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勵
2018年以來,“硬核”這個詞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甚至“泛濫”到了幾乎所有領域,比如硬核粉絲、硬核情侶、硬核青春、硬核技術、硬核知識、硬核問題、硬核文章、硬核拜年等等。大體上看,用法有兩種,一種是“硬核xx”,還有一種是“xxx很硬核”。
盡管大家都喜歡用這個詞,但不一定了解這到底是個什么“梗”。其實,“硬核”一詞源于英語單詞“hardcore”,意思主要是指“核心部分,中堅分子,絕對的,無條件的,沒有限制的”。原本是為形容說唱音樂和游戲,早有“硬核說唱”“硬核游戲”等說法。“硬核說唱”是更具有力量感的音樂形式,熱情奔放,猛烈強勁。而“硬核游戲”指存在一定難度并有特定受眾的游戲,與此相對應的是“休閑游戲”。
近些年,硬核游戲的說法傳入中國,并隨著玩家群體的擴大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這兩年,網友們開始把“硬核”這個詞單獨拿出來用,適用范圍日漸廣泛,并開始產生了新的詞義。現在,“硬核”形容那些專業的、小眾的、門檻高的事物或者對某一領域極其專業、極其狂熱的人。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衍生出“與眾不同的、非常酷的、令人震驚或者令人難以理解”的意思。當我們使用這個詞義時,常用來表示欽佩或者調侃,并且更加傾向于欽佩。
這段時間,火起來的《流浪地球》被稱為“硬核科幻”,贏得網友們的瘋狂追捧和點贊,并且延伸到對“硬核科學家”的極度推崇;故宮博物院近期推出的擴大開放區域、快速購票、游客有尊嚴地休息等措施,被稱為“硬核措施”獲得一片好評;團中央還聯合福建團省委借用這個詞,推出青春勵志短片《硬核青春》,湖南衛視提出“硬核青春”的節目理念;四川有一位88歲的老人,跳入冰冷的河里成功救起落水兒童,被稱為“硬核老人”……
前些年,互聯網上曾出現“神馬都是浮云”“然并卵”“佛系”等流行詞。“神馬都是浮云”有抱怨感嘆之意,“然并卵”表示無奈、調侃,“佛系”體現與世無爭、看淡一切的消極心態。對比發現,“硬核”作為最新流行詞,與此前這些流行詞的意境、狀態、取向截然不同。“硬核”更多是表示認同、表達敬意、點贊義舉等,體現年輕一代追求個性、專注投入、拼搏進取、向往美好、充滿信心等寶貴品格,具有鮮明的正能量屬性,更加合乎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應當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和肯定。
從更深層次看,“硬核”走紅網絡、走入生活,絕非偶然。留心就不難發現,最近火起來的詞還有“夠拼的”“C位”“錦鯉”等一大批正能量詞匯。這些流行詞,不僅是網民普遍心態和共同價值觀念的直接表現,更是時代精神、價值共識的重要表征。這意味著,年輕一代正以奮斗的姿態邁向新時代,依靠“夠拼的”付出造就“硬核”的自己,在激烈競爭中贏得“C位”,爭當新時代的“錦鯉”。這同時表明,近年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卓有成效,當今時代主流價值觀念具有強大生命力。
責任編輯: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