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紅
中日經濟互補性強,尤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國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擁有巨大潛力。
總部位于東京的日本民間組織——“日本能率協會”成立于1942年。該會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為目的,注重研究和推廣有實際效果的經營管理技術,向企業提供綜合服務,編輯出版《經營者》《經營管理》雜志和各種經營管理書籍,發行市場銷售資料月報、年報,向企業和有關單位提供國外經營技術和經濟發展的信息。
近年來,日本能率協會加大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推出了讓中日企業共同發展的“亞洲共·進化”倡議。近期,《經濟》記者就中日企業合作等問題,專訪了理事長吉田正先生。
“亞洲共·進化”倡議
《經濟》:日本能率協會成立于1942年,至今已有77年的歷史了。請問協會對亞洲企業之間的合作,做了哪些設想?
吉田正:日本能率協會成立的目的在于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為日本產業界的成長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目前,包括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在內,約有1300家會員企業。具體活動如,舉辦旨在提高員工能力、培育未來經營干部的教育研修,促進企業之間的商務對接、以振興新型產業為目的舉辦各類展覽等。
最近,協會提出了“亞洲共·進化”倡議,并開展了相關活動。“亞洲共·進化”是指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亞洲對日本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地區,日本與亞洲各國的產業界及企業攜手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謀求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走訪了亞洲各國,與當地的企業家、經營高管以及政府高層進行了交流,舉辦了企業領導人培育研修,在泰國曼谷舉辦了對活躍在生產第一線的監督管理人員所推動的現場改善進行表彰的活動等。
《經濟》:貴協會如何促進日本企業與中國企業的交流?
吉田正:2018年,我們除了在日本國內舉辦了各類展覽會以外,還邀請了以中國等亞洲各國參展商及到訪者來日本訪問,進一步充實擴大在亞洲各國開展的事業活動。
2018年10月,協會率領由日本大企業負責研發的高管組成的訪華團到訪深圳,視察了研究機構及高科技企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受訪企業大膽地研發投資,積極開展實證實驗,果敢地推動創新,對日本的產業界而言,非常具有借鑒價值。
11月,我們首次在上海對生產第一線監督管理者實施的改善活動進行表彰(之前都是在泰國曼谷舉辦)。近200人參加了該項活動,在預賽中勝出的活躍在日資企業及合資公司的6位中國企業干部向大家分享了各自開展的改善活動事例。日本的生產優勢在中國的當地工廠得到了進化,并開花結果。
強化在第三國的合作
《經濟》: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這意味著,中日在第三國的合作有了新的機遇。日本能率協會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活動?
吉田正:日本和中國的企業除了在兩國開展合作以外,攜手在第三國開展的合作也越發受矚目。
2018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演講時指出,在亞洲的基礎設施、物流、醫療保健等各大商務領域,日中兩國攜手開展合作十分重要,其中企業應該發揮主要作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演講中言及日中之間開展務實性合作的重要性。
借召開論壇之機,日中兩國的財經界高管約1500人聚集一堂,由兩國的政府機構、企業以及經濟團體總共簽署了52項合作備忘錄。這足以說明兩國的經濟合作關系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日本能率協會也將為推動兩國企業加快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而提供更大的支援。我們計劃邀請中國企業參加2019年以制造業為對象在泰國舉辦的展覽洽談會。泰國目前擁有眾多的日資企業,各個領域的制造業蓬勃發展。通過為當地企業介紹旨在提高工廠生產效率的尖端技術,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同時也為泰國乃至亞洲的發展貢獻力量。
《經濟》:日本能率協會舉辦的活動如何讓中日企業在經營上有更多的交流?
吉田正:2018年,以日本企業的經營干部為對象,就目前所面臨的經營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進一步提高銷售額、實現更大成長的重要性日益增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研發新產品、新服務以及新型事業活動,加強人才培育。所以,我們提出了“亞洲共·進化”這一概念。
2018年11月,我去上海參觀了“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其規模之大、能量之高,震撼不已。可以毫無懸念地說,日本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進一步加強與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日中兩國在政府層面的合作關系不斷深化,但與此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增進兩國民間層面的交流,充分發揮兩國產業界及企業的優勢力量,攜手合作,謀求共同的發展。
這需要兩國的企業家、經營高管面對面地進行對話,增進相互了解,邁出第一步。我們日本能率協會今后也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積極開展有助于推動兩國企業增進交流的事業活動。