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佩云
?
食用菌渣循環再利用探究
閻佩云
(商洛學院 陜西商洛 72600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多元化和經濟型的產業在不斷興起,食用菌作為經濟效益高、原料來源廣泛的經濟作物,已經在我國部分地區形成了支柱型產業。我國一直是食用菌生產大國,食用菌的出口量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怎樣才能提高食用菌渣的循環利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是文章重點探究的問題。
環境效益;食用菌;菌渣;循環再利用
食用菌渣作為食用菌生產后留下的廢棄原料,具有兩面性。如果不能加以合理利用,不僅會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還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相反,如果能夠重視起菌渣的循環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此,對食用菌菌渣循環利用方式加以探討,旨在能夠提高環境和經濟效益。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近些年隨著食用菌栽培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產生出越來越多的食用菌渣,這些食用菌渣如果不能夠得到合理的處理、進行有效的利用則會分散到人類生活環境中,不僅僅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同時這些食用菌渣容易發生霉變,污染水源和土地資源[1]。此外,由于春秋季節風沙較大,霉菌孢子會飛散到空氣中,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對環境造成污染。不僅如此,在有些地區食用菌渣隨處堆放,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會導致大量的有害細菌的滋生,為病菌提供了繁殖的場所,給人們身體健康和環境帶來了很大影響。因此,處理好這些食用菌渣是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必然舉措。
食用菌渣在培養食用菌后,依然富含大量有機物質,比如:木質素、粗蛋白、粗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等。另外,食用菌廢渣中還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沒有被完全吸收的營養物質如果進行再次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提高食用菌渣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在提高環境效益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減少食用菌渣對環境的損害[2]。
食用菌渣由于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后,則可以作為良好的有機肥制作材料。我國對食用菌渣的再利用研究還不是很完善,在經過食用菌培養后,廢菌渣大多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在循環利用方面具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3]。
食用菌渣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肥料重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具體制作方法可以將食用菌渣經過分揀和篩選破碎后,調配合理的碳氮比并加入活性菌種,通過高溫腐熟發酵制作成有機肥,在進行農業種植時,加入有機肥不僅僅能夠提高果蔬等農作物品質和產量,還能夠減少化肥的用量,提升農業的綠色環保。
食用菌渣發酵有機肥后應用到土壤環境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促進土壤有機物質循環,增加土壤的微生物量。同時,由于其含有大量也有營養物質,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補充。據有關分析表明,在不重視有機肥使用的地區,農田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會大量下降,土壤的養分大量減少。同時,土壤中的微生物指標也影響著土壤生態,在國外很多學者已經將微生物的相關參數作為土壤活性性質評價指標之一。因此,食用菌渣發酵有機肥后施入土壤對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活性和質量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在農業生產中,土壤的肥力受到土壤溫度和水分的影響較為明顯。土壤溫度主要來源于陽光,而植物的生長多要依賴于土壤的溫度,土壤的溫度又與濕度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地溫上升,土壤水分也比較活躍,直接影響著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養分的分解轉化,關系到土壤的透氣性。腐熟的食用菌渣施入土壤對保持土壤溫度和水分具有很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干旱幾率的發生,提高土壤中養分的含量。將食用菌渣覆蓋在土壤表面,會形成土壤和大氣交換水分和熱量的中間層,可以保持水分,減少土壤中水分向大氣中散失,調節地表濕度的同時,為土壤溫度起到保護作用,從而提高植物根系的生長,促進植物生長[4]。
在我國很多食用菌產業基地,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循環利用鏈條,食用菌渣廣泛應用到了養殖業,比如在我國南方,很多食用菌的培養基是用甘蔗和農作物秸稈經過粉碎而成,這些食用菌渣經過發酵,使內部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都得到了更好的分解,提高了食用菌渣中可供畜禽直接吸收的礦物質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應用到了飼料配制中,不僅僅能提高飼料的養分,降低飼料的成本,還能夠提升飼料的風味。香菇和金針菇的培養基是采用大量木屑、棉籽殼、玉米粉等物質,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將這些食用菌渣用于畜禽的養殖,不僅僅能夠加快畜禽的生長,還能夠有效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畜禽的健康狀況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一方面解決了食用菌渣處理問題,另一方面也節省了大量飼料上的投入,降低了養殖的成本投入,提高養殖業的收益。
食用菌渣不僅能夠加工成為養殖業使用的飼料,也能夠作為養殖業圈舍鋪墊材料。食用菌渣大多采用的是植物秸稈粉碎后材料,在動物圈舍鋪墊中,具有很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同時,還為圈舍提供松軟的地面環境,為家畜休息提供較好的場地。動物的糞便經過與食用菌渣的混合,可以作為很好的農家有機肥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我國很多食用菌生產基地已經將食用菌渣作為燃料使用。食用菌渣大多具有很好的可燃性。食用菌渣不僅可以直接用于燃燒提供熱能,還能夠通過能源的轉化,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比如將食用菌渣與秸稈等植物莖葉材料粉碎混合后,通過汽化爐進行氣化產生可燃燒氣體,可以應用到生活中,提供熱量和作為生活用燃氣。此外,食用菌渣還能夠用于生產沼氣,產生的沼氣能用于燃燒使用,同時產生的沼液和沼渣也能被用于農業生產,作為有機肥料加以應用。
要解決食用菌渣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就要結合地區食用菌產業,培養和開發相關的養殖業和有機農業,形成再利用和再循環產業配套和系統。農業產生的秸稈、玉米芯、棉籽殼、鋸末等應用于菌類的培養,產生菌渣用于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和提高,養殖業產生的有機肥料再回饋農業生產,只有形成這樣良性的循環才能夠促進環境效益下的食用菌渣循環利用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帶動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
[1]李用芳.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J].生物學通報,2001,36(3):44-45.
[2]黃秀聲,翁伯琦,黃勤樓,etal.食用菌菌渣循環利用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影響與評價指標[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10(22):268-271.
[3]張亭,韓建東,李瑾,等.食用菌菌渣綜合利用與研究現狀[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7):146-150.
[4]周祥,嚴媛媛,陳愛晶.食用菌菌渣資源化利用研究進展[J].食用菌,2018(1):9-1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26
商洛學院2018年橫向項目(2018HXKY010)。
閻佩云(1986- ),女,漢族,陜西西安,碩士研究生學歷,助教,植物營養方向。
S646.9
C
2095-1205(2019)04-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