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漾

歷史上,地球一共發生了五次物種大滅絕,而現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可能正在發生。
在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的紅色名單中,已經有許多物種被歸類為瀕危物種,并且有些物種正漸漸走入瀕危物種的范圍圈里。在物種大滅絕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我們應盡可能地保護哪些物種?
我們最喜歡的?
如果讓你捐錢去拯救一種物種,你會選擇熊貓還是青蛙?海豚還是鱷魚?大多數人會選擇更加討人喜歡的物種。
這種選擇有時候會對科學家們要拯救哪些物種產生影響。一個受人喜愛的物種,往往可以獲得更多支持者的資助。由于拯救某個物種必然需要大量經費,討人喜歡的物種會得到更多的經費支持。因此,在經費充足的條件下,科學家無需考慮費用,可以采用任何最先進、最有效的技術,來拯救這些物種,所以這些物種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救助。
比如那些看上去毛絨絨、圓滾滾的熊貓,它不僅成功俘獲各國人民的喜愛,還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知名標志,成為了物種保護的首選之一。
食物鏈最上層的?
保護食物鏈最上層的物種意味著要保護一個更大的棲息地,這個更大的棲息地可以容納更多的物種,所以可以同時保護多個物種。比如在老虎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里,可能還暗藏著其他哺乳動物和各類植被。
老虎是一條食物鏈中最獨特的動物,它是一種頂級掠食者,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在它的捕食下,食物鏈下端的食草動物和植物保持著良好的平衡。
當老虎捕食更多的羚羊時,羚羊變少,植被便長得越旺盛;當羚羊被捕食得少,羚羊變多,植被數量就開始萎縮。因此,老虎可以說是棲息地的“健康指標”。如果一個棲息地上的老虎全部滅絕,那么不久之后,這個棲息地將全盤崩潰。
最有經濟效益的?
保護物種需要花費大量金錢,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保護某個物種只是為了它的繼續存在,無法產生后續效益,資助者可能無法支持你。
有些人認為,要確定保護哪些物種,應該取決于它的存在是否能挽救其他動物,和是否對公眾產生經濟效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物種的滅絕會給很多人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并且對其他物種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這個物種就是值得被救的。
比如世界名貴魚類之一的三文魚,它的存在就惠及了許多生物。在美國阿拉斯加一帶,三文魚可以說是當地生態系統最關鍵的物種了。在那里生活的灰熊可以通過捕食三文魚維持生存和繁衍;三文魚的殘骸還可以給植被提供養分。不僅如此,三文魚還走上了人類的餐桌,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譽。因此像三文魚這類對許多物種都有影響的物種,是值得被保護的物種。
受人類影響最大的?
有人說:“滅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即使沒有人類參與,物種也始終是要滅絕的。”那我們為什么要阻止物種滅絕呢?
答案是由于人類的原因,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比自然情況下物種滅絕的速度快太多了,特別是那些由于人類活動受到威脅的物種。
雪豹是生存在高原地區的極為罕見的物種,它的數量甚至比熊貓還要少!近幾年,人類活動頻繁,導致雪豹的棲息地成為零星的塊狀。不僅如此,由于人類過度放牧,草場退化導致雪豹可以捕食的動物減少。更有甚者非法捕獵雪豹,使得雪豹數量一再減少,瀕臨滅絕。這類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也是保護物種的選擇之一。
可以延續物種的?
人類需要食物,因此我們種植糧食作物如水稻、小麥和玉米,但是其中大部分都需要傳粉媒介來延續生命,而蜜蜂就是較為主要的一種傳粉媒介。
近日,研究者發現,世界范圍內的蜜蜂數量呈現下降的趨勢,這是一個危險信號!蜜蜂數量減少,糧食作物的授粉減少,這意味著糧食作物的產量可能越來越低。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可能只有最后一頓米飯或最后一根玉米,或者只能吃人工合成的食物了。因此像蜜蜂這樣的傳粉媒介也是保護物種的選擇。
拯救每一個物種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充分考慮物種的存在價值,結合物種對生態系統的意義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才能作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