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為
?
數字媒體在農業廣告傳播中的優勢和作用
吳為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荊門 448000)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關注怎樣運用數字媒體信息技術更好的傳播農業信息,從而達到宣傳、推廣農業的目的,促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率,讓國內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早日與國際相接軌。科技與農業的充分結合,將會對農業帶來積極的影響,在這其中數字媒體是農業推廣中信息傳播的一項重要組成,能夠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優化的快速發展。
數字媒體;農業;廣告傳播;優勢
在我國的建國初期所使用的勞作方式試生產隊模式,就是由農村人民公社組織生產隊進行集體勞動的一種生產模式。由此可見,國內的農業信息化傳播工作的起步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比較晚,其在國內真正的起始時間大約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當時的農業廣告傳播形式比較單一,例如:廣播、黑板報、宣傳冊等[1]。伴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利用數字媒體傳播模式來宣傳農業知識。迄今為止,仍然有很多縣級的地方電視臺還在使用圖文配朗讀的方式在電視節目上對農業知識進行推廣。
我國人口總數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農業人口,農業人口具有以下特點:居住地不密集,平均文化水平較低,科學文化素養較為落后。對于這類人群,不適合使用文字或者敘述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知識的推廣。以傳統農業廣告傳播的方式來看,其方法有限,形式有限,使廣告理念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造成了農業廣告傳播的困難。在實際生活中,一般都是由政府事業單位或者相關社會組織為農業知識傳播方,傳播的受眾面為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群。傳播的形式大多為傳統媒體,例如:電視節目、廣播節目、廣告宣傳車、海報等。雖然覆蓋面很廣,但是不能輕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國內農村區域經常使用的農業廣告傳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區域廣播、社區宣傳欄、農業講座、墻體廣告等[2]。這些傳播方式都比較落后,農業廣告傳播的效果并不好,其中的內容也有待加強,無法達到初始時開展農業廣告傳播的目的。并且其受眾面多為文化水平較低、科技觀念較為落后的人群,這些方式過于書面化,不利于這類人群理解農業知識。
通過對數字媒體農業廣告傳播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其本質就是利用各類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與現代的宣傳手段,將農業相關的知識與信息傳播給“三農”。農業相關信息當中包含了很多內容,例如:農業種植經驗、農業相關政策、農作物種植技術、農產品市場行情等信息。數字媒體會成為聯系信息發布組織與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交流樞紐,為農業信息的發展提供有力渠道。
我國的數字媒體自是自20 世紀末期開始發展,發展至今相關技術的使用已經非常成熟,相關載體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例如:手機、PC端、移動數字廣播電視等。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數字媒體傳播的方式會變得更加多樣化與智能化,在互聯網上進行農業知識的傳播會更加廣泛。
數字媒體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與數字化技術,拋棄了傳統廣告傳播模式的宣傳方法,由以前的“一對多”轉變為“一對一”,能夠更清晰、更具體的向信息接受者傳達相關信息,降低了受眾群體接收信息的難度[3]。數字媒體廣告傳播相對于傳統的廣告傳播來說,具有更多的優點,其時效性要明顯優于傳統方式。除此之外,數字媒體所傳達的信息的內容更加立體、通俗易懂,可以使受眾人群更輕松的獲取到農業行業相關信息,有利于農業信息的傳播。
農業相關信息與知識的宣傳,對于農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這種經濟市場動蕩較大的時期,要促進農業的進步,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更加精準的掌握市場當中的信息、農業技術的發展,更好地把控農業的發展方向。由此可見,注重農業廣告傳播的時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必要對這方面進行加強。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人們在社會中接受到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審美水平越來越高,興趣愛好也更加多樣化,傳統的農業廣告傳播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大眾的需求,鼓噪乏味的宣傳版半包與廣告已經不能引起受眾人群的注意,因此必須要對廣告的傳播方式進行改變。數字媒體技術在農業廣告傳播中的使用,能夠豐富傳播方式,提起人們對農業知識的求知欲,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業廣告傳播的傳播效果。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在“三農”問題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財力進行扶持,農村產業的結構進行了優化改革,農業行業黨總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開始快速發展,“農民”這個詞語不再是單純形容農作物耕種人員,還包含了農產品加工員工等勞動角色[4]。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數字媒體技術在農業廣告當中的應用會更加成熟,從而滿足不同人員的個性化需求,促進農業信息傳播的發展,為形成農業科技化傳播做出一份貢獻。
數字媒體與普通的媒體傳播模式相同,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例如:信息采集能力要弱于其他的傳播方式,因為數字媒體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網絡,很多網絡媒體都沒有配備專業化的信息采集團隊;在內容方面,由于上述的采編的不足,網絡媒體大多數傳播的信息都是在傳統媒體獲取的“二手信息”,競爭力較弱,信息的獲取時間要更長;在公眾形象方面,數字媒體的大多數存在于網絡,人們經常會對網絡信息產生質疑,大眾對于數字媒體的可信度更低,因此,網絡數字媒體還需要繼續努力。
農村區域在某些方面要落后于城市,在交通與環境方面的差異體現的較為明顯。對于一些較為落后的農村區域,其社會變動性較低,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居住的也較為分散,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更少。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區域的信息傳播環境更加惡劣。農業相關信息的傳播方式也就有限,也就說明現階段數字媒體要與農村區域進行充分的結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數字媒體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上述內容對數字媒體與農業廣告傳播的分析可以發現,數字媒體技術在農業廣告傳播中的使用,有效的提升了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質量與速度,但是就目前狀況來看,由于部分農村的基礎設施、文化水平等相關因素不能達到要求,數字媒體的對于其影響還要再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顯現出來。
經過對上述內容進行總結,數字媒體稱為宣傳農業科技信息的主要傳播媒體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我們相信,在經過國家不斷的建設、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之下,數字媒體形式稱為主流宣傳農業信息的一天終究會到來,農業也會越來越向著科技化發展,農業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1]李兆鋒.數字媒體技術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3(4):236-237.
[2]張南.論數字媒體藝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4(3):170.
[3]張海東.數字媒體時代的科技信息服務[J].熱帶農業工程,2012,36(5):26-29.
[4]蘇志巖.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特征及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8):191-19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44
吳為(1995- ),男,漢族,湖北潛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技術。
F713.8
C
2095-1205(2019)04-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