完善,電子出證問題頻出,檢疫合格證出具只憑借免疫檔案、消毒證明等依據;畜種的健康情況也基本上是肉眼觀察確定個大概,畜禽帶疫帶病隱患大,檢疫存在紕漏。二是動物免疫標識。2007年以來,我國建立畜禽標識及可追溯系統,由于數據庫、設備及技術等方面因素,這種體系建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各地成功率不到三分之一。而在基層防疫過程中,部分畜種也沒有強施耳標,加施的耳標也易磨損、脫落,對產地檢疫工作帶來麻煩,不能識別追溯,只能重新補施耳標。三是屠宰檢疫。檢疫工作由官方獸醫實施,肉品檢驗工作由屠宰場實施,檢疫檢驗配套設施不完善,屠宰檢疫使用“一把刀、一個鉤”,重點以眼觀為主,有的則難以鑒別,爭議較大,對潛伏期內的病癥也無法檢出,檢疫質量受限,從而達不到檢疫的真正目的,直接影響檢疫結果的科學性和嚴肅性[1]。
一是動物衛生監督人才隊伍缺乏。全縣基層隊伍中專業技術人員少、工勤崗位人員多,年輕人才少、年齡偏大的占多數,官方獸醫、具備執法資格的人員更少,人員工作能力和執法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二是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環境差,執法人員面對的是屠宰場、動物販子與養殖戶,大多文化較低、法律意識淡薄,很難配合監督檢查與執法工作。三是行政執法本身就面臨很大困難,涉及處罰、罰款等強制措施,容易受到經營主體的阻礙甚至刁難,再加上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與行政處罰認識不夠,往往都是從輕處理,批評教育的多、立案處罰的少,造成違法行為“屢教不改”的被動局面。
部分市民對畜產品檢疫、檢驗了解不充分,對食品質量安全意識差,有的購買畜產品無視檢疫標志、有效證明等證件的存在,從側面助長了私屠亂宰、非法經營分子的氣焰,未經檢疫或不合格產品就有了市場,擾亂了正常交易秩序,也給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帶來負擔。
無論體制如何改,職責如何劃分,檢疫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職能不能缺失,關鍵是將主體資格賦予給哪個部門。根據《動物防疫法》規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對動物、動物產品實施檢疫監督與執法。現在縣級正在進行機構改革,縣農業農村局為縣級行政單位,其所屬單位縣畜牧獸醫站從法律上不具備實施動物檢疫與執法資格,這就是說要理順體系建設,無非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保留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承擔這項職能;二是組建一個新的執法機構,承擔動物檢疫監督與執法職能;三是受縣農業農村局委托,并在其監督下行使該執法職能。因獸醫專業性強,從事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鄉鎮級作為縣級部門的派出機構,應該保留與鞏固,確保基層隊伍的穩定。
依托國家重大項目和獸醫專項政策的扶持,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成縣、鄉兩級獸醫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縣級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鄉鎮級檢測站;為基層人員配備執法取證、交通工具、快速檢疫監測儀和專業防護設備,進一步提升整體裝備和技術水平。緊盯短板,建立健全動物落地監管、電子出證系統和畜禽免疫標識追溯系統,做到上下有章可循、政令暢通。同時,嚴格遵守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產地檢疫規程、屠前檢疫監督與同步檢疫等規章制度,做到程序化辦理、操作步驟到位、記錄痕跡完整、規范化出證和無害化處理,不斷提升檢疫監督過程中的技術含量和工作效率。要確保充足的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經費和執法辦案經費,將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加強獸醫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一支有技能、有能力、作風良好的專業性隊伍;要積極吸收年輕、高素質人才隊伍,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確保新舊“血液”的更換,防止官方獸醫年齡結構老齡化。二是利用各種形式與資源,為基層隊伍創造深造機會,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加強對基層獸醫隊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著力提高基層隊伍業務水平和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其政治、廉潔、服務與執法意識,促進工作質量與實效,減少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三是完善各項制度,建立獎懲機制,不僅要加大對獸醫隊伍違法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更要積極表彰在動物衛生監督中工作突出的人員,要實行業績與績效、職稱掛鉤,建立獎懲機制,增強工作隊伍的凝聚力。同時要留得住基層人才,獸醫主管部門要積極向有關部報告,爭取解決基層工作人員獸醫衛生津貼,提高工資待遇,以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積極性。
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門應加大技能培訓和政策宣傳,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現代化傳媒工具進行廣泛宣傳,講解法律法規政策與檢疫檢驗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意識、經營主體自覺守法意識和全民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經營主體要自覺遵紀守法,弘揚社會正能量,切實提高主體責任意識,杜絕使用違禁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按有關要求履行動物及產品檢疫申報、檢驗檢測等職責,積極主動接受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消費者要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切實提高現代生活質量,不買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畜禽及產品,不貪圖便宜購買劣質甚至病死畜產品。同時,暢通舉報與投訴渠道,取得廣大民眾共同監督良好氛圍。
綜上,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事關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廣大民眾生命安全,因此,各級政府及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健全機制,穩定隊伍,廣泛宣傳,形成合力,做好這項工作。尤其是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針對問題短板,狠抓整改落實,不斷提升動物檢疫、衛生監督執法與管理整體水平,建立長效機制,切實保障動物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