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海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西鞏驛鎮畜牧獸醫站,甘肅 定西 743000)
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在多個方面影響著養牛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應從場址選擇、生產環境、規劃布局等方面改善牛規模養殖場基礎設施。場址要科學合理,應該建在空氣流通條件較好、地勢較高、空氣干燥、背風向陽的地方。并且要調查當地地下水文分布情況,保證緩坡坡度應在1%~3%,同時還要避免將場址選在地質災害頻發地區。從地形層面來看,場址周圍應保證地形的開闊整齊。場地形狀以正方形或長方形為佳。應該規避狹長區域或多邊角區域。另外,場址要選擇在水源充足且衛生條件較好的區域,這樣有利于保證人和牲畜的飲水安全。
“四區分離”應該作為牛規模養殖場廠區規劃布局的設計原則。作為牛規模養殖場的核心,生產區不僅要規劃運動場、牛舍、積糞池等設施,還要規劃配套的生產輔助區域。該區域內,應包含干草棚、飼料加工車間等設施,并且需要將這些設施建設在地勢較低的區域。管理人員生活工作的管理區,應該具備檔案室、實驗室、辦公室等辦公區域。養殖場往往需要工作人員二十四小時值守,養殖場應該合理設置職工生活區,并將其建設在地勢較高且位于上風向的區域。獸醫診療室、污水處理池、隔離舍等無害化處理設施應該規劃在地勢較低處。
場區規劃建設應該有利于牛群生長和飼養人員開展工作。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溫度、濕度、密度、 陽光、水質、空氣等要素。18~26℃是牛舍最適宜溫度范圍,65%~80%是牛舍最適宜的濕度范圍。牛的飼養密度則需要根據肉牛的體格及品種進行確定,飼養人員也需要對肉牛進行分群。光照條件需要是讓人員根據肉牛種類和牛舍建筑特點進行設置。牛舍的水源也要保證水質的安全和衛生。在通風換氣方面,牛舍要具備擴散硫化氫、氨等有害氣體的條件。另外,牛舍內還應該布置噴霧消毒設施。由于消毒劑大部分為過氧化物,所以消毒劑能夠氧化有害氣體,從而起到過濾牛舍空氣的作用。
分析牛規模養殖常見疾病時,飼養人員可以從規模牛場代謝病、群發病、常發病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當規模牛場的牛出現常發病時,飼養員可以從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方面切入分析。當出現消化系統疾病時,牛往往會出現便秘、腹瀉、前胃遲緩等癥狀。飼養員一旦發現牛出現這些癥狀時,就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控制牛的疾病病程。牛常發的呼吸道基本包括感冒、肺炎、咳嗽等。對于控制呼吸道疾病,飼養員可以通過改善環境質量和控制環境溫度控制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當規模牛場群發病出現時,飼養人員可以以寄生蟲病、傳染性疾病、中毒病等方面為切入點進行分析。而傳染病的類型往往包括口蹄疫、支原體肺炎等。“早、快、嚴、小”可以作為處理傳染性疾病的工作原則,對牛的疾病進行綜合防控。牛的寄生蟲病主要是由血液原蟲病、疥螨等寄生蟲引起的。對于防控寄生蟲所引起的疾病,飼養人員應該定期對牛進行驅蟲作業,并搞好牛舍的衛生和清潔工作。霉菌毒素中毒及棉餅中毒是牛主要的中毒類型。嚴格控制飼料質量是控制中毒病的有效手段。精料過食綜合征、酮病及佝僂病等是規模牛場代謝病的主要類型。飼養人員合理配置飼料,保證飼料營養均衡能夠有效預防此類病癥的發生。
強化檢疫及隔離、嚴格消毒制度、依據程序治療是科學防治牛規模養殖場疾病的重要原則。消毒殺滅病原體是控制傳染病及寄生蟲病最好的措施。在購進肉牛時,應規避牛疫區,并做好相關疾病的檢疫工作。應對進場車輛提前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傳染病的入侵。在肉牛入場后,應對其集中化的隔離飼養。一旦發現有病牛存在,要及時確定病牛病因,并選用適當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的整體過程應嚴格依據科學的治療程序進行。飼養人員也應結合病牛病因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藥物,用以規避藥物的濫用。并保證肉牛在休藥期后出欄。
牛規模養殖場的規劃與建設,應該保證地質、地形、水源等條件滿足牛規模的實際需求,并對各個功能區進行合理劃分,從而達到改善牛生活環境的目的。對于常見疾病的控制,飼養人員應該了解常見牛規模養殖基本的規律和特點,并選擇科學有效的防控治療措施,從而消滅病原體,做好病牛的隔離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